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627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包括进料盘、控制装置、翻转盘和管座,进料盘包括矩形盘和活动盘,活动盘设于矩形盘的端部且与矩形盘侧边的延长板,进料盘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夹角,且活动盘的一侧低于矩形盘的一侧,控制装置与活动盘的底部连接;翻转盘包括固定板和流通管,固定板竖直位于活动板的端部,且固定板的水平高度高于活动板的水平高度,流通管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且管口位于活动盘的下方,流通管的另一端位于管座的上方,且管口与管座相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膏剂灌装时管的输送、调节过程复杂、操作麻烦且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效率高的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料的供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软膏剂是指药物、药材、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的外用制剂,容易涂布于皮肤、粘膜、创面起到保护作用、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例如采用凡士林、石蜡等作为基质制成的膏剂。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通过软膏剂中的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产生全身治疗作用,按照软膏剂的特性,将软膏剂分为软膏、乳膏和凝胶三大类。软膏剂在灌装时,由于软膏剂的粘性大,为了避免粘附于灌装管外或者灌装不完全,通常需要将灌装管固定之后再用液压枪将物料打入管中。在管的固定过程中,现有的传输管的装置为使用输送带将管输送至管座的上部,然后再用调节杆件将管竖直插入管座中,但是杆件在推动和调节管的过程中,由于杆件与管的接触面为局部接触,因此,易出现偏差,需要手工调整管准确插入管座中,操作麻烦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膏剂灌装时管的输送、调节过程复杂、操作麻烦且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效率高的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包括进料盘、控制装置、翻转盘和管座,进料盘包括矩形盘和活动盘,活动盘设于矩形盘的端部且与矩形盘侧边的延长板,进料盘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夹角,且活动盘的一侧低于矩形盘的一侧,控制装置与活动盘的底部连接;翻转盘包括固定板和流通管,固定板竖直位于活动板的端部,且固定板的水平高度高于活动板的水平高度,流通管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且管口位于活动盘的下方,流通管的另一端位于管座的上方,且管口与管座相对,流通管位于活动盘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流通管位于管座上方的一端,管座包括固定座和带有开口槽的夹头,夹头的前端与流通管的管口相对。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进料盘上放置灌装管,灌装管的管口朝向一侧;矩形盘上放置管,活动盘围绕与矩形盘的侧边铰接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可调节管的方向,使得管在活动盘的转动过程中,随着活动盘调节至竖直方向,为了实现管口朝上,因此,在进料盘上放置的管的管口需要朝向活动盘与矩形盘铰接的一侧,进料盘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夹角,使得矩形盘上放置的管可因为重力的原因沿着矩形盘向下滑动至活动盘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活动盘沿铰接点转动。翻转盘的固定板用于挡在活动盘的端部,避免管滑落,流通管则用于将管传送至管座的上方,竖直从流通管中掉落的灌装管可垂直调入带有开口槽的夹头中,由于带由开口槽的夹头径向有弹性,因此,当灌装管调入夹头之间时,可将灌装管夹紧并固定。然后再利用液压枪插入灌装管中进行灌装,由于管的固定牢固,因此在罐装的过程中避免出现管倾斜的偏差,准备性高,且仅需要调节控制装置调节活动盘的开合,其他的动作均为自动连续工作,操作方便且效率高。进一步,所述的进料盘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度。30度以下的角度阻力较大,滑动有难度,当角度大于45度时,则滑落过快,导致因为加速度的原因管掉落或者相互碰撞损伤管。进一步,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凸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活动盘的底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凸轮相抵。利用凸轮带动第二连杆,进而通过第一连杆带动活动盘的旋转铰接,仅需要给予凸轮围绕点旋转即可带动,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的夹头包括一组夹片,一组夹片之间留有间隙,每个夹片均与固定座铰接。一组夹片与固定座铰接,可张开待灌装管位于夹片之间后再夹紧管,固定更牢固。进一步,所述的夹片上设有拉杆。拉杆可控制夹片的打开和夹紧,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1矩形盘、2活动盘、3凸轮、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固定板、7流通管、8固定座、9夹片、10拉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包括进料盘、控制装置、翻转盘和管座,进料盘包括矩形盘1和活动盘2,矩形盘1为长条形盘,盘的两侧均有挡板,活动盘2设于矩形盘1的端部且与矩形盘1侧边的延长板铰接,即与矩形盘1侧边挡板的延长板铰接,进料盘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夹角,夹角的度数为30度,当然,若是35或者45也可行,且活动盘2的一侧低于矩形盘1的一侧;控制装置包括凸轮3、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4的一端与活动盘2的底部连接,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与与第二连杆5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与凸轮3相抵,凸轮3上连接有电机,电机带动凸轮3围绕中心点转动;翻转盘包括固定板6和流通管7,固定板6竖直位于活动板的端部,且固定板6的水平高度高于活动板的水平高度,流通管7的一端穿过固定板6且管口位于活动盘2的下方,流通管7的另一端位于管座的上方,且管口与管座相对,流通管7位于活动盘2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流通管7位于管座上方的一端,管座包括固定座8和带有开口槽的夹头,夹头包括三个夹片9,三个夹片9的相邻夹片9之间留有间隙,每个夹片9均与固定座8铰接,夹头的前端与流通管7的管口相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灌装管摆放于进料盘的矩形盘1上,且管口朝向活动盘2与矩形盘1侧边铰接的一侧,摆放后的管由于重力作用,滑至活动盘2上,且翻转盘的固定板6将其阻挡,避免其滑落,同时,电机带动凸轮3围绕中心旋转,旋转的过程中,当第二连杆5的端部与凸轮3的突出处相抵时,第二连杆5带动第一连杆4拉动活动盘2朝下运动,从而活动盘2的一端与矩形盘1的侧边延长板连接,另一端则逐渐倾斜,管因为重力的原因,也随着活动盘2的倾斜而倾斜,管口朝上,管底朝下,当活动盘2旋转至垂直时,灌装管则掉落至位于其下方的流通管7的管口内,随着流通管7滑落至流通管7的另一端;此时,拉杆10向外拉动,则三个夹片9张开,从流通管7的管口掉落的灌装管掉落至三个夹片9之间,然后推动拉杆10,将灌装管夹紧,从而固定过程完成,再利用液压枪插入灌装管中灌装膏体。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盘、控制装置、翻转盘和管座,进料盘包括矩形盘和活动盘,活动盘设于矩形盘的端部且与矩形盘侧边的延长板,进料盘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夹角,且活动盘的一侧低于矩形盘的一侧,控制装置与活动盘的底部连接;翻转盘包括固定板和流通管,固定板竖直位于活动板的端部,且固定板的水平高度高于活动板的水平高度,流通管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且管口位于活动盘的下方,流通管的另一端位于管座的上方,且管口与管座相对,流通管位于活动盘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流通管位于管座上方的一端,管座包括固定座和带有开口槽的夹头,夹头的前端与流通管的管口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膏剂灌装管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盘、控制装置、翻转盘和管座,进料盘包括矩形盘和活动盘,活动盘设于矩形盘的端部且与矩形盘侧边的延长板,进料盘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夹角,且活动盘的一侧低于矩形盘的一侧,控制装置与活动盘的底部连接;翻转盘包括固定板和流通管,固定板竖直位于活动板的端部,且固定板的水平高度高于活动板的水平高度,流通管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且管口位于活动盘的下方,流通管的另一端位于管座的上方,且管口与管座相对,流通管位于活动盘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流通管位于管座上方的一端,管座包括固定座和带有开口槽的夹头,夹头的前端与流通管的管口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乐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