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568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包括连接件和连接杆,多个连接杆首尾枢接组成一组连接杆组件,该首尾枢接位置为第二枢接部;两组内位置对应的连接杆在中部位置相互枢接,该中部枢接位置为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两组连接杆组件以此组成一套沿一个方向伸缩的可展机构;可展机构一共三套,相邻的两套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连接杆的第二枢接部,还有第三套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同时枢接于连接件,组成K式复合剪式机构,连接件位于K形的三条线的连接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载荷能力高、伸缩比大、可受多方向力作用的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具有良好的刚性、强度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包括连接件和连接杆,多个连接杆首尾枢接组成一组连接杆组件,该首尾枢接位置为第二枢接部;两组内位置对应的连接杆在中部位置相互枢接,该中部枢接位置为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两组连接杆组件以此组成一套沿一个方向伸缩的可展机构;可展机构一共三套,相邻的两套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连接杆的第二枢接部,还有第三套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同时枢接于连接件,组成K式复合剪式机构,连接件位于K形的三条线的连接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载荷能力高、伸缩比大、可受多方向力作用的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具有良好的刚性、强度和安全性。【专利说明】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
技术介绍
可展机构目前有很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如可折叠的帐篷、可收缩的门帘、升降机、可折叠式台灯或机械臂等。它的特点是伸缩比大,可延伸长距离和大跨度,而当它收缩以后所占空间很小,因此被应用于许多行业中。目前大多数可展机构的应用中采用的是单面可展机构或双平行的可展机构,如门帘采用的是单面可展机构,升降机采用的是双平行的可展机构。大多数的可展机构的主要缺点是在受多方向力作用下,其受力方向上的结构的强度和刚性不足以承受该力的承重作用,容易发生歪折,安全性也不高。此外,目前的可展机构的载荷能力也不高,这些弱点限制了它的更广泛的应用。若使用双平行的可展机构,虽然可以加强载荷能力,但是两个可展机构之间会存在工作非同步的问题,导致升降机的工作平台运行不平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载荷能力高、伸缩比大、可受多方向力作用的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可展机构之间运行同步,具有良好的刚性、强度和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包括连接件和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首尾枢接组成一组连接杆组件,该首尾枢接位置为第二枢接部; 两组内位置对应的所述连接杆在中部位置相互枢接,该中部枢接位置为所述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两组所述连接杆组件以此组成一套沿一个方向伸缩的可展机构; 所述可展机构一共三套,相邻的两套所述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杆的第二枢接部,还有第三套所述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同时枢接于所述连接件,组成K式复合剪式机构,所述连接件位于K形的三条线的连接处。 所述连接件采用单板式连接板与所述可展机构枢接。 所述连接件位于构成V形结构的两套所述可展机构内侧或\和外侧。 第三个所述可展机构垂直或者不垂直另两个所述可展机构组成的V形结构的中线。 构成V形结构的两套所述可展机构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直角或者非直角。 所述连接件采用夹板式连接板与所述可展机构枢接。 所述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的结构为以枢接轴为轴心,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使两个所述连接杆以所述枢接轴为轴心旋转,所述枢接轴两端设有限位部,限制两个所述连接杆沿轴向移动。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三套可展机构之间同时枢接于连接件,相互提供支撑,使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的刚性和强度增大,载荷能力提高,伸缩比大;2、三套可展机构之间同时枢接于连接件,运行同步,伸缩更加的稳定;3、应用范围更广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枢接部1、第二枢接部2、连接杆4、连接件5、连接板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包括连接件5和连接杆4,多个所述连接杆4首尾枢接组成一组连接杆组件,该首尾枢接位置为第二枢接部2 ; 两组内位置对应的所述连接杆4在中部位置相互枢接,该中部枢接位置为所述连杆的第一枢接部I ;两组所述连接杆组件以此组成一套沿一个方向伸缩的可展机构; 所述可展机构一共三套,相邻的两套所述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杆4的第二枢接部2,还有第三套所述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杆4的第一枢接部1,同时枢接于所述连接件5,组成K式复合剪式机构,所述连接件5位于K形的三条线的连接处。 可展机构由连接杆4采用叉式结构枢接连接,叉式结构在伸缩时的稳定性高,采用三套可展机构复合成一个复合机械臂,三套所述可展机构的一侧相互连接,相互起到支撑作用,使该复合机械臂联动性和可靠性增大,使承受支撑能力变大,伸缩比增大、载荷能力增大,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三套所述可展机构伸缩方向一致,伸缩稳定、结构简单,生产简易O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5采用单板式连接板51与所述可展机构枢接。 所述连接件5位于构成V形结构的两套所述可展机构内侧或\和外侧。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5位于两套套所述可展机构组成的V形结构的内侧,使复合剪式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和稳固。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5位于两套所述可展机构组成的V形结构的外侧,使所述连接件5位于K式复合剪式机构的内侧,避免所述连接件5外露以致出现磕碰损伤的情况。 第三个所述可展机构垂直或者不垂直另两个所述可展机构组成的V形结构的中线。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三个所述可展机构垂直于另两个所述可展机构组成的V形结构的中线。 构成V形结构的两套所述可展机构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直角或者非直角。如图1至图4所示,构成V形结构的两套所述可展机构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第三个所述可展机构垂直垂直或者不垂直另外两个所述可展机构组成的B形结构的中线,还有所述夹角的角度可根据复合剪式机构实际的受理情况而进行选择。 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5采用夹板式连接板51与所述可展机构枢接。所述连接件5将所述第二枢接部2夹住的连接结构,即将所述可展机构夹住的连接结构,使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可展机构的连接更加稳固,可承受更大的力。 所述第一枢接部I和第二枢接部2的结构为以枢接轴为轴心,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4,使两个所述连接杆4以所述枢接轴为轴心旋转,所述枢接轴两端设有限位部,限制两个所述连接杆4沿轴向移动。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方便。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和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首尾枢接组成一组连接杆组件,该首尾枢接位置为第二枢接部; 两组内位置对应的所述连接杆在中部位置相互枢接,该中部枢接位置为所述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两组所述连接杆组件以此组成一套沿一个方向伸缩的可展机构; 所述可展机构一共三套,相邻的两套所述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杆的第二枢接部,还有第三套所述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同时枢接于所述连接件,组成K式复合剪式机构,所述连接件位于K形的三条线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式复合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K式复合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和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首尾枢接组成一组连接杆组件,该首尾枢接位置为第二枢接部;两组内位置对应的所述连接杆在中部位置相互枢接,该中部枢接位置为所述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两组所述连接杆组件以此组成一套沿一个方向伸缩的可展机构;所述可展机构一共三套,相邻的两套所述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杆的第二枢接部,还有第三套所述可展机构的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杆的第一枢接部,同时枢接于所述连接件,组成K式复合剪式机构,所述连接件位于K形的三条线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柳资凯亮刘仁昌刘向阳杨云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唐易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