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偏光板和偏振片保护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6385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09:21
提供可以抑制在使用取向聚酯薄膜作为1对偏光板两者的偏振片保护膜时的虹斑产生的液晶显示装置。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背光光源、2个偏光板、以及配置于前述2个偏光板之间的液晶单元,前述背光光源为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前述偏光板为在偏振片的两侧层叠有偏振片保护膜的构成,配置于入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至少一个、以及配置于出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至少一个是具有4000~30000nm的延迟量以及1.7以下的Nz系数的取向聚酯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提供可以抑制在使用取向聚酯薄膜作为1对偏光板两者的偏振片保护膜时的虹斑产生的液晶显示装置。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背光光源、2个偏光板、以及配置于前述2个偏光板之间的液晶单元,前述背光光源为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前述偏光板为在偏振片的两侧层叠有偏振片保护膜的构成,配置于入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至少一个、以及配置于出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至少一个是具有4000~30000nm的延迟量以及1.7以下的Nz系数的取向聚酯薄膜。【专利说明】液晶显示装置、偏光板和偏振片保护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详细而言,涉及虹斑产生得到改善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CD)中使用的偏光板通常为由2张偏振片保护膜夹持用碘对聚乙 烯醇(PVA)等染色了的偏振片的构成,作为偏振片保护膜,通常使用三醋酸纤维素(TAC)薄 膜。近年来,伴随IXD的薄型化而要求偏光板薄层化。然而,为此而减薄用作保护膜的TAC 薄膜的厚度时,会发生无法获得足够的机械强度,且透湿性恶化的问题。此外,TAC薄膜非 常昂贵,强烈需要廉价的替代原材料。 因此,出于偏光板的薄层化的目的,提出了使用聚酯薄膜代替TAC薄膜,使得作为 偏振片保护膜即使厚度薄也能保持高耐久性的方法(专利文献1?3)。 聚酯薄膜与TAC薄膜相比耐久性优异,但与TAC薄膜不同,由于具有双折射性,因 此将其用作偏振片保护膜时,存在因光学畸变导致画质降低的问题。即,具有双折射性的 聚酯薄膜由于具有规定的光学各向异性(延迟量),因此用作偏振片保护膜时,若从斜向观 察,则会产生彩虹状色斑,画质降低。因此,在专利文献1?3中,采用了通过使用共聚聚酯 作为聚酯来减小延迟量的对策。然而,即使在该情况下也无法完全消除彩虹状色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16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2196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4-205773号公报 专利文献 4 :W02011-162198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了使用白色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光 源、进一步使用具有一定延迟量的取向聚酯薄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专利文献4)。然而, 专利技术人等对具有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反复进一步研宄,结果发现存在如下新课题:即 使是如上进行了改良的液晶显示装置,在1对偏光板两者使用聚酯薄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 时,若从斜向观察,则根据角度仍存在产生虹斑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课题在于,在使 用取向聚酯薄膜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1对偏光板两者的偏振片保护膜时抑制虹斑产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夜以继日的研宄,结果发现:通过控制用作偏振片保 护膜的取向聚醋薄膜的延迟量以及|ny-nz|/|ny-nx|所示的Nz系数这样的特性,可以有效 地抑制使用聚酯薄膜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1对偏光板两者的偏振片保护膜时的虹斑产生。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见解加以进一步的研宄和改良的结果而完成的专利技术。 代表性的本专利技术如下。 第 1 项. -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背光光源、2个偏光板、以及配置于前述2个偏光板之 间的液晶单元, 前述背光光源为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 前述偏光板为在偏振片的两侧层叠有偏振片保护膜的构成, 配置于入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至少一个、以及配置于出射光侧的偏 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至少一个为具有4000?30000nm的延迟量以及1. 70以下的Nz系 数的取向聚酯薄膜。 第 2 项· 根据第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前述配置于入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入射光 侧的偏振片保护膜以及前述配置于出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出射光侧的偏振片保护膜为具有 4000?30000nm的延迟量以及1. 7以下的Nz系数的取向聚酯薄膜。 第 3 项· 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取向聚酯薄膜的面取向度为0. 13 以下。 第 4 项· 根据第1项?第3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前述具有连续发光光 谱的白色光源为白色发光二极管。 第 5 项· 一种将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作为背光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偏光板,其 由在偏振片的两侧层叠有偏振片保护膜的构成形成, 至少单侧的偏振片保护膜为具有4000?30000nm的延迟量以及1. 7以下的Nz系 数的取向聚酯薄膜。 第 6 项· 根据第5项所述的将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作为背光光源的液晶显示装 置用偏光板,其中,前述取向聚酯薄膜的面取向度为〇. 13以下。 第 7 项· 一种将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作为背光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偏振片保 护膜,其包含具有4000?30000nm的延迟量以及1. 7以下的Nz系数的取向聚酯薄膜。 第 8 项· 根据第7项所述的将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作为背光光源的液晶显示装 置用偏振片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前述取向聚酯薄膜的面取向度为〇. 13以下。 第 9 项· 根据第7项或第8项所述的将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作为背光光源的液晶 显示装置用偏振片保护膜,其中,前述取向聚酯薄膜具有易粘接层。 第 1〇 项. 根据第7项?第9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将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作为背光 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偏振片保护膜,其中,前述取向聚酯薄膜至少由3层构成,在最外层 以外的层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380nm的透光率为20%以下。 专利技术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抑制了虹斑产生,因此具有优异的可视性。此外,本发 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使利用取向聚酯薄膜作为1对偏光板两者的偏振片保护膜成为可 能而无虹斑产生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保持液晶显示装置的充分机械强度的状态下,使进 一步的薄型化成为可能,进而使降低制造成本成为可能。进而,本专利技术的偏光板和偏振片保 护膜使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成为可能。 【具体实施方式】 1.液晶显示装置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从与背光光源相对的一侧起到显示图像一侧(可视侧或出射 光侧)依次由后面模块、液晶单元以及前面模块构成。后面模块和前面模块通常由透明基 板、形成于该液晶单元一侧表面的透明导电膜和配置于其相反一侧的偏光板构成。其中, 偏光板在后面模块中配置于与背光光源相对的一侧,在前面模块中配置于显示图像的一侧 (可视侧或出射光侧)。 2.背光光源 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至少包含背光光源、两个偏光板、以及配置于两个偏光板 之间的液晶单元作为构成构件。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适宜地具有除上述以外的其 他构成构件,例如滤色片、透镜膜、漫射片、防反射膜等。 对于背光的构成,可以是使导光板、反射板等作为构成构件的侧光方式,也可以是 直下型方式。本专利技术优选使用具有连续且较宽的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 背光光源。其中,连续且较宽的发光光谱是指在至少450nm?650nm的波长区域、优选为可 见光的区域中不存在光的强度为零的波长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背光光源、2个偏光板、以及配置于所述2个偏光板之间的液晶单元,所述背光光源为具有连续发光光谱的白色光源,所述偏光板为在偏振片的两侧层叠有偏振片保护膜的构成,配置于入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至少一个、以及配置于出射光侧的偏光板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至少一个为具有4000~30000nm的延迟量以及1.7以下的Nz系数的取向聚酯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浩一佐佐木靖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