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9957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6:55
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方法和装置,包括入料轨道、真空吸料器、入料齿盘组件、取料测试盘组件、电刷凸轮托板组件、电力拖动组件、机架,以及圆形振动供料盘和平槽振动供料器,几种所述现有技术按照逻辑设计制造出一种片状元器件送料装置,能够将几何形状为矩形或圆柱形的片状元器件一个接一个的安全、可靠、连续、准确的输送到待检位置,解决了设计开发片状元器件专用测试机械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型元器件传送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的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MountTechnology,SMT)的发展和进步,片状元器件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量也会越来越大。片状元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密度高,抗震性强.抗干扰能力强,高频特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电子辞典、医疗电子产品、摄录机、电子电度表及VCD机等。片状元器件按其形状可分为矩形、圆柱形和异形三类;按种类分有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及小型集成电路等。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使用前需要对片状元器件的相关参数进行各种检测。目前,对片状元器件质量的检测工作,主要是由人工手动操作来进行,由于片状元器件的体积很小,用手拿起、放下都很不方便,因此,虽然可以实现检测目的,但却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受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体力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测试条件非常不稳定,检测质量的可靠性较低;第二是生产效率非常低。因此,只有通过设计制造一种专用的测试机械,才能有效的改变当前生产所面临的的困境。设计制造专用测试机械,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片状元器件的安全、可靠、连续、准确送料以及卸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的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实施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制备一个入料轨道,所述入料轨道包括:轨道,所述轨道有一个进料口、一个出料口和出料口端面;所述轨道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轨道的截面形状根据被输送的片状元器件的几何形状确定;②制备一个真空吸料器,所述真空吸料器包括:接料台,接料台端面,吸料口,吸料口端面;所述真空吸料器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接料台为圆弧面,其侧母线与所述吸料口端面垂直;所述吸料口的截面为圆形,其中心在所述接料台圆弧面的中心半径上,所述吸料口的直径以及其中心与圆弧面的距离,根据被输送的片状元器件的尺寸确定;所述接料台的端面与所述入料轨道出料口的端面无缝隙贴合;所述接料台的中心半径圆弧面与所述入料轨道的轨道底面相接;所述接料台的圆弧面与所述吸料口端面和所述入料轨道的出料口端面形成一个转料槽;所述转料槽的宽度为待测元器件的长度加0.2mm;③制备一个上料齿盘组件,所述上料齿盘组件包括:上料齿盘,离合从动轴,离合主动轴,从动齿轮,离合器,托料槽板;所述上料齿盘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上料齿盘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轮齿,齿槽,轮毂,所述上料齿盘通过轮毂固定安装在所述离合从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离合主动轴上;所述离合器包括:主动件,从动件,所述离合器的从动件与所述离合从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的主动件与所述离合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托料槽板包括:槽板,弧形托料槽,槽底,盖板;所述槽板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盖板为绝缘板材制作;所述弧形托料槽的圆弧与所述接料台为等径圆弧;所述上料齿盘位于所述转料槽中部,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出料口端面相邻且平行,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吸料口端面相邻且平行;所述轮齿的顶部与所述接料台的圆弧面相距0.1~0.2mm;所述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厚度根据待测片状元器件的长度确定;所述真空吸料器接料台的圆弧面与所述上料齿盘同心;④制备一个取料测试盘组件,所述取料测试盘组件包括:取料测试盘,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带轮,电极夹;所述取料测试盘包括:第一端面,上电极滑环,下电极滑环,轮毂,所述上电极滑环和下电极滑环为两个不等径的同心导电圆环,安装在所述取料测试盘的第一端面上,每个电极滑环都被均分成相互绝缘的五段圆弧,所述取料测试盘通过轮毂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电极夹包括:上电极,下电极,夹杆,夹杆支座,夹杆销,限位块,夹杆弹簧,夹杆滚轮;所述下电极、限位块、夹杆支座、夹杆弹簧在所述第一端面的同一条半径上,从圆周向圆心依次安装,所述上电极安装在所述夹杆的头部,所述夹杆滚轮安装在所述夹杆的尾部,每个上电极与对应圆心角内的上电极滑环的圆弧段用导线连接,每个下电极与对应圆心角内的下电极滑环的圆弧段用导线连接;所述取料测试盘是一块用绝缘板材制作的圆盘,其第一端面与所述吸料口端面在同一垂直平面内,所述取料测试盘的轴线与所述上料齿盘的轴线平行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所述取料测试盘与所述上料齿盘的中心距等于所述取料测试盘的半径与所述上料齿盘的齿根半径之和;⑤制备一个电刷凸轮托板组件,所述电刷凸轮托板组件包括:电刷凸轮托板,电刷,凸轮;所述电刷凸轮托板包括第一端面,安装孔;所述电刷包括:第一组电刷,第二组电刷,第三组电刷,每组有两个电刷:一个是上电极电刷,一个是下电极电刷;所述凸轮包括四个工作点:电极夹张开导入点、电极夹完全张开点、电极夹夹紧导入点、电极夹完全夹紧点;所述电刷凸轮托板是一块用绝缘板材制作的圆盘,其安装孔的中心,位于所述传动轴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邻且平行;每组电刷分别安装在三条不同的半径线上,第二组电刷的半径线在所述电刷凸轮托板中垂线的上半部逆时针转角3°的位置,第一组电刷的半径线在第二组电刷的半径线逆时针转角72°的位置,第三组电刷的半径线在第二组电刷的半径线顺时针转角72°的位置;每组电刷的上电极电刷安装在与所述上电极滑环对应的圆弧上,每组电刷的下电极电刷安装在与所述下电极滑环对应的圆弧上;所述凸轮为一段圆弧绝缘板,其半径与所述电极夹滚轮形成的圆环半径对应,所述凸轮的四个工作点分布在所述圆弧绝缘板的端面,四个工作点的位置分别是:所述电极夹张开导入点位于339°、所述电极夹完全张开点位于333°、所述电极夹夹紧导入点位于279°、所述电极夹完全夹紧点位于272°;⑥制备一个电力拖动组件,电力拖动组件包括:电动机,主动带轮,传动皮带;所述主动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皮带与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组成皮带传动副;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主动带轮、皮带和所述从动带轮组成的皮带传动副,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并由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的传动比的设计逻辑要求是:所述取料测试盘上的每个电极夹都有一个所述上料齿盘的齿槽对应。⑦制备一个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八个安装工位:第一工位安装所述入料轨道;第二工位安装所述真空吸料器;第三工位安装所述上料齿盘组件;第四工位安装所述取料测试盘组件;第五工位安装所述电刷凸轮托板组件;第六工位安装所述电力拖动组件。所述入料轨道的进料口前配置一套振动供料器,所述振动供料器包括:一个平槽振动供料器,一个圆形振动供料盘;所述平槽振动供料器安装在所述第七工位,所述平槽振动供料器包括:振动装置,平槽;所述平槽水平放置,所述平槽用无磁材料制作,有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料口;所述平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轨道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圆形振动供料盘安装在所述第七工位,所述圆形振动供料盘包括:振动装置,储料圆盘,出料口;所述储料圆盘和出料口均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出料口的形状根据被输送的片状元器件的几何形状确定;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平槽振动供料器的进料口前;所述圆形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制备一个入料轨道(1),所述入料轨道(1)包括:轨道(11),所述轨道(11)有一个进料口(12)、一个出料口(13)和出料口端面(131);所述轨道(11)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轨道(11)的截面形状根据被输送的片状元器件的几何形状确定;②制备一个真空吸料器(2),所述真空吸料器(2)包括:接料台(21),接料台端面(211),吸料口(22),吸料口端面(221);所述真空吸料器(2)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接料台(21)为圆弧面,其侧母线与所述吸料口端面(221)垂直;所述吸料口(22)的截面为圆形,其中心在所述接料台(21)圆弧面的中心半径上,所述吸料口(22)的直径以及其中心与圆弧面的距离,根据被输送的片状元器件的尺寸确定;所述接料台(21)的端面(211)与步骤①所述出料口(13)的端面(131)无缝隙贴合;所述接料台(21)的中心半径圆弧面与步骤①所述轨道(11)的底面相接;所述接料台(21)的圆弧面与所述吸料口端面(221)和所述出料口端面(131)形成一个转料槽(23);所述转料槽(23)的宽度为待测元器件的长度加0.2mm;③制备一个上料齿盘组件(3),所述上料齿盘组件(3)包括:上料齿盘(31),离合从动轴(32),离合主动轴(34),从动齿轮(33),离合器(35),托料槽板(36);所述上料齿盘(31)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上料齿盘(31)包括:第一端面(311),第二端面(312),轮齿(313),齿槽(314),轮毂(315),所述上料齿盘(31)通过轮毂(315)固定安装在所述离合从动轴(32)上,所述从动齿轮(33)固定安装在所述离合主动轴(32)上;所述离合器(35)包括:主动件(351),从动件(352),所述离合器(35)的从动件(352)与所述离合从动轴(32)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35)的主动件(351)与所述离合主动轴(34)固定连接;所述托料槽板(36)包括:槽板(361),弧形托料槽(362),槽底(363),盖板(364);所述槽板(361)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盖板(364)为绝缘板材制作;所述弧形托料槽(362)的圆弧与所述接料台(21)为等径圆弧;所述上料齿盘(31)位于所述转料槽(23)中部,所述第一端面(311)与所述出料口端面(131)相邻且平行,所述第二端面(312)与所述吸料口端面(221)相邻且平行;所述轮齿(313)的顶部与所述接料台(21)的圆弧面相距0.1~0.2mm;所述第一端面(311)与第二端面(312)之间的厚度根据待测片状元器件的长度确定;步骤②所述接料台(21)的圆弧面与所述上料齿盘(31)同心;④制备一个取料测试盘组件(4),所述取料测试盘组件(4)包括:取料测试盘(41),传动轴(42),主动齿轮(43),从动带轮(44),电极夹(45);所述取料测试盘(41)包括:第一端面(411),上电极滑环(412),下电极滑环(413),轮毂(414 ),所述上电极滑环(412)和下电极滑环(413)为两个不等径的同心导电圆环,安装在所述取料测试盘(41)的第一端面(411)上,每个电极滑环都被均分成相互绝缘的五段圆弧,所述取料测试盘(41)通过轮毂(414)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42)上;所述主动齿轮(43)和从动带轮(44)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42)上;所述电极夹(45)包括:上电极(451),下电极(452),夹杆(453),夹杆支座(454),夹杆销(455),限位块(456),夹杆弹簧(457),夹杆滚轮(458);所述下电极(452)、限位块(456)、夹杆支座(454)、夹杆弹簧(457)在所述第一端面(411)的同一条半径上,从圆周向圆心依次安装,所述上电极(451)安装在所述夹杆(453)的头部,所述夹杆滚轮(458)安装在所述夹杆(453)的尾部,每个上电极(451)与对应圆心角内的上电极滑环的圆弧段用导线连接,每个下电极(452)与对应圆心角内的下电极滑环的圆弧段用导线连接;所述取料测试盘(41)是一块用绝缘板材制作的圆盘,其第一端面(411)与所述吸料口端面(221)在同一垂直平面内,所述取料测试盘(41)的轴线与所述上料齿盘(31)的轴线平行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所述取料测试盘(41)与所述上料齿盘(31)的中心距等于所述取料测试盘(41)的半径与所述上料齿盘(31)的齿根半径之和;⑤制备一个电刷凸轮托板组件(5),所述电刷凸轮托板组件(5)包括:电刷凸轮托板(51),电刷(52),凸轮(53);所述电刷凸轮托板(51)包括第一端面(511),安装孔(512);所述电刷(52)包括:第一组电刷(521),第二组电刷(522),第三组电刷(523),每组有两个电刷:一个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制备一个入料轨道(1),所述入料轨道(1)包括:轨道(11),所述轨道(11)有一个第一进料口(12)、一个第一出料口(13)和出料口端面(131);所述轨道(11)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轨道(11)的截面形状根据被输送的片状元器件的几何形状确定;②制备一个真空吸料器(2),所述真空吸料器(2)包括:接料台(21),接料台端面(211),吸料口(22),吸料口端面(221);所述真空吸料器(2)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接料台(21)为圆弧面,其侧母线与所述吸料口端面(221)垂直;所述吸料口(22)的截面为圆形,其中心在所述接料台(21)圆弧面的中心半径上,所述吸料口(22)的直径以及其中心与圆弧面的距离,根据被输送的片状元器件的尺寸确定;所述接料台端面(211)与步骤①所述第一出料口(13)的出料口端面(131)无缝隙贴合;所述接料台(21)的中心半径圆弧面与步骤①所述轨道(11)的底面相接;所述接料台(21)的圆弧面与所述吸料口端面(221)和所述出料口端面(131)形成一个转料槽(23);所述转料槽(23)的宽度为待测元器件的长度加0.2mm;③制备一个上料齿盘组件(3),所述上料齿盘组件(3)包括:上料齿盘(31),离合从动轴(32),离合主动轴(34),从动齿轮(33),离合器(35),托料槽板(36);所述上料齿盘(31)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上料齿盘(31)包括:第一端面(311),第二端面(312),轮齿(313),齿槽(314),第一轮毂(315),所述上料齿盘(31)通过第一轮毂(315)固定安装在所述离合从动轴(32)上,所述从动齿轮(33)固定安装在所述离合主动轴(34)上;所述离合器(35)包括:主动件(351),从动件(352),所述离合器(35)的从动件(352)与所述离合从动轴(32)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35)的主动件(351)与所述离合主动轴(34)固定连接;所述托料槽板(36)包括:槽板(361),弧形托料槽(362),槽底(363),盖板(364);所述槽板(361)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盖板(364)为绝缘板材制作;所述弧形托料槽(362)的圆弧与所述接料台(21)为等径圆弧;所述上料齿盘(31)位于所述转料槽(23)中部,所述第一端面(311)与所述出料口端面(131)相邻且平行,所述第二端面(312)与所述吸料口端面(221)相邻且平行;所述轮齿(313)的顶部与所述接料台(21)的圆弧面相距0.1~0.2mm;所述第一端面(311)与第二端面(312)之间的厚度根据待测片状元器件的长度确定;步骤②所述接料台(21)的圆弧面与所述上料齿盘(31)同心;④制备一个取料测试盘组件(4),所述取料测试盘组件(4)包括:取料测试盘(41),传动轴(42),主动齿轮(43),从动带轮(44),电极夹(45);所述取料测试盘(41)包括:第三端面(411),上电极滑环(412),下电极滑环(413),第二轮毂(414),所述上电极滑环(412)和下电极滑环(413)为两个不等径的同心导电圆环,安装在所述取料测试盘(41)的第三端面(411)上,每个电极滑环都被均分成相互绝缘的五段圆弧,所述取料测试盘(41)通过第二轮毂(414)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42)上;所述主动齿轮(43)和从动带轮(44)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42)上;所述电极夹(45)包括:上电极(451),下电极(452),夹杆(453),夹杆支座(454),夹杆销(455),限位块(456),夹杆弹簧(457),夹杆滚轮(458);所述下电极(452)、限位块(456)、夹杆支座(454)、夹杆弹簧(457)在所述第三端面(411)的同一条半径上,从圆周向圆心依次安装,所述上电极(451)安装在所述夹杆(453)的头部,所述夹杆滚轮(458)安装在所述夹杆(453)的尾部,每个上电极(451)与对应圆心角内的上电极滑环的圆弧段用导线连接,每个下电极(452)与对应圆心角内的下电极滑环的圆弧段用导线连接;所述取料测试盘(41)是一块用绝缘板材制作的圆盘,其第三端面(411)与所述吸料口端面(221)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取料测试盘(41)的轴线与所述上料齿盘(31)的轴线平行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取料测试盘(41)与所述上料齿盘(31)的中心距等于所述取料测试盘(41)的半径与所述上料齿盘(31)的齿根半径之和;⑤制备一个电刷凸轮托板组件(5),所述电刷凸轮托板组件(5)包括:电刷凸轮托板(51),电刷(52),凸轮(53);所述电刷凸轮托板(51)包括第四端面(511),安装孔(512);所述电刷(52)包括:第一组电刷(521),第二组电刷(522),第三组电刷(523),每组有一个上电极电刷和一个下电极电刷;所述凸轮(53)包括四个工作点:电极夹(45)张开导入点(531)、电极夹(45)完全张开点(532)、电极夹(45)夹紧导入点(533)、电极夹(45)完全夹紧点(534);所述电刷凸轮托板(51)是一块用绝缘板材制作的圆盘,其安装孔的中心,位于所述传动轴(42)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第四端面(511)与所述第三端面(411)相邻且平行;每组电刷分别安装在三条不同的半径线上,第二组电刷(522)的半径线在所述电刷凸轮托板(51)中垂线的上半部逆时针转角3°的位置,第一组电刷(521)的半径线在第二组电刷(522)的半径线逆时针转角72°的位置,第三组电刷(523)的半径线在第二组电刷(522)的半径线顺时针转角72°的位置;每组电刷的上电极电刷安装在与所述上电极滑环(412)对应的圆弧上,每组电刷的下电极电刷安装在与所述下电极滑环(413)对应的圆弧上;所述凸轮(53)为一段圆弧绝缘板,其半径与所述夹杆滚轮(458)形成的圆环半径对应,所述凸轮(53)的四个工作点分布在所述圆弧绝缘板的端面,四个工作点的位置分别是:电极夹(45)张开导入点(531)位于339°、电极夹(45)完全张开点(532)位于333°、电极夹(45)夹紧导入点(533)位于279°、电极夹(45)完全夹紧点(534)位于272°;⑥制备一个电力拖动组件(6),电力拖动组件(6)包括:电动机(61),主动带轮(62),传动皮带(63);所述主动带轮(6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机(61)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皮带(63)与所述主动带轮(62)和从动带轮(44)组成皮带传动副;所述电动机(61)通过所述主动带轮(62)、皮带(63)和步骤④所述从动带轮(44)组成的皮带传动副,带动所述主动齿轮(43)转动,并由所述主动齿轮(43)带动步骤③所述从动齿轮(33)转动;所述主动齿轮(43)与所述从动齿轮(33)的传动比的设计逻辑要求是:所述取料测试盘上的每个电极夹(45)都有一个所述上料齿盘的齿槽(314)对应;⑦制备一个机架(7),所述机架(7)设有八个安装工位,分别为第一工位(71)、第二工位(72)、第三工位(73)、第四工位(74)、第五工位(75)、第六工位(76)、第七工位(77)、第八工位(78):第一工位(71)安装所述入料轨道(1);第二工位(72)安装所述真空吸料器(2);第三工位(73)安装所述上料齿盘组件(3);第四工位(74)安装所述取料测试盘组件(4);第五工位(75)安装所述电刷凸轮托板组件(5);第六工位(76)安装所述电力拖动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入料轨道(1)的第一进料口(12)前配置一套振动供料器(8),所述振动供料器(8)包括:一个平槽振动供料器(81),一个圆形振动供料盘(82);所述平槽振动供料器(81)安装在步骤⑦的第七工位(77)上,所述平槽振动供料器(81)包括:第一振动装置(811),平槽(812);所述平槽(812)水平放置,所述平槽(812)用无磁材料制作,有一个第二进料口(813)和一个第二出料口(814);所述平槽(812)的截面形状与所述轨道(11)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圆形振动供料盘(82)安装在步骤⑦的第八工位(78)上,所述圆形振动供料盘(82)包括:第二振动装置(821),储料圆盘(822),第三出料口(823);所述储料圆盘(822)和第三出料口(823)均用无磁材料制作;所述第三出料口(823)的形状根据被输送的片状元器件的几何形状确定;所述第三出料口(823)设置在所述平槽振动供料器(81)的第二进料口(813)前;所述圆形振动供料盘(82)按照设计逻辑要求振动分理出的待测片状元器件,通过第三出料口(823)逐个连续送入所述平槽振动供料器(81)的第二进料口(813);所述平槽振动供料器(81)按照设计逻辑要求振动,通过平槽(812)逐个连续将待测片状元器件送至第二出料口(814);步骤①所述入料轨道(1)是静止不动的,其第一进料口(12)与所述平槽振动供料器(81)的第二出料口(814)以非接触的方式连通,所述待测元器件是被排列在所述平槽振动供料器(81)中的待测元器件推着逐个连续送入所述入料轨道(1),并在所述轨道(11)平移到所述第一出料口(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入料轨道(1)、步骤②所述真空吸料口(2)、步骤③所述上料齿盘(31)和托料槽板(36)、所述平槽(812)、所述储料圆盘(822)全部用无磁不锈钢材料制作;步骤③所述盖板(364)用有机玻璃制作;步骤④所述取料测试盘(41)、步骤⑤所述电刷凸轮托板(51)全部用电木板或玻璃钢板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送片状元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⑥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良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瑾耀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