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89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改变座椅部的斜度,且坐席设置时的稳定性高的儿童座椅。儿童座椅(1)具备角度调节部件(11),其能够以座椅部(3)位于在车辆设置的坐席(50)的座面(50a)上且背部(4)与靠背部(50b)接触的状态设置于坐席(50),且安装于座椅部(3)。角度调节部件(11)具有沿座椅部(3)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且与座面(50a)接触的接触面(11a),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变更向座椅部(3)的安装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车辆的坐席而能够使年幼人就座的儿童座椅(Childseat)。
技术介绍
作为适合车辆的坐席的幼儿或年幼人的儿童座椅,知道的有将儿童座 椅载置于坐席上,利用车辆的座椅带将就座人约束在儿童座椅上的类型 (例如,专利文献l)。该类型的儿童座椅多以座椅部位于坐席的座面上, 并且背部与坐席的靠背部接触的姿势设置于车辆的坐席。另外,设置于汽车等车辆的坐席多按每种车辆设计,因此,相对于水 平面的座面的斜度根据车种而不同。因此,若将儿童座椅设置于车辆的坐 席,则儿童座椅的座椅部的斜度依赖于坐席的座面的斜度而变化。因此, 知道的有一种儿童座椅,其为了缓和设置于车辆的坐席的座面的斜度的影 响,设置能够从座椅部的前端部的下表面出没的角度调节用脚部,通过使 该脚部出没,能够调节座椅部的斜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另外,作为儿童座椅的一种,知道的有使幼儿就座于适合车辆的三点 式座椅带的位置的儿童座椅。这种儿童座椅有仅由被称作升降器的座椅部 构成的类型和具备座椅部和背部的类型。在后者的类型的儿童座椅中,将 车辆的肩带向幼儿的肩周围的适当的位置引导的带导件有时设置于背部、肩带的适当的引导位置根据幼儿的体格而不同。因此,提供了如下所 述的儿童座椅,即在背部的相同的侧部沿高度方向排列而设置多个带导 件,由此能够选择适当的高度的导件的儿童座椅、或将带导件设置为能够 调节高度,并且还附加有固定带导件的位置的锁定机构的儿童座椅(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特开平11一29179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120614号公报在如上所述的使用脚部的情况下,由于坐席的座面和脚部的接触面积 小,因此,脚部的负担增大。因此,为了将儿童座椅稳定地设置于坐席, 需要提高脚部的强度。其结果,由于将支撑脚部的支轴加粗,或作为脚部 的材质选择刚性高的材料等对策,有时导致重量增加或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改变座椅部的斜度,且坐席设置时的稳定 性高的儿童座椅。另外,在作为儿童座椅的设置对象的车辆的坐席中,为了使坐席适合乘坐人的腰部或臀部等目的,使靠背部的下部膨胀。在以上述姿势将儿童座椅设置于这样的坐席的情况下,儿童座椅的背面侧的座椅部和背部的边界附近干扰坐席的靠背部的膨胀,使儿童座椅的背部背面的密接性恶化。因此,有时导致儿童座椅的坐席设置时的稳定性变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避免干扰坐席的靠背部的膨胀,能 够提高坐席设置时的稳定性的儿童座椅。另外,在如上所述地设置多个带导件的情况下,由于用户根据幼儿的 体格的变化而将肩带与带导件之间切换而发生劳力。在将带导件设为能够 移动的状态下,不发生这样的劳力,但以往的锁定机构的部件件数多,成 本的上升难以避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调节带导件的高度,且还能够削减 部件件数的儿童座椅。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地解决上述问题,即 一种儿童座椅1,具备座椅部3和背部4,能够以所述座椅部位于在车辆上设置的坐席50的座面50a上,且所述背部50b与所述坐席的靠背部接触的状态设置于所述坐席,具备角度调节部件11,其具有在所述座椅部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所 述坐席的所述座面接触的接触面lia,且以能够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变更向所述座椅部的安装位置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座椅部。根据该儿童座椅可知,通过在座椅部的前后方向上变更角度调节部件 的安装位置,改变座椅部的支点的位置,因此,能够调节座椅部的斜度。该角度调节部件具有在座椅部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接触面,因 此,相对于车辆的坐席的座面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对角度调节部件不 会作用不合理的负担,能将儿童座椅稳定地设置于车辆的坐席。角度调节部件构成为上下方向的高度朝向所述座椅部的后方而平缓 地降低也可。在这种情况下,角度调节部件像楔子一样发挥功能,因此, 与高度均一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相对于角度调节部件的移动的座椅部的 斜度的变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还具备移动限制机构12,其在所述前后方 向上的所述座椅部的不同的位置,能够限制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 上的所述角度调节部件的移动;锁定机构13,其能够保持所述角度调节部 件的移动被所述移动限制机构限制的状态。根据该方式可知,在将角度调 节部件安装于座椅部时,座椅部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的角度调节部件 的移动被移动限制机构限制,且该限制状态被锁定机构保持,因此,坐席 设置时的儿童座椅的稳定性提高。在该方式中,作为移动限制机构及锁定机构,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例 如,所述移动限制机构也可以具备突出部14,其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的所述接触面的相反侧向上方延伸;多个移动限制部15A、 15B,其设置于 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座椅部的不同的位置,且嵌入所述突出部。在这种 情况下,通过改变嵌入突出部的移动限制部,能够以将移动限制于不同的 位置的状态保持角度调节部件。通过突出部和移动限制部嵌合的简单的结 构实现移动限制,因此, 一体地成形突出部和角度调节部件,和一体地成 形移动限制部和座椅部变得容易,因此,能够对部件件数的削减起到贡献 作用。另外,所述移动限制机构也可以还具备引导部15C,其设置于所述 座椅部,且按照连结所述多个移动限制部中的相邻的两个移动限制部之间 的方式延伸,能够将从一方的移动限制部脱落的所述突出部引导至另一方 的移动限制部。在这种情况下,在改变角度调节部件的安装位置时,从一 个移动限制部到相邻的移动限制部的突出部的移动变得圆滑,因此,能够 迅速变更角度调节部件的安装位置。另外,所述突出部构成为具有非圆形状的横截面的柱状,所述多个移动限制部分别具有具有对应于所述突出部的横截面的形状的横截面的内 部空间也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突出部嵌入移动限制部,具有即使为 单个突出部也能够防止围绕沿突出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角度调节部件的 旋转的优点。另外,也可以所述锁定机构具备锁定板部16,其设置于所述座椅部, 且形成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而贯通的贯通长孔16a;锁定插入部17,其 从所述角度调节部件的所述接触面的相反侧向上方延伸且以能够在所述 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插入所述贯通长孔中,且形成有在所述角度调节部件 的移动被所述移动限制机构限制时越过所述贯通长孔的缘部而与所述锁定板部啮合的突起18。根据该方式可知,仅通过使锁定插入部插入形成于锁定板部的贯通长孔就能够保持角度调节部件的移动限制状态,不需要复 杂的机构,能够容易地削减部件件数。另外,也可以还具备止脱机构19,其在解除了基于所述移动限制机 构的所述限制的情况下,能够阻止向远离所述座椅部的方向的所述角度调 节部件的超过了容许限度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角度调节部件不会向从 座椅部远离的方向超过容许限度而移动,因此,能够在改变角度调节部件 的安装位置时,防止角度调节部件的脱落。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座椅可知,能够改变座椅部的斜度的角 度调节部件具有沿座椅部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的接触面,与车辆的 坐席的座面接触的面积增加,因此,对角度调节部件不作用不合理的负担, 能够将儿童座椅稳定地设置于车辆的坐席。另外,本专利技术如下所示地解决上述问题,即 一种儿童座椅1,具备具有座椅部3和与所述座椅部的一端连接的背部4的座椅主体2,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座椅,具备座椅部和背部,能够以所述座椅部位于在车辆上设置的坐席的座面上,且所述背部与所述坐席的靠背部接触的状态设置于所述坐席,所述儿童座椅的特征在于,具备:角度调节部件,其具有在所述座椅部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坐席的所述座面接触的接触面,且以能够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变更向所述座椅部的安装位置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座椅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水信明铃木博久桐原敏竹村诚司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