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风管带式吊架的隔热吊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258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30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风管带式吊架的隔热吊头,解决现有隔热吊头存在结构复杂、组装不便、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调节框、隔热鞍、吊带、吊板和锁轴;吊板中设有用于将吊板与调节框环扣在一起的第一连接孔,并且在吊板中位于第一连接孔下方处还设有第二连接孔;吊带一端与风管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并紧贴锁轴外缘环绕一周后由反方向穿过第二连接孔;隔热鞍设置在第一连接孔中并将调节框与吊板完全隔开;锁轴长度大于第二连接孔长度、以使吊带绕环锁轴并穿过第二连接孔后固定于吊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方便,成本低廉,其以巧妙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因此,其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风管带式吊架的隔热吊头,解决现有隔热吊头存在结构复杂、组装不便、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包括调节框、隔热鞍、吊带、吊板和锁轴;吊板中设有用于将吊板与调节框环扣在一起的第一连接孔,并且在吊板中位于第一连接孔下方处还设有第二连接孔;吊带一端与风管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并紧贴锁轴外缘环绕一周后由反方向穿过第二连接孔;隔热鞍设置在第一连接孔中并将调节框与吊板完全隔开;锁轴长度大于第二连接孔长度、以使吊带绕环锁轴并穿过第二连接孔后固定于吊板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方便,成本低廉,其以巧妙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因此,其适于推广应用。【专利说明】应用于风管带式吊架的隔热吊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热吊头,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风管带式吊架的隔热吊头。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铁皮风管,特别是空调风管吊架,均采用角钢或槽钢横担加冷桥木的结构进行安装,该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I)该方式采用木材作为隔冷措施,然而,在消防要求越来越严格的现今,这种隔冷措施已难以满足防火的苛求。如果采用阻燃隔热材料,成本极高;并且冷桥木需要现场根据风管宽度进行下料,下料的锯尘对环境污染严重,环保性极差。 (2)由于有冷桥木厚度的原因,风管占用的空间高度也相应地增加,从而使得建筑为满足人体所需最小空间进行的综合管线布置常常变得很困难。 (3)安装风管时,由于横担的数量和规格很难精确确定,所以一般需要现场制作和加工风管,例如断料、钻孔、除锈、防腐等等,如此一来,不仅加工时间长,人工费用高,占用临时场地多,而且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基于风管安装的上述缺陷,专利申请号:201310747957.8、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连接吊带式风管的隔热吊头及其组装方法”提供了一种隔热吊头。该种隔热吊头通过吊带自锁和与通丝杆吊杆连接根部的结构方式,实现了风管的吊起安装,并利用隔热鞍和保温层实现了吊带的冷传递,防止冷桥现象发生。 上述隔热吊头的结构具有自锁、安装风管无需现场焊接、开孔的功能以及阻燃的特性,同时还避免了传统风管安装时需要现场制作、防腐等加工的麻烦,风管可以直接通过隔热吊头进行安装,无需型钢横担和冷桥木,省时省力;并且风管安装时占用空间高度小,能够满足防火要求。然而,该种隔热吊头依然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I)零部件加工难度较大,且组装较为不便:在组装隔热吊头时,需要将吊带放入到吊板中,然后在吊板中卡入隔热鞍,然后安装保温层,最后再将调节框与吊板连接,调节框与吊板组成吊架,而隔热鞍则用于防止吊带的热量传递到吊架上。在这过程中,最主要是凹形隔热鞍和梯形隔热鞍的组装,二者在制作时,不仅需要考虑相互紧密配合的结构形式,而且要考虑吊板与吊带的形状,确保在组装隔热吊头时,既能够顺利卡入到吊板中,还能够通过二者之间的卡接配合来将吊带完全包覆、固定和隔热。如此一来,便增加了隔热鞍的加工难度。 (2)结构不够简便:为了能够有效地隔热,该种隔热吊头既设置了结构较为复杂的隔热配合组件,又要设置保温层,在组装完隔热吊头后,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 (3)存在安全风险:在隔热块出现某些尺寸偏差、隔热块意外损坏、安装卡接不到位、使用中意外遇外力将风管偶然抬起等情况下,两个隔热块夹住的吊带可能脱落,造成事故。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隔热吊头的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风管带式吊架的隔热吊头,具有零部件加工难度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存在安全风险,且组装和调节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风管带式吊架的隔热吊头,包括调节框、隔热鞍以及吊带,还包括吊板和锁轴;所述吊板中设有用于将吊板与调节框环扣在一起的第一连接孔,并且在该吊板中位于第一连接孔下方处还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吊带一端与风管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并紧贴锁轴外缘环绕一周后由反方向穿过第二连接孔;所述隔热鞍设置在第一连接孔中并将调节框与吊板完全隔开;所述锁轴长度大于第二连接孔长度、以使吊带绕环锁轴并穿过第二连接孔后固定于吊板上。 具体地说,所述隔热鞍顶部设有用于将第一连接孔顶部边缘卡入其中的第一凹槽,并且该隔热鞍底部还开设有用于将调节框位于第一连接孔中的部分包覆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中还设有固定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 (2)本技术采用了环扣的方式将调节框与吊板连在一起,然后利用锁轴和第二连接孔,使吊带通过“打结”的方式固定在吊板上,最后再通过小型的隔热鞍将吊板与调节框完全隔开,防止吊带的热量通过吊板传递到调节框上。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顺利将风管起吊安装,实现现有技术所有的功能(隔热、无需现场制作、无需横担和冷桥木等等),而且有效地简化了现有隔热吊头的结构,省去了大量的隔热材料,并且无需设置保温层,因而也降低了制造的成本,本技术很好地使成本达到了最小化,做到了技术与成本之间的相对平衡。 (3)本技术的隔热鞍无需像现有技术的隔热块那样,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诸多限制,而是只需要在顶部和底部各自开设一个凹槽,然后将隔热鞍卡接在吊板与调节框之间,将二者完全隔离,即可达到隔热的目的,其不仅加工方便、组装快速、便捷,而且尺寸也无需制作的太大。 (4)由于吊板与吊带在安装方式和被吊风管荷载的不确定性,会使得吊带与调节框中心不合,造成吊板弯曲,因此本技术在隔热鞍下部设计了固定块的圆弧结构,可以使吊板自然倾斜,确保调节框与吊带重心自然重合。 (5)本技术中的吊带采用“打结”的方式固定在吊板上,不仅连接很稳固,吊带不会脱落,安全性高,同时吊带也不会被拉断或从第一连接孔抽回,并且也不存在隔热鞍的夹紧限制。吊带无开孔,因而吊带可以较薄,节约了吊带材料,实现了保温材料裹住吊带与风管成为一体,减少保温缝隙和保温材料损失,整体也更美观。 (6)本技术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结构牢固、稳定,不仅组装、安装风管方便,而且易于批量制造生产,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比现有技术来说,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隔热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块与隔热鞍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5为利用本技术安装风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通丝杆,2-调节框,3-隔热鞍,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固定块,7_吊板,8-第一连接孔,9-第二连接孔,10-吊带,11-锁轴,12-保温棉,13-L形丝卡接,14-膨胀锚栓,15-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主要应用于吊带式风管方面,其包括调节框2、隔热鞍 3、吊板7、吊带10及锁轴11。如图2所示,所述吊板7中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8和第二连接孔9,其中,第二连接孔9位于第一连接孔8下方。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风管带式吊架的隔热吊头,包括调节框(2)、隔热鞍(3)以及吊带(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板(7)和锁轴(11);所述吊板(7)中设有用于将吊板与调节框环扣在一起的第一连接孔(8),并且在该吊板(7)中位于第一连接孔(8)下方处还设有第二连接孔(9);所述吊带(10)一端与风管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9)、并紧贴锁轴(11)外缘环绕一周后由反方向穿过第二连接孔;所述隔热鞍(3)设置在第一连接孔(8)中并将调节框(2)与吊板(7)完全隔开;所述锁轴(11)长度大于第二连接孔(9)长度、以使吊带(10)绕环锁轴(11)并穿过第二连接孔后固定于吊板(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