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钛破碎过程的转运装置,主要由侧板、活动门构成的斗子组成,横梁吊耳与横梁连接,横梁通过连接杆及转动销与活动门连接,活动门通过铰链与侧板连接,侧板上设有4个侧板吊耳,每扇活动门底部装有2个滚轮,活动门可绕铰链上下转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合理,产品倒出位置精确,提高了成品破碎平台上倒料的安全系数,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同时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专利说明】一种海绵钛破碎过程的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绵钛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海绵钛破碎过程中用的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通过镁还原法生产的海绵钛产品出炉后为一整体坨状,被称为海绵钛坨,海绵钛坨需经破碎到规定粒度后才能以商品销售,在海绵钛破碎生产过程中,大多成品工序使用的海绵钛斗子的活动门为侧开式,在破碎平台上倒料时不方便操作,需将斗子吊至平台后,用一根吊链挂活动门的吊耳,其余两根吊链挂斗子的吊耳,天车起吊后,将产品倒出,倒料过程斗子晃动厉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操作工作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钛破碎过程的转运装置,主要由侧板(5)、活动门(7)构成的斗子组成,其特征在于横梁吊耳(1)与横梁(2)连接,横梁(2)通过连接杆(3)及转动销(8)与活动门(7)连接,活动门(7)通过铰链(6)与侧板(5)连接,侧板(5)上设有4个侧板吊耳(4),每扇活动门(7)底部装有2个滚轮(9),活动门(7)可绕铰链(6)上下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曹海国,吴孝永,陆平,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