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车的电气动力装置以及动力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287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设有以蓄电池电源、电机、电机转速控制装置为动力系统的电气自动车中,其电气动力装置设有构成蓄电池电源的多个蓄电池,收容蓄电池的箱体,装载在箱体中的电机驱动电路和充电器,覆盖蓄电池的基板,以及连接蓄电池、电机驱动回路及充电器各端子的插座。其传动系为在设置电机、离合器、变速装置,传动装置的电气自动车中,设有带爪型离合器的自动2速离合器变速装置,而爪型离合器是由带永久磁铁的离合器可动部、带励磁线圈的离合器驱动部构成的传动装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自动车用的电气动力装置以及动力传送装置的组件化构造,特别是提高电气动力装置的交换以及装配的容易性,并且,通过提高动力传送装置的传动效率以及自动控制化,使综合的行驶性能提高。近年来,用电动马达进行行驶的电气自动车作为替代用内燃机的自动车的下一代的车辆正在受到关注。也就是说,占据大气污染主要原因的70%左右的自动车的排气、噪音等等的环境问题,通过这种电气自动车可得到大部分的解决,再有,据说能延长成倍以上的石油资源的寿命。这种电气自动车,装配有作为动力驱动系统电池电源,行驶用的电动马达,控制马达回转的马达驱动回路。由该马达所产生的马达动力通过动力传送装置来回转驱动行走轮,使该车辆行驶。以下采用电气自动车之一种的电动小型摩托车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如附图说明图14所示,电动小型摩托车51具有通过图中省略的缓冲装置悬架在车体52的主架53上的行走轮54,55,沿大体于车体中央位置低位设置的蓄电池电源56,根据驾驶者的操作指令控制来自蓄电池电源部56的电力,并将其供给到马达上的马达驱动回路57,通过马达驱动回路57而进行回转控制的行驶用电动马达58,将马达58所产生的回转驱动力传送到行走轮55上的动力传送装置59。另一方面,作为电气自动车的电气动力系统的蓄电池电源部是通过托架而固定到主架上的,例如,由4个蓄电池60,60…所构成的这种蓄电池60,为防止电力损失采用大直径电缆串连连接,以便能得到所定的电压。并且,在蓄电池电源部56两侧的马达驱动回路57以及充电器61通过托架固定到车体52上,并分别用电缆与蓄电池电源部56的输入输出端子连接。进一步地,这种马达驱动回路57及充电器61均通过设置在其下面的车体52上的放热板62进行放热,以此来维持正常的动作。这样,该蓄电池电源部56,马达驱动回路57,充电器61就分别地通过各自的托架而固定装配到车体52上,它们通过电缆、组件相互连接。还有,63是指示马达转数的控制回路,马达驱动回路57与操纵手柄的64的加速器轴把手和配线电气相连,根据驾驶者,操纵轴把手的控制信号,向马达驱动回路57输出。并且,从与该蓄电池电源部56相连接的马达驱动回路57以所规定的电量供给到电动马达58中,电动马达58以规定的回转速度运转,该马达的驱动力通过动力传送装置59而传送到后轮55上。一般公知的这种动力传送装置59是使用并列设置的复数的齿轮机构的2速离合器变速装置,以及使用摩擦传动带的无级变速装置。所述的多级变速装置设置了复数的由不同齿轮比构成的齿轮组所组成的齿轮机构,根据驾驶者所选择的应轮机构,通过断续离合器的机械啮合与马达驱动侧连结。即,它设置了马达输出轴,及与各齿轮机构的输入轴对面的回转离合器板,通过使一侧的回转板与另一侧的回转板相接离,以机械接触或分离的方式来进行马达驱动的断续,驱动不同齿轮比的齿轮组,进行变速。再有,这样的离合器的动作借助于齿轮,杠杆,连杆机械等通过驾驶者的手动操作来进行,离合器的操作是根据运转状况通过驾驶者的判断来进行。并且,皮带式无极变速装置(CVT),是在马达侧设置有原动皮带轮,在后轮侧设置有从动皮带轮,且皮带设置在这些皮带轮上,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的传动,将马达驱动力传送到后轮侧的装置。再有,该皮带使用断面为V形的皮带,根据该V形皮带的楔形效果,可得到比平皮带大的摩擦力,提高传动效率。这样,通过连续地增减一侧皮带轮的直径,无极地变更皮带轮之间的回转直径来使输入的回转速度变速。然而,根据以往的电气自动车的蓄电池部分,由于各个蓄电池通过电缆串联相接,在蓄电池的装配中进行作业及交换作业时,存在着需要拆下电缆以及连接电缆这样繁琐操作的问题。即,在需取下蓄电池端子部的电线来时,很难区别端子与电线束之间的对应关系,有时还会出现连接不好的问题。再有,电气动力系统的蓄电池部分驱动回路,充电器由于也是通过电缆组件与相互连接的,因而在制作时进行装配以及由于部分部件发生故障需更换等的情况下,同样存在着作业复杂化的问题。再有,在冬季等的格外低温的环境下,由于蓄电池内的电气化学的变化变得不活泼,蓄电池的充放电能力极剧下降,因而有使车辆行走不良的危险。进一步地,在车辆连续行走时,虽然采取放热对策,驱动回路由于连续行走而加热,回路的机能下降,因而尽管更换了满充电的电池,不存在动力源的问题,但也存在车辆不能行走的问题。并且,在以往的动力传送装置的多极变速装置中,由于用于变速的离合器操作一般是根据驾驶者的判断用脚(4轮车)或用手动(2轮车)进行操作,在离合器断续的时间以外难于操作,此时存在着不能调定的问题。进一步地,皮带式无极变速装置由于是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传动来传送驱动力的,因而传动效率低,存在着不能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的问题。并且,上于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传动是使用了两者间的摩擦力,因而传动时实际上伴随有某种程度的滑动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复数的蓄电池,马达驱动回路,充电器收容在箱体内,将各个部件通过板状基板连接,装配容易且可一起交换的电气动力装置。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传送组件,它使用具有通过行走用马达及电磁力动作啮合离合器的2速离合器变速装置,在提高传动效率的同时实行自动化,并能与马达连系动作。其目的是通过这种组件化,使电气自动车的综合行走能力提高。本申请的第1专利技术为电气自动车的电气动力装置,它是在由具有蓄电池电源,马达,控制马达回转的控制回路作为动力系统的电气自动车中,设置构成所述蓄电池电源的复数的蓄电池,收容所述蓄电池的箱体,搭载在所述箱体上的马达驱动回路及充电器,复盖所述蓄电器的板状基板,将所述蓄电池与所述马达驱动回路及充电器的各端子连接的插座。本申请第2专利技术的电气自动车的电气动力装置是在第1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放热板,同时在该放热板上放置马达驱动回路及充电器,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面,并且使板状基板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插座与所述各端子连接。本申请第3专利技术的电气自动车的动力传送装置,是在由具有马达,离合器,变速装置,动力传送装置作为动力系统的电气自动车中,设置有自动2离合器变速装置,该装置由可与马达输出轴同时回转且能同轴方向移动配置的爪型离合器,具有空载支承在所述爪型离合器的两侧、且通过与该爪型离合器机械接触而接合、分离的1速以及2速变速齿轮的齿轮组所构成。所述的爪型离合器由设置成可沿所述马达输出轴方向移动且设置有永久磁铁的离合可动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离合器可动部分的外侧且设置有励磁线圈的离合器驱动部分所构成。本申请第4专利技术的电气自动车的动力传送装置是在第3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将所述离合器驱动部分两端的轭铁设定成比所述离合器可动部分两端的轭铁的两端的厚度大,伴随着由所述离合器驱动部分的励磁使所述离合器可动部分移动,构成作用力反转的磁性回路。再有,在本申请的第3及第4专利技术中,所述自动2速离合器变速装置可收容在具有放热板的密闭箱体中。因此,根据本申请第1专利技术的电气动力装置,由于复数的蓄电池所构成的蓄电池电源,充电器及马达驱动回路放置在箱体中,其各个端子通过插座相结合,通过将各部件无电缆连接,可从根本上消除伴随着电缆而产生的不良现象。即,可防止电缆断线接触不良等而产生的故障,再有,由于仅安装板状基板,可以以规定的串列等方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自动车的电气动力装置,在由蓄电池电源,马达,控制马达回转的控制回路作为动力系统的电气自动车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电源的复数的蓄电池,收容所述蓄电池的箱体,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马达驱动回路和充电器,复盖所述蓄电池的板状基板,以及连接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马达驱动回路与充电器的各端子的插座。2.一种电气自动车的电气动力装置,在由蓄电池电源,马达,控制马达回转的控制回路作为动力系统的电气自动车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电源的复数的蓄电池,收容所述蓄电池的箱体,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马达驱动回路和充电器,复盖所述蓄电池的板状基板,以及连接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马达驱动回路与充电器的各端子的插座;所述箱体设有放热板,同时在该放热板上放置马达驱动回路充及充电器,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板状基板的下面,当该板状基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时,所述插座与所述各端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4-9-7 213523/941.一种电气自动车的电气动力装置,在由蓄电池电源,马达,控制马达回转的控制回路作为动力系统的电气自动车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电源的复数的蓄电池,收容所述蓄电池的箱体,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马达驱动回路和充电器,复盖所述蓄电池的板状基板,以及连接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马达驱动回路与充电器的各端子的插座。2.一种电气自动车的电气动力装置,在由蓄电池电源,马达,控制马达回转的控制回路作为动力系统的电气自动车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电源的复数的蓄电池,收容所述蓄电池的箱体,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马达驱动回路和充电器,复盖所述蓄电池的板状基板,以及连接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马达驱动回路与充电器的各端子的插座;所述箱体设有放热板,同时在该放热板上放置马达驱动回路充及充电器,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板状基板的下面,当该板状基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时,所述插座与所述各端子连接。3.一种电气自动车的动力传送装置,在以马达,离合器,变速装置,动力传送装置作为动力系统的电气自动车中,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由可与输出轴同轴回转且可与其同轴方向移动的爪型离合器,以及空载支承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健一山越一成小野昌明深泽保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东京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