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633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包括上盖、电芯组、下壳体、外箱、槽加强筋、角加强筋、焊接区、内折角;所述下壳体为敞口立方体,所述电芯组恰好装入所述下壳体中,所述电芯组上部形位匹配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四周边与所述下壳体的折边密封固定对接;所述下壳体外侧设置有外箱,所述外箱为立方型敞口结构,所述外箱内部四周焊接设置有槽加强筋,所述外箱内部底边四周设置有角加强筋,所述角加强筋底边倾斜式设置,所述内折角为锐角;本新型优化箱体结构,采用带有内折角的角加强筋,确保焊接牢固,并远离下壳体底角,避免了不规则焊接区造成移位、扭曲、装配不到位问题,获得装配牢固、定位准确、装配高效的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増强箱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主要是电芯组与外部固定组装箱体之间为硬性连接结构;由于电动汽车、助动车、摩托车等在行驶过程经常发生振动、冲击等现象,电芯组件与外部固定箱体之间的硬性连接结构很容易发生损坏和失效现象;这些振动和冲击会直接传递给内部的电芯组,致使电池模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也降低了电池模组的电性能、安全性能的稳定性和防护性。 由于锂电池单体仅能输出固定电压及电流,实际应用则需要大电压或大电流的动力输出,这就需要将锂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成锂电池模组;现有技术电池系统中,大多数电池模块没有做成电池模组,而是把电池模块直接装在箱体中并进行连接,电池模块通过箱体上的加强筋来定位,因此电池模块便会与加强筋接触,但是由于加强筋是以焊条焊接的方式来与金属外箱结合,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区存在不规则形面,会有许多凸出的焊点,这此焊点会与电池模块壳体发生相互干扰、作用,造成组装不到位。 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是,如图3所示,电池模组的外箱中使用直角加强筋9,其底角处的焊接区7与壳体3底角相接触,由于焊接7的不规则性质,导致发生壳体底角与焊接区7相互干扰,产生张力、点碰撞、壳体移位、扭曲问题;容易引起电池系统短路、触电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优化设计电池模组箱体结构,采用带有内折角的角加强筋结构,一方面可确保焊接区焊接牢固,另一方面内折角边部位向内收缩,使得与电池组壳体的底角之间不会发生触碰,避免了由于焊接区的不规则凸点造成的移位、扭曲、张力等装配不到位问题,获得装配牢固、定位准确的电池模组装配效果,从而避免电接触不良、短路等安全危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包括上盖、电芯组、下壳体、外箱、槽加强筋、角加强筋、焊接区、内折角,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芯组由单元电芯组配而成,是多组电芯串联或者并联的集约式矩阵体,所述电芯组的上方设置有正负电极柱,所述正负电极柱之间设置有电性能连接件;所述下壳体为上面敞口的立方体,所述下壳体上部四周设置有外向水平折边,所述下壳体内部尺寸、形状与所述电芯组的尺寸、形状匹配设置,所述电芯组恰好装入所述下壳体中,所述电芯组上部形位匹配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电芯组对应的卡条,所述卡条卡接固定在所述电芯组的上方,并对所述电芯组进行固定;所述上盖四周边与所述下壳体的折边密封固定对接;所述下壳体外侧设置有外箱,所述外箱为立方型敞口结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矩形台口,所述矩形台口的截面尺寸略大于所述下壳体截面尺寸;所述外箱内部中部四周焊接固定设置有槽加强筋,所述槽加强筋与外箱内壁之间形成上下二道焊接区;所述外箱内部底边四周设置有角加强筋,所述角加强筋与所述外箱底边相接的边向所述外箱壁一侧倾斜式设置,所述角加强筋的二边形成内折角,所述角加强筋与所述外箱侧壁、外箱底焊接固定连接,并在焊接缝隙处形成焊接区。 所述槽加强筋的槽高度和角加强筋的边宽度相等设置,所述槽加强筋与角加强筋形成的矩形与所述下壳体的横截面矩形尺寸匹配设置。 所述内折角的角度范围为45— 85度。 所述角加强筋的内折角保证了底边上的焊接区远离所述下壳体底边,所以,也就确保了电芯组和下壳体的装配精度,因此不会发生点碰撞、移位或者装配不到位问题。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专利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组装电池模块到金属箱体上,金属箱体加强筋与不规则焊接区的焊点相互干扰的问题;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加工制造电池模组的上盖、电芯组、下壳体、外箱;将所述外箱焊接固定上槽加强筋和角加强筋;将下壳体装配到所述外箱内部,所述外箱中的槽加强筋和角加强筋对所述下壳体进行限位固定;将电芯组装配到所述的下壳体中,由加强筋限制固定下壳体内部的电芯组,将上盖装配到所述电芯组上方,将所述电芯组的输出端子与外电路电性连接,将箱体进行封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优化设计电池模组箱体结构,采用带有内折角的角加强筋结构,一方面可确保焊接区焊接牢固,另一方面内折角边部位向内收缩,使得与电池组壳体的底角之间不会发生触碰,避免了由于焊接区的不规则凸点造成的移位、扭曲、张力等装配不到位问题,获得装配牢固、定位准确、装配高效的电池模组装配效果,从而避免电接触不良、短路等安全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剖面图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实施例(图1) A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角加强筋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上盖示意图; 图5为本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电芯组示意图; 图6为本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下壳体示意图; 图7为本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外箱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上盖2.电芯组 3.下壳体 4.外箱 5.槽加强筋 6.角加强筋 7.焊接区 8.内折角 9.直角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包括上盖1、电芯组2、下壳体3、外箱4、槽加强筋5、角加强筋6、焊接区7、内折角8。 所述电芯组2由单元电芯组配而成,是多组电芯串联或者并联的集约式矩阵体,所述电芯组2的上方设置有正负电极柱,所述正负电极柱之间设置有电性能连接件;所述下壳体3为上面敞口的立方体,所述下壳体3上部四周设置有外向水平折边,所述下壳体3内部尺寸、形状与所述电芯组2的尺寸、形状匹配设置,所述电芯组2恰好装入所述下壳体3中,所述电芯组2上部形位匹配设置有上盖1,所述上盖I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电芯组2对应的卡条,所述卡条卡接固定在所述电芯组2的上方,并对所述电芯组2进行固定;所述上盖I四周边与所述下壳体3的折边密封固定对接;所述下壳体3外侧设置有外箱4,所述外箱4为立方型敞口结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矩形台口,所述矩形台口的截面尺寸略大于所述下壳体3截面尺寸;所述外箱4内部中部四周焊接固定设置有槽加强筋5,所述槽加强筋5与外箱4内壁之间形成上下二道焊接区7 ;所述外箱4内部底边四周设置有角加强筋6,所述角加强筋6与所述外箱4底边相接的边向所述外箱4臂一侧倾斜式设置,所述角加强筋6的二边形成内折角8,所述角加强筋6与所述外箱4侧臂、外箱4底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电芯组、下壳体、外箱、槽加强筋、角加强筋、焊接区、内折角;所述电芯组由单元电芯组配而成,是多组电芯串联或者并联的集约式矩阵体,所述电芯组的上方设置有正负电极柱,所述正负电极柱之间设置有电性能连接件;所述下壳体为上面敞口的立方体,所述下壳体上部四周设置有外向水平折边,所述下壳体内部尺寸、形状与所述电芯组的尺寸、形状匹配设置,所述电芯组恰好装入所述下壳体中,所述电芯组上部形位匹配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电芯组对应的卡条,所述卡条卡接固定在所述电芯组的上方,并对所述电芯组进行固定;所述上盖四周边与所述下壳体的折边密封固定对接;所述下壳体外侧设置有外箱,所述外箱为立方型敞口结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矩形台口,所述矩形台口的截面尺寸略大于所述下壳体截面尺寸;所述外箱内部中部四周焊接固定设置有槽加强筋,所述槽加强筋与外箱内壁之间形成上下二道焊接区;所述外箱内部底边四周设置有角加强筋,所述角加强筋与所述外箱底边相接的边向所述外箱壁一侧倾斜式设置,所述角加强筋的二边形成内折角,所述角加强筋与所述外箱侧壁、外箱底焊接固定连接,并在焊接缝隙处形成焊接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增强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电芯组、下壳体、外箱、槽加强筋、角加强筋、焊接区、内折角;所述电芯组由单元电芯组配而成,是多组电芯串联或者并联的集约式矩阵体,所述电芯组的上方设置有正负电极柱,所述正负电极柱之间设置有电性能连接件;所述下壳体为上面敞口的立方体,所述下壳体上部四周设置有外向水平折边,所述下壳体内部尺寸、形状与所述电芯组的尺寸、形状匹配设置,所述电芯组恰好装入所述下壳体中,所述电芯组上部形位匹配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电芯组对应的卡条,所述卡条卡接固定在所述电芯组的上方,并对所述电芯组进行固定;所述上盖四周边与所述下壳体的折边密封固定对接;所述下壳体外侧设置有外箱,所述外箱为立方型敞口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福源翁炳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劲颖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