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调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6377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汽车的汽车座椅通风调温系统,包括汽车空调系统及其空调管路,以及具有管梁式骨架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空调管路与汽车座椅的中空管梁骨架相通;中空管梁骨架包括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空调管路与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的中空通道相连通;空调管路与坐垫骨架或靠背骨架的连接处、及坐垫骨架与靠背骨架的连接处装有可伸缩波纹管;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分别围覆有气室,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上分别设置有出风管至气室;气室上部放置具有透气性的软性填塞体;填塞体上设置有多根加固条,加固条分别连接于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的对应侧边;加固条为蛇形弹簧;汽车座椅表面蒙皮上开设相应的通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结构简单、调温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调温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目前部分汽车座椅上设置了座椅的通风调温系统,现有的通风调温系统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法1、利用加热丝或者是玻璃纤维作为加热的载体,将汽车上的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而调温过程则是通过调节通过加热丝或者碳纤维上的电流的大小来实现;而座椅的通风系统一般是采用单独的气源,通过内嵌到座椅内部的风扇实现通风的功能,这种方法控制程序和结构比较复杂。2、另一种方法是单独设计一种汽车空调垫,空调垫内设通风管路,将汽车空调送出来的风导入汽车空调垫内,来达到通风调温的功能,这种方法调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且调温效果好的汽车座椅通风调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程序和结构比较复杂、调温效果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汽车座椅通风调温系统,包括汽车空调系统及其空调管路,以及具有管梁式骨架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管路与汽车座椅的中空管梁骨架相通。所述的中空管梁骨架包括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所述的空调管路与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的中空通道相连通。所述的空调管路与坐垫骨架或靠背骨架的连接处装有可伸缩波纹管。所述的坐垫骨架与靠背骨架的连接处装有可伸缩波纹管。所述的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分别围覆有气室,所述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上分别设置有出风管至所述气室。所述的气室上部放置具有透气性的软性填塞体。所述的填塞体为开有通气孔的座椅泡沫和织物。所述的填塞体上设置有多根加固条,所述的加固条分别连接于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的对应侧边。所述的加固条为蛇形弹簧。所述的汽车座椅表面蒙皮上开设相应的通气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空调管路与汽车座椅的中空管梁骨架相通,使用汽车空调系统来实现通风调温的效果,由于在现有的绝大部分汽车(轿车)中,都设有空调系统,并且大部分座椅坐垫和靠背都具有中空管梁骨架,即由一中通管(大多)折弯成四边形,座椅则由形成的管梁骨架外加泡沫以及织物、以及真皮(仿皮)的面套组成,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空调系统和座椅架构,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只需关注空调系统和座椅之间的管路连接,这种连接也较为简单,在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操作中,可与现有的空调系统的使用操作保持一致,对于调温效果而言,由于将空调风引入了座椅的中空管梁骨架,通过这种中空管梁骨架所产生的调温作用直接作用于人体,主要涵盖了人体下部和背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空调垫,本专利技术中对于人体的调温作用更为全面,实现更好的调温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结构简单且调温效果好,而且,本专利技术尤其适合于对于现有车型的改造,由于在结构上仅仅涉及空调系统和座椅之间的管路连接以及汽车座椅上的少量改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基本上不影响现有车型结构,且改造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实用性强。在本专利技术中,中空管梁骨架包括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空调管路与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的中空通道相连通,在空调管路与坐垫骨架或靠背骨架的连接处装有可伸缩波纹管,以及坐垫骨架与靠背骨架的连接处装有可伸缩波纹管,采用这种可伸缩波纹管就不会影响坐垫和靠背的前后或角度调节,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本专利技术中,气室上部的填塞体上设置有多根加固条状物,例如蛇形弹簧,可提高座椅的支撑强度,使气室保持良好、稳定的空间度,增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稳定性和实用性;汽车座椅表面蒙皮上开设相应的通气孔,可进一步提高调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及其气流流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坐垫骨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坐垫骨架中沿A-A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坐垫骨架中沿B-B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靠背骨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靠背骨架中沿C-C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包括汽车空调系统1及其空调管路10,以及具有管梁式骨架的汽车座椅2,空调管路10与汽车座椅2的中空管梁骨架相通,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座椅2的中空管梁骨架包括坐垫骨架21和靠背骨架22,空调管路10与坐垫骨架21和靠背骨架22的中空通道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空调管路10直接与坐垫骨架21相连通,如图6和图7所示,坐垫骨架21和靠背骨架22直接相连通。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空调管路10与坐垫骨架21的连接处装有可伸缩波纹管3,具体地,空调管路10端连接刚性管31,坐垫骨架21端连接刚性管32,在刚性管31和刚性管32之间连接可伸缩波纹管3。如图6和图7所示,坐垫骨架21与靠背骨架22的连接处装有可伸缩波纹管3,具体地,坐垫骨架21端连接刚性管34,靠背骨架22端连接刚性管33,在刚性管33和刚性管34之间连接可伸缩波纹管3。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坐垫骨架21和靠背骨架22分别围覆有气室210、220,坐垫骨架21和靠背骨架22上分别设置有4根出风管211、221至气室210、220。如图2和图3所示,在坐垫骨架21中,4根出风管211共同连接在一四边形的连接圈214上,出风管211与连接圈214的连接结构如图4所示,连接圈214同时也起到了加固的作用。如图2和图6所示,在靠背骨架22中,4根出风管221共同连接在一四边形的连接圈224上,出风管221与连接圈224的连接结构与坐垫骨架21中的相类似,连接圈224同时也起到了加固的作用,而且,在靠背骨架22中还架设了一根加强条225,对连接圈224起到加强托负的作用。如图8所示,气室210、220上部放置具有透气性的软性填塞体,这种填塞体为开有通气孔的座椅泡沫和织物,填塞体上设置有多根加固条200,加固条200分别连接于坐垫骨架21和靠背骨架22的对应侧边,加固条200采用蛇形弹簧,汽车座椅2表面蒙皮上开设相应的通气孔20,在该图8中,由于填塞体和加固条200均被表面蒙皮遮覆,因此,加固条200采用虚线反映,填塞体没有具体地反映出来,结合图2可知,填塞体放置于气室210、220上部,且置于加固条200之下。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打开汽车空调系统1,空调风通过空调管路10输送至坐垫骨架21和靠背骨架22,坐垫骨架21和靠背骨架22再分别通过出风管211、221将空调风输送至气室210、220,气室210、220中的空调风依次经过填塞体中的通气孔,以及表面蒙皮上的通气孔20输至人体,坐垫骨架21的空调风输送至人体下部,靠背骨架22的空调风输送至人体背部。在本专利技术中,空调管路10直接与坐垫骨架21相连通,坐垫骨架21和靠背骨架22直接相连通,实际上,对于本专利技术而言,空调管路10可以同时直接与坐垫骨架21和靠背骨架22相连通,或者空调管路10直接与靠背骨架22相连通,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施,此处不再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调温系统,包括汽车空调系统及其空调管路,以及具有管梁式骨架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管路与汽车座椅的中空管梁骨架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管梁骨架包括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所述的空调管路与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的中空通道相连通。3.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调温系统,包括汽车空调系统及其空调管路,以及具有管梁式骨架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管路与汽车座椅的中空管梁骨架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