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磨口玻璃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849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磨口玻璃塞。该玻璃塞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空心内腔柱体,玻璃塞外侧壁上对应两端设有把手和出液口,出液口与玻璃塞的内腔相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盖在实验室容器瓶上,既可以减少瓶内溶液的挥发,也可以防止灰尘落入瓶子;玻璃塞下端中空开口与出液口相通,可以在不取出玻璃塞的情况下直接从出液口倾倒容器瓶内液体;出液口设计可起到较好的导流作用,避免液体洒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_种多功H纟磨口玻璃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磨口玻璃塞
技术介绍
:现有的玻璃塞子,较多的是单功能性的堵塞瓶子的作用,在倒取瓶子中液体的时候必须把塞子取出才能倒出液体。频繁的取出和盖上塞子带来很多不便,操作繁琐。实验室使用的烧瓶瓶口较厚,口径较大,尤其直接从大口径向小口径倒液体时,经常洒溅,操作不便。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磨口玻璃塞。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多功能磨口玻璃塞,所述玻璃塞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空心内腔柱体,所述玻璃塞外侧壁上对应两端设有把手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玻璃塞的内腔相贯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出液口为流线形。玻璃塞顶端设有将玻璃塞内腔封闭的塞帽。所述玻璃塞的下段外侧壁为磨砂体壁。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盖在实验室容器瓶上,既可以减少瓶内溶液的挥发,也可以防止灰尘落入瓶子;玻璃塞下端中空开口与出液口相通,可以在不取出玻璃塞的情况下直接从出液口倾倒容器瓶内液体;出液口设计可起到较好的导流作用,避免液体洒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磨口玻璃塞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磨口玻璃塞应用结构图。其中1、塞帽;2、出液口;3、玻璃塞;4、把手;5、烧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磨口玻璃塞,该玻璃塞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空心内腔圆柱体,玻璃塞3外圆周壁上对应两端设有把手4出液口 2,出液口 2与玻璃塞3的内腔相贯通,出液口 2采用流线形设计,具有良好的导流作用,避免倾倒液体时液体的洒溅。在玻璃塞3顶端设有塞帽1,塞帽I将玻璃塞3内腔封闭。玻璃塞3下段外侧体壁为磨砂体壁。如图2所述,将本技术的玻璃塞3盖在烧瓶5上,玻璃塞3下段磨砂体壁可以有效的密封烧瓶5的瓶口,加强了活塞与烧瓶的吻合性和密闭性。在倾倒烧瓶5中的液体时,不取出玻璃塞3的情况下直接从出液口 2倾倒液体,出液口 2具有良好的导流作用,避免液体洒溅。把手4用于拿取玻璃塞3,同时也便于使用与取出玻璃塞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磨口玻璃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塞(3)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空心内腔柱体,所述玻璃塞(3)外侧壁上对应两端设有把手(4)和出液口(2),所述出液口(2)与玻璃塞(3)的内腔相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磨口玻璃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塞(3)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空心内腔柱体,所述玻璃塞(3 )外侧壁上对应两端设有把手(4 )和出液口( 2 ),所述出液口( 2 )与玻璃塞(3)的内腔相贯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磨口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创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