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研究的水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5670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研究的水槽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其包括环形水槽、外水槽、内水槽、螺旋桨和电机,内水槽位于外水槽中,环形水槽为跑道型,环形水槽位于内水槽中;环形水槽内围成的椭圆形区域为静水区;环形水槽的直线段区域为实验段;螺旋桨设置于环形水槽中的一个半圆段;电机与螺旋桨相连;外水槽与内水槽之间构成缓冲区,缓冲区的底部与实验段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室内的可控实验生态水槽装置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实现水槽装置自动化操作,不需要人为调节,避免了现有市场上的可控实验生态水槽装置性能不佳和无法满足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研究的水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水环境质量依旧不容乐观,河流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状况令人忧心,主要以氮、磷超标及有机物污染为特征,因此,降低河流与湖泊中的污染物质为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控制外源性污染物质的输入以及减少内源性污染物的释放。然而,实践表明仅仅控制外源、内源污染,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难以对河流湖泊形成有效的治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鱼类的放养和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对净化水质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已在很多河流和湖泊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如今科研工作者或企业技术人员在研究水生生物生态系统时,一般会选择在可控实验生态水槽系统中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可控实验生态水槽系统能进行生态学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使用单位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设备选配、特殊组合设备,以用于不同目的。可控实验生态水槽系统装置模拟浅水河流、湖泊的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研究的水槽装置,包括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水槽(1)、内水槽(2)、螺旋桨(3)和电机(4);所述的内水槽(2)位于外水槽(1)中;所述的环形水槽为跑道型,分为两个直线段和两个半圆段;内侧围成的区域为椭圆形区域;环形水槽位于内水槽(2)中;所述的环形水槽内围成的椭圆形区域为静水区(6);所述的环形水槽的直线段区域为实验段(5);所述的螺旋桨(3)设置于环形水槽中的一个半圆段;所述的电机(4)与螺旋桨(3)相连;所述的外水槽(1)与内水槽(2)之间构成缓冲区(7),缓冲区(7)的底部与实验段(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研究的水槽装置,包括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
水槽(1)、内水槽(2)、螺旋桨(3)和电机(4);所述的内水槽(2)位于外水槽(1)
中;所述的环形水槽为跑道型,分为两个直线段和两个半圆段;内侧围成的区域为椭圆形区
域;环形水槽位于内水槽(2)中;所述的环形水槽内围成的椭圆形区域为静水区(6);所
述的环形水槽的直线段区域为实验段(5);所述的螺旋桨(3)设置于环形水槽中的一个半
圆段;所述的电机(4)与螺旋桨(3)相连;所述的外水槽(1)与内水槽(2)之间构成缓
冲区(7),缓冲区(7)的底部与实验段(5)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研究的水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外水槽(1)的厚度为20mm,材料为抗紫外线亚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研究的水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内水槽(2)采用厚度为8mm的玻璃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研究的水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内水槽(2)和外水槽(1)均为长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敏高月香陈桐杨飞晁建颖彭福全巫丹孔明
申请(专利权)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