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储能电池电压均衡方法及其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1123898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锂离子储能电池电压均衡方法及其电路,其电路包括至少有第一单体电池和第二单体电池串联的电池组、电性连接各单体电池的电压采样电路、可控制电压采样电路及接收其反馈数据的DSP电路和由DSP电路控制的双向DC/DC变流电路,针对N节单体电池,双向DC/DC变流电路包括有N-1个均衡单元,均衡单元包括第一单体电池、第二单体电池、第一N-MOS型场效应管、第二N-MOS场效应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电容。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变流电路工作在较高的频率下,大大减小了电感的体积,且都为贴片元器件,体积小,容易集成与PCB电路中。双向能量流动控制,在锂离子电池组的充电或放电都可快速的实现电池的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储能电池电压均衡电路,包括至少有第一单体电池和第二单体电池串联的电池组、电性连接电池组的电压采样电路、可控制电压采样电路及接收其反馈数据的DSP电路和由DSP电路控制的双向DC/DC变流电路,其特征在于:针对N节单体电池,双向DC/DC变流电路包括有N‑1个均衡单元,均衡单元包括第一单体电池、第二单体电池、第一N‑MOS型场效应管、第二N‑MOS场效应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电容,第一单体电池的负极与第二单体电池的正极相连串接,第一单体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N‑MOS型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一N‑MOS型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一单体电池的负极,第二单体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N‑MOS型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二单体电池的正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连接第一N‑MOS型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连接第二N‑MOS型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所述电容两端分别连接第一N‑MOS型场效应管的漏极和第二N‑MOS型场效应管的源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宏舒杰戴志威张继元张伟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