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367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包括:A组分: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B组分:蛇床子素;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0.04~12.8:1;本发明专利技术含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不仅分别表现了氰烯菌酯及蛇床子素两个单剂的优良性能,也表现出联合增效作用;本杀菌组合物在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等病害同期发生时,可达到兼治目的,对水稻种子处理时对带菌种子的病原菌也有起到兼治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包括:A组分: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B组分:蛇床子素;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0.04~12.8:1;本专利技术含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不仅分别表现了氰烯菌酯及蛇床子素两个单剂的优良性能,也表现出联合增效作用;本杀菌组合物在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等病害同期发生时,可达到兼治目的,对水稻种子处理时对带菌种子的病原菌也有起到兼治作用。【专利说明】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 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的复配
,尤其涉及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 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杀菌剂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中文通用名:氰烯菌酯,是新型 的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等 重要病害。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相关专利为1 :2_氰基-3-取代苯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农作物杀菌剂上的应用,ZL01115593.0。专利2:含有化合物 2_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杀菌组合物,ZL200410014097. 8。专利3 :含2-氰 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ZL200710020277.0。专 利4 :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农药组合物,ZL200410065145. 6。专利5 :2_氰基-3-氨基-3-苯 基丙烯酸乙酯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应用,ZL200610125921. 6。专利6 :2_氰基-3-氨基丙烯酸 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ZL200810235717. 9。氰烯菌酯已进入规模产业化开发,并取得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氰烯菌酯对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有特效,对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 等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均有效。具有保护、治疗作用,特别是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小麦赤霉病 同样有效,对咪鲜胺产生抗性的水稻恶苗病同样有效。研究表明,氰烯菌酯防治小麦赤霉病 的活性优于常用药剂多菌灵,它的发现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了替代或轮用药剂。同时, 由于多菌灵一直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主打药剂,在不同区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而 氰烯菌酯对抗性菌株同样高效的特性,极有利于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优良药剂。 氰烯菌酯结构独特,作用机制新颖,是治理小麦赤霉病菌的特效药剂,具有"有病 防病,无病增产"、且大幅降低麦粒中赤霉毒素的特点。该产品经过多年的市场推广,应用范 围广。 农药卫生毒理学试验表明,氰烯菌酯属低毒类农药,25%悬浮剂属微毒类农药,急 性经口和经皮的LD50均大于5000mg/kg,对眼睛和皮肤均无刺激。环境评价试验表明,25 % 悬浮剂对蜜蜂、家蚕低毒,对鱼,鸟中毒。对家蚕低风险,对蜜蜂中至高风险。使用时注意对 鱼及蜜蜂的影响。 氰烯菌酯已经取得了在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上的正式登记,25%氰烯菌酯 SC,登记号Η)20121670,小麦赤霉病喷雾推荐用量375-750gai/ha,水稻恶苗病浸种推荐用 量83. 3-125mg/kg。48% (12+36)戊唑醇?氰烯菌酯SC,登记号PD20141746,小麦赤霉病推 荐用量288-432gai/ha。20% (5+15)己唑醇?氰烯菌酯SC,登记号PD20141067,小麦白粉 病,推荐用量240-420gai/ha ;登记号LS20130506,小麦赤霉病,推荐用量240-330gai/ha。 蛇床子素,osthol,化学名称:8- (3-甲基本2-丁烯基)甲醚馓形酮,属香豆素类 化合物。蛇床子素在医学上具有较广的用途。石志琦等研究人员报道了蛇床子素对小麦赤 霉病菌的部分研究结果,蛇床子素可以抑制赤霉菌菌丝顶端生长,抑制菌丝分枝增加,抑制 孢子芽管伸长或萌发,抑制小麦赤霉病菌对葡萄糖的吸收,参与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能量 代谢、。 在农业上已经登记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豇豆白粉病、水稻稻曲病 ,与井冈霉素复配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蛇床子素还可 有于防治菜青虫或茶尺蠖。 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等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三十年来小麦赤霉病的 防治一直依赖苯丙咪唑类杀菌剂,尤其是多菌灵,长期使用在部分地区已产生了中等或高 度抗药性。迫切需要有效药剂进行轮用来治理该抗药性。新型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氰 烯菌酯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及抗多菌灵小麦赤霉病的特效药,其对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均有 重要意义。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大多采用三唑类杀菌剂,随着蛇床子素在国内的工业化生产和 应用开发,开始在小麦、水稻、果蔬等作物上进行应用。因此,从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原 则出发,选择了氰烯菌酯与蛇床子素进行联合作用研究,筛选复配增效配方,为农业生产提 供广谱、1?效、安全的新杀菌剂品种,为提1?农业生广效率,确保提供优质源头农广品提供 优质农资产品,在小麦、水稻等生产中防病治病、调节促进生长,并将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质 量和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小麦、水稻、果蔬等农业生产提供一种 2_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 小麦白粉病、小麦全蚀病等,防治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等,确保小麦、水稻 等作物生长,提商小麦、水稻的广量和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 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包括: A组分:2_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 B组分:蛇床子素; 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0. 04?12. 8 :1。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0. 1?10 :1。 氰烯菌酯(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对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等 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高效。对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的离体杀菌活性(ECJt)分别为 0. 141U0. 4592 ug/ml。杀菌作用方式研究表明,该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作用。田间药效试 验研究表明,在小麦扬花初期使用12. 5~37. 5g/亩,均匀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极为有效, 防效优于同剂量的多菌灵,而且对产生抗性(抗多菌灵)的地区同样有效。采用25%氰烯菌 酯悬浮剂2000~4000倍液,浸种处理水稻种,可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防效优于同剂量的常 用药剂咪鲜胺。但是氰烯菌酯对小麦白粉病基本无效。 此外,针对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的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氰烯菌酯对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的EC 5tl分别为0. 1415和0. 1760 ug/ml ;EC95分别为0.9224 和0. 8201 ug/ml。而多菌灵对相同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的EC5tl分别为0. 4225和7. 3952mg/ L ;EC95分别为0. 8324和34. 4299mg/L。多菌灵对敏感菌株具有很好的活性,而对抗性菌株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与蛇床子素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包括:A组分: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B组分:蛇床子素;其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0.04~12.8: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亚芳倪珏萍施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