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液压式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291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30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式压力机,属于压力机技术领域,其与工作台配合夹持工件,包括输入液压缸、输出液压缸、连接输出液压缸和输入液压缸的液压管路、及设置在输入液压缸一侧的动力源,所述输入液压缸包括输入活塞,所述液压式压力机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并由动力源驱动的蜗杆、与所述蜗杆配合的蜗轮、以及连接所述蜗轮与输入液压缸的铰杆,所述铰杆的一端连接至蜗轮,另一端固定至输入活塞,所述铰杆具有与蜗杆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偏置于蜗轮的圆心的一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式压力机,属于压力机
,其与工作台配合夹持工件,包括输入液压缸、输出液压缸、连接输出液压缸和输入液压缸的液压管路、及设置在输入液压缸一侧的动力源,所述输入液压缸包括输入活塞,所述液压式压力机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并由动力源驱动的蜗杆、与所述蜗杆配合的蜗轮、以及连接所述蜗轮与输入液压缸的铰杆,所述铰杆的一端连接至蜗轮,另一端固定至输入活塞,所述铰杆具有与蜗杆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偏置于蜗轮的圆心的一侧。【专利说明】液压式压力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式压力机,属于压力机

技术介绍
液压传动是以液压油(或合成液体)为介质,利用密闭容积中液体的压力能来进行能量转换、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由于其执行元件的输出力或输出转矩大,操纵方便,布置灵活,液压元件与电器件易实现自动化和远程控制。因此,液压传动式压力机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际使用中,液压传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由于液压传动采用的工作介质是液压油,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油液的泄露,油液的泄漏和液体的可压缩性都会影响执行元件运动的准确性,无法保证严格的传动比。因此,液压传动式压力机的定位精度较低。②液压传动中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泄漏损失、摩擦损失等)导致传动效率较低。③无法避免的液压油的泄露和挥发、液压泵的噪声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④液压传动的输出力比较难以控制,输出力过小会使加工时输出力不够,影响工件加工;而输出力过大会使工件变形。 基于上述分析可见,传统的液压传动式压力机与当前所倡导的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的理念不相符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源利用率高、传递效率高、节能、工作精度高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液压式压力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式压力机,与工作台配合夹持工件,包括输入液压缸、输出液压缸、连接输出液压缸和输入液压缸的液压管路、及设置在输入液压缸一侧的动力源,所述输入液压缸包括输入活塞,所述液压式压力机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并由动力源驱动的蜗杆、与所述蜗杆配合的蜗轮、以及连接所述蜗轮与输入液压缸的铰杆,所述铰杆的一端连接至蜗轮,另一端固定至输入活塞,所述铰杆具有与蜗杆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偏置于蜗轮的圆心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蜗轮为相对设置在蜗杆两侧的两个,所述铰杆为分别将两个蜗轮与输入活塞连接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与蜗杆之间安装有联轴器。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式压力机还包括检测输出液压缸的压力值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动力源连接并控制动力源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液压缸包括与所述工作台配合夹持工件的输出活塞,所述输出活塞上设置有驱动输出活塞相对工作台反向移动的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液压缸还包括输出缸体,所述输出活塞设置于输出缸体,所述弹性件为设置在输出活塞与输出缸体之间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包括由输出活塞分隔形成的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所述第一腔部内充满液压油,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二腔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蜗轮通过固定架将蜗轮的圆心固定。 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蜗杆蜗轮配合实现蜗杆蜗轮传动,结合铰杆将蜗轮与输入液压缸的输入活塞连接,从而使得该液压式压力机机构紧凑,且提高了工作精度和传递效率,另外,利用蜗杆蜗轮传动本身具有的自锁能力,以起到节能效果;相较传统的液压传统装置,减少了传统液压泵所带来的噪声污染,能源利用率也相应提高,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液压式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蜗轮蜗杆传动用于传递空间交错轴之间的回转运动,由于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无噪声、自锁性好、传动比大以及蜗轮可以得到精确的很小的转动等优点。 请参见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液压式压力机用以与工作台10配合夹持工件20。所述液压式压力机包括输入液压缸1、输出液压缸2、连接输出液压缸2和输入液压缸I的液压管路3、设置在输入液压缸I 一侧的动力源4、与所述动力源4连接并由动力源4驱动的蜗杆51、与所述蜗杆51配合的蜗轮52、以及连接所述蜗轮52与输入液压缸I的铰杆6。所述输入液压缸I包括输入缸体11和设置于输入缸体11的输入活塞12,所述输入缸体11包括输入液压腔13。所述输出液压缸2包括输出缸体21和设置于输出缸体21的输出活塞22,所述输出缸体21包括由输出活塞22分隔形成的第一腔部23和第二腔部24,所述第一腔部23内充满液压油(未标号),所述液压管路3将输入液压缸I的输入液压腔13与输出液压缸2的第一腔部23连通,输出活塞22与所述工作台10配合夹持工件20。输出液压缸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当输出液压缸2的数量大于一个时,每个输出液压缸2同时与输入液压缸I连接,输出液压缸2同时移动以与工作台10配合夹紧一个或多个工件20,当然,可以在液压管路3上设置控制阀,从而实现输出液压缸2单个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液压缸1、输出液压缸2竖直设置在工作台10的上方,且所述输入液压缸I位于所述输出液压缸2的上方,输入活塞12位于输入液压腔13的上侧,第一腔部23位于第二腔部24的上侧。输出活塞22上设置有弹性件25,在液压式压力机复位时,弹性件25驱动输出活塞22相对工作台10反向移动,该弹性件25为设置在输出活塞22与输出缸体21之间的弹簧,弹簧25设置在第二腔部24内。所述蜗杆51竖直设置在输入活塞12的上方,所述动力源4采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4与蜗杆51之间安装有联轴器7,该伺服电机4、蜗杆51和联轴器7同轴设置。诚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输入液压缸I也可以横向设置等,输出液压缸2可根据工作台10的具体摆放位置设置,如当工作台10倒置,则第一腔部23位于第二腔部24的下方,此时,还可以不设置弹簧类的弹性件25,在液压式压力机复位时,通过输出活塞22自身的重力向下移动。 所述铰杆6的一端连接至蜗轮52,另一端固定至输入活塞12,铰杆6具有与蜗轮52连接的连接部61,该连接部61偏置于蜗轮52的圆心的一侧,蜗轮52通过固定架8将蜗轮52的圆心固定,以由铰杆6将蜗轮52的力放大。所述蜗轮52为相对设置在蜗杆51两侧的两个,铰杆6为分别将两个蜗轮52与输入活塞12连接的两个,以提高稳定性,且有助于进一步地将蜗轮52的力放大。 所述液压式压力机还包括检测输出液压缸2的压力值的继电器9,继电器9与伺服电机4连接并控制伺服电机4启动。该继电器9为压力继电器。继电器9与输出液压缸2的第一腔部23连接,压力继电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中心(未图示)相连接,压力继电器9实时监测第一腔部23中液压油的压强值,并将监测到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式压力机,与工作台配合夹持工件,包括输入液压缸、输出液压缸、连接输出液压缸和输入液压缸的液压管路、及设置在输入液压缸一侧的动力源,所述输入液压缸包括输入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式压力机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并由动力源驱动的蜗杆、与所述蜗杆配合的蜗轮、以及连接所述蜗轮与输入液压缸的铰杆,所述铰杆的一端连接至蜗轮,另一端固定至输入活塞,所述铰杆具有与蜗杆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偏置于蜗轮的圆心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冬敏钟康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