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及其测量处理方法和测温模块的制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8171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及其测量处理方法和测温模块的制备,包括测温模块、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处理单元,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采用无线连接,首先对液力缓速器工作介质及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信号进行采集,并将温度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如果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温度值达到或超过设定值,则对液力缓速器和发动机的制动力进行调整,直至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温度值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有效获取液力缓速器工作介质及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信号,测量精度高,实时响应快;通过采用无线连接,使得传输更稳定可靠,不受空间限制,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故障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及其测量处理方法和测温模块的制备,包括测温模块、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处理单元,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采用无线连接,首先对液力缓速器工作介质及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信号进行采集,并将温度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如果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温度值达到或超过设定值,则对液力缓速器和发动机的制动力进行调整,直至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温度值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本专利技术能够快速有效获取液力缓速器工作介质及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信号,测量精度高,实时响应快;通过采用无线连接,使得传输更稳定可靠,不受空间限制,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故障率大大降低。【专利说明】 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及其测量处理方法和测温模块的制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力缓速器测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及其测量处理方法和测温模块的制备。
技术介绍
由于缓速器工作介质为油,其工作时,工作介质及冷却介质温度连续变化。油是有一定的工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会造成油变坏,缓速器内部积碳,降低缓速器制动性能下降,因此必须控制工作介质的温度,使缓速器能够最佳的工作状态;液力缓速器工作时散热系统是通过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散热,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冷却夜的温度在80摄氏度左右,冷却液温度上升至100摄氏度时,会影响发动机工作,甚至喷水,而缓速器工作不能影响整车的正常运行。所以需要测量缓速器工作介质及缓速器端冷却液的介质温度,适时调整缓速器的制动力,保证缓速器和整车正常运行。 目前国内市场上用于整车温度测试的传感器,响应时间和误差都较大,安装在整车时,液力缓速器在工作中工作介质温度上升较快,因而导致发动机冷却介质温度也会急剧上升,温度传感器影响造成的响应误差会导致发动机介质温度偏高影响发动机使用,影响缓速器正常使用。 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工作介质对传感器冲击力非常大,冷却介质导电,测温芯片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也很容易遭到破坏,传感器分为性能要求和环境要求。 在北方冬季一般在零下20到30摄氏度,缓速器制动时,工作介质在100摄氏度以上,而且升温很快,传感器部分裸露在车辆外,很容易受到冰水侵袭,而现有的传感器耐温变性能差;国内的道路参差不齐,尤其是工地或矿山,路况很差,易对传感器造成振动?’传感器安装后必须防尘,防水,有相当好的在汽车电路上,连接器的故障率很高,而且这种故障很难排查。所以目前车用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窄(-40?120°C),实时响应差,测量精度低,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且传统有线连接使用空间限制,对于有线连接故障点多,线材要求高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虽然现有的有在传感器上添加保护管,但是传感器与保护管的压装工艺难,压装不合适将影响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及可靠性;且均是通过焊接而成,传感器工作高温高压环境中,车辆上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焊接不好,可能会造成传感器短路,断路,影响ECU控制。 因此对车辆上使用的传感器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传感器的性能要求主要有:热响应时间,传感器允差,绝缘电阻; 二、传感器的环境要求主要有:密封性,耐温性,震动性,防护等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实时响应快并且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温度传感装置及其测量处理方法和测温模块的制备。 本专利技术温度传感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测温模块、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处理单元,所述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采用无线连接;其中, 测温模块用于获取液力缓速器工作介质及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信号; 发射模块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并传输给接收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并传输给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模块传递来的温度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判断处理,如果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值达到或超过设定值,处理单元将对液力缓速器和发动机发出调整制动力指令,直至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温度值降低设定值以下。 所述无线连接采用蓝牙连接。 所述测温模块包括套设陶瓷管的测温芯片,测温芯片通过设置插针端子与连接器相连,测温芯片和插针端子均位于一端封闭且中空的保护管内,保护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器密封,且保护管和连接器上对应设置定位卡,连接器连接发射模块。 所述保护管内填充导热胶。 所述保护管的材质为铜。 所述测温芯片的型号为PT1000。 本专利技术测温模块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I)先将测温芯片穿入陶瓷管内,然后焊接到插针端子上; (2)将导热胶加入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保护管内,同时在测温芯片上也涂抹导热胶;其中,保护管的开口端设置定位卡; (3)将步骤(2)涂抹导热胶的测温芯片插入保护管内,且插针端子朝向保护管的开口端; (4)最后将连接器与测温芯片上的插针端子相连,其中连接器设置有和保护管对应的定位卡,同时连接器对保护管形成密封,制得测温模块。 本专利技术温度测量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首先对液力缓速器工作介质及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信号进行采集,并将温度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如果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温度值达到或超过设定值,则对液力缓速器和发动机的制动力进行调整,直至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温度值降低到设定值以下。 所述设定值为105°C。 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测温模块、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处理单元,能够快速有效获取液力缓速器工作介质及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信号,测量精度高,经过处理单元判断测得的温度值和设定值的大小后,如果当前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值达到或超过设定值,处理单元将针对性发出调整制动力的指令,直至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温度值降低到设定值以下,实时响应快;通过在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采用无线连接,使得传输更稳定可靠,不受空间限制,无需线材,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故障率大大降低。本专利技术有效避免发动机开锅及工作介质变质,保证整车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无线连接采用蓝牙连接,连接更快捷,方便稳定。 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测温模块中通过采用精度高,响应时间短的测温芯片进行测温,测量准确;并通过在测温芯片外设置保护管,适应测温模块的特殊工作环境,有效地保护测温芯片,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测量精确度和使用寿命;在连接器2与保护管I增加定位卡,使定位准确,两者能够准确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测温模块响应时间为3s左右,响应时间相对传统的温度传感器至少提高了 50%,从而能够有效使整体的响应处理时间。 进一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保护管中填充导热胶对测温芯片进行固定,降低热损失,提高导热效率,使得测量更精确。 进一步,本专利技术保护管的材质为铜,导热效率高且能够有效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测温芯片采用PT1000,具有良好的耐温变性,测温范围可到达-200?800°C ;另其响应时间可达到毫秒级,精度达到A级,且稳定性好,具有耐振动性。 进一步,本专利技术中测温模块的制备是将测温芯片和插针端子装入保护管内,并通过与插针端子相连的连接器对保护管进行密封,步骤简单,而且通过该工艺制备的测温模块有良好的密封性,机械强度和绝缘电阻;连接器可靠、选取通用,结构合理,质量好;所以能够迅速、准确测量反应缓速器工作介质温度及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反映给缓速器ECU,使E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动力。 本专利技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模块、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处理单元,所述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采用无线连接;其中,测温模块用于获取液力缓速器工作介质及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信号;发射模块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并传输给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并传输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模块传递来的温度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判断处理,如果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值达到或超过设定值,处理单元将对液力缓速器和发动机发出调整制动力指令,直至工作介质和冷却液的温度值降低设定值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龙马东闯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