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膜卷张力难以测量,不能准确的测量情况,导致收卷过程中膜卷内外松紧不一,膜卷太紧或太松等膜卷不利于分切的一系列问题,采取了一种薄膜微张力收卷机的技术方案,一种由移动辊(10),收卷卷芯(11)、收卷辊系统(12)组成的薄膜微张力收卷机,所述收卷辊系统(12)通过直线导轨(2)在底座(1)上滑动,在收卷机的入口侧底座(1)通过直线导轨(2)上还连接有薄膜微张力检测装置(13)。所述薄膜微张力检测装置(13)由导向辊(3)、张力辊(4)、张力传感器装置(5)和移动支座(8)组成,张力辊(4),导向辊(3)通过薄膜(9)连接收卷机,所述张力辊(4)、张力传感器装置(5)和导向辊(3)安装在移动支座(8)上。采用该技术后可以对薄膜微张力控制,有效改善地膜收卷和分切的质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膜卷张力难以测量,不能准确的测量情况,导致收卷过程中膜卷内外松紧不一,膜卷太紧或太松等膜卷不利于分切的一系列问题,采取了一种薄膜微张力收卷机的技术方案,一种由移动辊(10),收卷卷芯(11)、收卷辊系统(12)组成的薄膜微张力收卷机,所述收卷辊系统(12)通过直线导轨(2)在底座(1)上滑动,在收卷机的入口侧底座(1)通过直线导轨(2)上还连接有薄膜微张力检测装置(13)。所述薄膜微张力检测装置(13)由导向辊(3)、张力辊(4)、张力传感器装置(5)和移动支座(8)组成,张力辊(4),导向辊(3)通过薄膜(9)连接收卷机,所述张力辊(4)、张力传感器装置(5)和导向辊(3)安装在移动支座(8)上。采用该技术后可以对薄膜微张力控制,有效改善地膜收卷和分切的质量。【专利说明】一种薄膜微张力收卷机
本技术属于塑料薄膜技术与发展方向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微张力收卷的
。
技术介绍
近十年,中国薄膜行业快速发展,相继研发出各种新型特种塑料薄膜,特种薄膜生产工艺对设备要求苛刻,设备加工精度及运行控制的偏差限制了其高效的产业化生产。在现有技术中一些特殊薄膜由于其物理性能尤其是薄膜的厚度只有几微米,所能承受的拉应力较小,张力控制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分切产品的质量。收卷张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产品收卷的质量及收得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张力传感器量程比较大,不能符合此工艺要求,而量程适应其进行微张力收卷,由于张力的减小对收卷控制精度的要求大幅提高,导致收卷过程中膜卷内外松紧不一,膜卷太紧或太松等不利于分切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膜卷张力难以测量,所以不能准确测量膜张力的情况,导致收卷过程中膜卷内外松紧不一,膜卷太紧或太松等膜卷不利于分切的一系列问题,采取了一种薄膜微张力收卷机的技术方案,一种由移动辊10,收卷卷芯11、收卷辊系统12组成的薄膜微张力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系统12通过直线导轨2在底座I上滑动,在收卷机的入口侧底座I通过直线导轨2上还连接有薄膜微张力检测装置13。所述薄膜微张力检测装置13由导向辊3、张力辊4、张力传感器装置5和移动支座8组成,张力辊4,导向辊3通过薄膜9连接收卷机,所述张力辊4、张力传感器装置5和导向辊3安装在移动支座8上。所述张力传感器装置5上还设张力传感器501。所述张力传感器装置5上还设有调节机构6、转轴802、轴承803和安装座804构成,所述转轴802通过轴承803连接两摆臂7,并通过安装座804安装在,所述张力辊4安装在移动支座8上,所述摆臂7另一侧连接有张力辊4,所述移动支座8由左右两侧墙板801组成,通过直线导轨2安装在底座I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后可通过张力传感器以及机械装置放大了把微张力放大到适合普通张力传感器装置检测薄膜收卷过程中张力的细微变化,将此变化经过计算机分析后控制电机进行相应的加减速,达到收卷过程中张力的精确控制。避免因张力过大,收卷过紧,薄膜容易产生皱纹;或张力不足,带入膜层的空气量过多,造成母卷薄膜的密度小,薄膜容易在芯卷上产生轴向滑移及严重的错位,以致造成无法卸卷。分切时放卷轴产生大幅度摆动,影响分切薄膜的质量。通过收卷微张力的大小的精确控制,直接影响产品收卷的质量及收得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主视图 图2:张力传感器装置的主视图 图3:张力传感器装置的侧视图 1.底座、2.直线导轨、3.导向棍、4.张力棍、5.张力传感器装置、6.调节机构 7.摆臂、8.移动支座、9.薄膜、10.移动辊、11.收卷卷芯、12.收卷辊系统、13.薄膜微张力检测装置、801.墙板、802.转轴、4.张力辊、803.轴承、9.薄膜、804.安装座、501.张力传感器、6调节机构、805.螺母、7.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移动支架8能在底座I上安装的直线导轨2上受电机精确控制能够灵活的滑动。摆臂7下方联接有张力辊4,摆臂7上方安装在移动支架8上能够围绕其转动中心带动张力辊4进行摆动。另外在靠近转动中心附近安装有张力传感器装置5,通过调节摆臂7上的调节机构6,保证调节机构6与张力传感器装置5始终保证接触。在移动支架8的两端直边上安装了三套导向辊3,其作用是能改变薄膜9的运行方向保证薄膜9能顺畅的通过整套移动系统到达收卷辊系统12的收卷卷芯11与移动辊10之间。移动辊10与薄膜9之间的压力有两个气缸进行恒压力控制能保证薄膜9缠绕在收卷卷芯11的压紧力始终恒定,避免有过多的空气进入影响薄膜9的卷曲质量。由于薄膜9的收卷张力比较小,所以本技术的张力控制采用了摆臂7上安装张力辊4,并且设计了精密的张力传感器装置5对薄膜9的张力的微小的变化进行检测和控制。具体实施如下:当薄膜9如图的形式包绕着张力辊4时,薄膜9的张力的合力使得摆臂7向合力的方向有转动趋势。在摆臂7上方的调节机构6与张力传感器装置5是始终接触的,将张力辊4安装在摆臂7上可以明显的降低张力辊4的重量对张力控制的影响,也能将通过摆臂7的杠杆原理将薄膜9的张力的微小变化放大到传感器装置5能检测的量程上,进而通过传感器装置5检出的信号对收卷辊系统的驱动电机进行闭环控制就能实现对薄膜9的微张力收卷。 图2、图3中,摆臂7上方转轴802的两端通过轴承4安装在墙板801上,摆臂7的下方安装有张力辊4。张力辊4可通过摆臂7围绕转轴802的中心进行旋转,张力辊4的重量由摆臂7来承受。摆臂7靠近轴承4的一端设计短臂,短臂上有调节机构6,调节调节机构6保证其与张力传感器501始终处于接触状态,然后将螺母805锁死保持调节机构6与张力传感器501的状态。并且让摆臂7转动的角度尽量小这样能尽量减少张力辊4重力的分力对张力传感器501的影响。张力传感器501通过螺钉联接在安装座804上,安装座804再联接到墙板801上,张力传感器501与调节机构6的相对位置能够精确地调节。薄膜9从张力辊4的上下穿过,当薄膜沿着张力辊4的表面运行时,会把薄膜的张力T的合力经过张力辊4传递到摆臂7上。当薄膜9的张力产生微小变化时,经过摆臂7杠杆原理,通过调节机构6作用在张力传感器501上的力放大到张力传感器501自身能够检测的范围内。通过张力传感器501检测到的张力变化反馈到计算机控制收卷机的驱动电机的速度,进而控制薄膜9的张力值尽可能的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由移动辊(10)、收卷卷芯(11)、收卷辊系统(12)组成的薄膜微张力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系统(12)通过直线导轨(2)在底座(1)上滑动,在收卷机的入口侧底座(1)通过直线导轨(2)上还连接有薄膜微张力检测装置(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微张力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微张力检测装置(13)由导向辊(3)、张力辊(4)、张力传感器装置(5)和移动支座(8)组成,张力辊(4),导向辊(3)通过薄膜(9)连接收卷机,所述张力辊(4)、张力传感器装置(5)和导向辊(3)安装在移动支座(8)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微张力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传感器装置(5)上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移动辊(10)、收卷卷芯(11)、收卷辊系统(12)组成的薄膜微张力收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系统(12)通过直线导轨(2)在底座(1)上滑动,在收卷机的入口侧底座(1)通过直线导轨(2)上还连接有薄膜微张力检测装置(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为健,尚东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和众工设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