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白色层叠聚酯膜制造技术_技高网

白色层叠聚酯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037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课题]提供一种层叠白色聚酯膜,其具备涂布层对基材层的密合性、对UV墨的密合性、盖章性和书写性的性能。[解决手段]一种白色层叠聚酯膜,其在白色聚酯树脂层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由含有热固性树脂组合物(A)、无机颗粒(B)和功能性树脂组合物(C)的涂布层形成组合物形成的涂布层,其中,上述热固性化合物(A)含有至少具有聚碳酸酯结构和分支结构的氨基甲酸酯树脂,并且在涂布层形成组合物的全部固体成分100质量%中,上述具有聚碳酸酯结构和分支结构的氨基甲酸酯树脂的含量为4质量%以上且12质量%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各种标签、卡、配送单、打印机用记录纸等有用的白色层叠聚酯膜,涉及具备涂布层对涂层的密合性、对uv墨的密合性、盖章性和书写性的性能的白色层叠聚酯膜。


技术介绍

1、白色层叠聚酯膜与天然纸相比除了耐水性、吸湿尺寸稳定性、平面平滑性、印刷物的光泽性和清晰性优异以外,机械强度等也优异,因此,作为代替天然纸的合成纸,被广泛用于例如包装用纸、标签、地图、海报、名片等各种卡、配送单、各种打印机用记录纸等领域中。

2、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基材层上具有调色剂易粘接层的调色剂印相用被记录材料。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基材层上具有书写层并在该书写层上具有可书写的保护层的被记录材料。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6750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450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被记录材料中,为了赋予书写性,使用多孔的材料。使用了多孔的材料的书写层脆,具有不耐擦拭的倾向。

3、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调色剂易粘接被记录材料中,为了改善对调色剂的粘接,大量使用树脂成分。若大量使用树脂成分,则具有盖章性、书写性降低的倾向。

4、另外,近年来,白色层叠聚酯膜的用途变得广泛,要求盖章性、书写性、对各种墨、调色剂的密合性。例如,若将专利文献1所示的被记录材料用于印刷用途,则书写层脆,对基材层的密合性有可能变弱,有可能因书写层-基材层间或书写层的内聚失效而发生密合不良。

5、在将专利文献2所示的调色剂易粘接被记录材料用于盖章、书写用途时,由于多孔的材料少,因此容易发生洇渗,在下一操作中有可能产生墨的背面蹭脏、易粘接表面的污迹。

6、本专利技术是以这种现有技术的课题为背景而完成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白色聚酯膜,其具备涂布层对基材层的密合性、对uv墨的密合性、盖章性和书写性的性能。

7、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8、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下述构成。

9、[1]一种白色层叠聚酯膜,其在白色聚酯树脂层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由含有热固性树脂组合物(a)、无机颗粒(b)和功能性树脂组合物(c)的涂布层形成组合物形成的涂布层,其中,上述热固性化合物(a)含有至少具有聚碳酸酯结构和分支结构的氨基甲酸酯树脂,并且

10、在上述涂布层形成组合物的全部固体成分100质量%中,上述具有聚碳酸酯结构和分支结构的氨基甲酸酯树脂的含量为4质量%以上且12质量%以下。

11、[2]一个方式中,无机颗粒(b)包含2种以上的、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且小于1.0μm的颗粒(b1)和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颗粒(b2),b1和b2的配混量具有下述关系,b1/b2=0.1以上且4.0以下,涂布层的全部固体成分中的无机颗粒(b)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12、[3]一个方式中,上述功能性树脂组合物(c)为包含选自聚酯树脂、丙烯酸-苯乙烯共聚树脂、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中的至少1种的化合物。

13、[4]一个方式中,上述苯乙烯树脂为至少具有磺酸盐的树脂。

14、[5]一个方式中,上述磺酸盐为磺酸碱金属盐。

15、[6]一个方式中,上述白色层叠聚酯膜的涂布层面在23℃、65%rh下的表面电阻率(logω/□)为13以下。

16、专利技术的效果

17、本专利技术的白色层叠聚酯膜能够提高涂布层对基材层的密合性,能够提高对涂布层的墨、例如uv墨的密合性。另外,能够具备优异的盖章性和书写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色层叠聚酯膜,其在白色聚酯树脂层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由含有热固性树脂组合物(A)、无机颗粒(B)和功能性树脂组合物(C)的涂布层形成组合物形成的涂布层,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无机颗粒(B)包含2种以上的、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且小于1.0μm的颗粒(B1)和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颗粒(B2),B1和B2的配混量具有下述关系,B1/B2=0.1以上且4.0以下,涂布层的全部固体成分中的无机颗粒(B)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色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功能性树脂组合物(C)为包含选自聚酯树脂、丙烯酸-苯乙烯共聚树脂、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中的至少1种的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色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为至少具有磺酸盐的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色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为具有磺酸碱金属盐的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色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白色层叠聚酯膜的涂布层面在23℃、65%RH下的表面电阻率logΩ/□为13以下。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白色层叠聚酯膜,其在白色聚酯树脂层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由含有热固性树脂组合物(a)、无机颗粒(b)和功能性树脂组合物(c)的涂布层形成组合物形成的涂布层,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无机颗粒(b)包含2种以上的、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且小于1.0μm的颗粒(b1)和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颗粒(b2),b1和b2的配混量具有下述关系,b1/b2=0.1以上且4.0以下,涂布层的全部固体成分中的无机颗粒(b)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粂井良太柴田悠介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