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513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N106-2,其保藏号为CGMCC No.8482,该菌株具有如下特征: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番茄枯萎病菌、辣椒根腐茄柄镰刀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甘蓝黑斑病菌、梨炭疽病菌和梨轮纹病菌)及植物病原细菌(番茄青枯病菌、梨火疫病菌和水稻细条斑病菌)均具有较强的室内平板抑制作用;可以分泌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具有溶血活性的表面活性剂类抗菌相关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可制备成生防水剂,该生防水剂对番茄枯萎病,辣椒镰刀菌根腐病、梨果炭疽病和梨果轮纹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侧孢短芽孢杆菌N106-2无毒无致病性,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是微生物农药研发的有用资源,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农药领域,特别是研发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近半个世纪以来,化学农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以及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了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危害环境安全。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始于1921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可产生活性物质的微生物制剂或含有活性成分的生物农药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目前,在我国的农药使用中,生物农药仅占1%的比例,且品种较少,因此,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的背景,研发无毒,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生物农药及其资源储备十分必要和迫切。侧孢短芽孢杆菌是一类好氧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在寒带、温带、热带均有分布,在某些昆虫的体内、鱼体内、土壤、淡水、海水及其它生境中也有存在。随着对侧孢短芽孢杆菌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已有文献表明:侧孢短芽孢杆菌具有抗菌(Foelde等,2000,《JournalofAppliedMicrobiology》,89:840-846)、杀虫(Singer等,1996,《AdvanceinAppliedMicrobiology》,(42):219-261;Smirnova等,1996,《ResearchinMicrobiology》,(147):343-350)、杀线虫(黄晓伟等,2005,《ResearchinMicrobiology》,156(5-6):719-727)、溶磷、降解有机污染物(Crawford等,1976,《Bacteriology》,127(1):204-207)、生产赖氨酸和多种酶类物质的功能(Umeriea等,2000,《BioresourceTechnology》,3(75):249-252)。在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该菌主要用于防治临床上已经产生抗药性的革兰氏阳性菌核念珠菌,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1)侧孢短芽孢杆菌杀线虫、杀虫研究,如云南大学在专利2003135604.4公开的侧孢短芽孢杆菌G4菌株具有较好的杀线虫效果(柯崇榕等,2010,《微生物学》,(6):11-15);2)专利201010522661.2,“一种鉴定微生物肥料中侧孢短芽孢杆菌的方法“则公开了侧孢短芽孢杆菌在微生物肥料中的应用;3)侧孢短芽孢杆菌抑菌物质相关研究,如侧孢短芽孢杆菌Lh-1分离物R-1对多种细菌(造成食品腐败的多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任召珍等,2007,《微生物学报》,47(6):997-1001),邱德文等在专利CN201210004727.8中公开的由侧孢短芽孢杆菌A60中分离出的抗菌肽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辣椒疫霉、西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菌、灰葡萄孢菌、草莓炭疽病菌)和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番茄疮痂病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及细菌具有室内抑制作用,与已有专利公开的菌株的抑菌谱完全不同,且范围更广,在生物农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N106-,2其保藏号为CGMCCNo.8482,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在LB培养基培养时菌落边缘圆滑,灰白色,表面无皱褶,不透明状,最佳生长温度为28-30℃;所述LB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5g,胰蛋白胨10g,氯化钠10g,琼脂17g,蒸馏水1000ml,pH6.8-7.2。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应用,将侧孢短芽孢杆菌制备成防治番茄枯萎病、辣椒镰刀菌根腐病、梨果炭疽病和梨果轮纹病的生防水剂。本专利技术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应用中,所述的生防水剂是这样获得的:将在30℃下,转速150rpm,培养16h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种子液(菌含量为1×107cfu/mL)以体积比1%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0℃,转速150rpm,培养48-72h,待发酵液中90%菌体形成芽孢时,将发酵液放入储罐中,加入质量比为0.1-0.3%的苯甲酸钠,调节pH为6.0,其活芽孢数为1×108‐1×109cfu/mL,即获得生防水剂;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以质量比计,豆饼粉1.0%,酵母粉2.0%,鱼粉1.0%,NaCl0.05%,余量为水,pH=7.0。申请人从植物(杂草)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菌株N106-2,经鉴定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并于2013年11月19日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登记入册,保藏编号为CGMCCNo.8482,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侧孢短芽孢杆菌N106-2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辣椒根腐茄柄镰刀菌、水稻纹枯病菌、梨轮纹病菌、梨炭疽病菌和甘蓝黑斑病菌)及细菌(番茄青枯病菌、梨火疫病菌和水稻细条斑病菌)具有较强的室内抑制作用,与目前已有专利所公开的菌株的抑菌谱完全不同,且范围更广,这表明菌株N106-2分泌的抑菌物质与目前已报道的不同,具有新颖性。进一步的温室或室内防效评价显示,该菌株制备的生防水剂对番茄枯萎病,辣椒镰刀菌根腐病、梨果炭疽和轮纹病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具有广谱的抑制植物病原菌的能力,且无毒无致病性,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是微生物农药研发的有用资源,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侧孢短芽孢杆菌N106-2在LB平板上形成的菌落形态图;图2为侧孢短芽孢杆菌N106-2产生的相关抗菌物质其中,a,蛋白酶;b,纤维素酶;c,表面活性剂类物质;d,嗜铁素;e,几丁质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涉及培养基及配方:LB固体培养基:酵母粉5g,胰蛋白胨10g,氯化钠10g,琼脂17g,蒸馏水1000ml,pH6.8-7.2;LB培养液:酵母粉5g,胰蛋白胨10g,氯化钠10g,,蒸馏水1000ml,pH6.8-7.2;PDA固体培养基:200g马铃薯、20g葡萄糖、20g琼胶和1000mL蒸馏水,pH5.6~6.6;NA固体培养基:牛肉浸膏3g,酵母膏1g,蛋白胨5g,葡萄糖1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NA培养液:牛肉浸膏3g,酵母膏1g,蛋白胨5g,葡萄糖10g,蒸馏水1000mL;蛋白酶检测培养基:脱脂奶粉100g,琼脂20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几丁质酶检测培养基:胶状几丁质15g,MgSO4·7H2O0.5g,FeS04·7H2O0.01g,K2HPO40.7g,KH2PO40.3g、琼脂20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H7.0~7.2;纤维素酶检测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粉10g,羧甲基纤维素钠10g,NaCl5g,KH2PO41g,琼脂20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H=7.0;嗜铁素检测培养基:CAS60.5mg,10mL1mmol·L-1FeCl3·6H2O,HDTMA72.9g,琼脂20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H7.0;表面活性物质检测培养基:即羊血琼脂平板,购于南京便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含有羊血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其保藏号为CGMCC No.8482,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菌落边缘圆滑,灰白色,表面无皱褶,不透明状,最佳生长温度为28‑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其保藏号为CGMCCNo.8482,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菌落边缘圆滑,灰白色,表面无皱褶,不透明状,最佳生长温度为28-30℃。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侧孢短芽孢杆菌制备成生防水剂,用于防治番茄枯萎病、辣椒镰刀菌根腐病、梨果炭疽病和梨果轮纹病。3.如权利要求2所述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防水剂是这样获得的:将在30℃下,转速150rp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俊卿刘邮洲梁雪杰杜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