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1080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其包括一个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蛇形加热通道,所述炉体上方设置有用防火砖铺设的炉顶,所述炉顶上方设置有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包括两个侧壁以及两个与所述侧壁可旋转连接的侧门,所述烘干室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设置有进料口和吸尘口,两个所述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可滑动连接的托架,所述托架顶部为齿条结构,所述侧壁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托架连接,两个所述托架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扰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并且加热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金属矿粉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湿法改性处理后的非金属矿粉进行烘烤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非金属矿粉精加工的过程中,粉体改性工艺包括干法和湿法,对于采用湿法改性处理后的非金属矿粉,进行烘干操作是很重要的一个工艺步骤。 现有的烘干工艺一般采用喷雾干燥机、圆筒干燥机、闪蒸干燥机、多功能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隧道式干燥机等设备,但这些设备成本较高,运行需要较专业的人员进行操控,且大多不便于干燥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反复、梳理。 此外,也有采用坩埚方式进行烘干操作,但也会存在供热效率不高,干燥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其包括一个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蛇形加热通道,所述炉体上方设置有用钢板铺设的炉顶,所述炉顶上方设置有烘干室,所述烘干室为矩形盒状结构,所述烘干室包括两个侧壁以及一个与所述侧壁可旋转连接的侧门,所述烘干室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设置有进料口和吸尘口,两个所述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可滑动连接的托架,所述托架顶部为齿条结构,所述侧壁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托架连接,两个所述托架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扰动板,所述扰动板包括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立杆以及多个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立杆之间的第一扰动叶片、与所述横杆可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二立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杆底部的第二扰动叶片,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杆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横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扰动叶片的底部距离所述烘干室的底部的高度大于1cm。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并且加热均匀,在对采用湿法改性处理后的非金属矿粉烘干过程中,能够很容易的进行梳理、搅拌操作,从而可有效保证采用湿法改性处理后的非金属矿粉的烘干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 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扰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扰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弹簧采用了简易画法表示,参见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其包括一个炉体1,所述炉体I内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蛇形加热通道11,所述炉体I上方设置有用钢板铺设的炉顶12,所述炉顶12上方设置有烘干室2,所述烘干室为矩形盒状结构,所述烘干室2包括两个侧壁21以及一个与所述侧壁21可旋转连接的侧门22,所述烘干室2顶部设置有顶盖23,所述顶盖23设置有进料口 232和吸尘口 231,两个所述侧壁21上对称设置有导轨24,所述导轨24上设置有可滑动连接的托架25,所述托架25顶部为齿条结构,所述侧壁21上设置有驱动轮26,所述驱动轮26与所述托架25连接,两个所述托架25间设置有横杆27,所述横杆2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扰动板28,所述扰动板28包括与所述横杆27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立杆281以及多个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立杆281之间的第一扰动叶片282、与所述横杆27可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二立杆283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杆283底部的第二扰动叶片284,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杆283顶部设置有固定杆285,所述固定杆285与所述横杆27之间通过弹簧286连接。 所述炉体I可以使用防火砖等材料修建,这样可以根据需要烘干的采用湿法改性处理后的非金属矿粉的数量,也就是工厂的产能情况来建造所述炉体I。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便于表述,对图形进行了简化,图1中使用虚线表示所述加热通道11的截面的圆心的轨迹,以此示意所述加热通道11在所述炉体I内的分布情况,为了保障所述炉体I对所述烘干室2的加热均匀性,所述加热通道11在所述炉体I内呈蛇形分布,这样可以使得热量尽量均匀的传递到所述烘干室2。 所述加热通道11的热量来源,可以是使用柴油喷嘴向所述加热通道11内喷射火焰,也可以是在所述加热通道11的一端利用燃煤进行燃烧供热,同时在同一侧利用鼓风机将火焰和烟向所述加热通道11内鼓吹,从而使得热能能够在所述加热通道11内传递。 所述炉顶12可以采用钢板铺设,这样可以在所述加热通道11顶部保持足够的结构强度,以便承载所述烘干室2,并能保障足够的光洁度,使得容易将烘烤好的非金属矿粉取出。 所述烘干室2为矩形盒状结构,这样便于投放和取出需要烘干的采用湿法改性处理后的非金属矿粉,此外,在烘干过程中,也便于观察。所述烘干室2可以采用钢板焊接或者防火砖修聋而成,这样能方便的根据所述炉体I的尺寸进行加工和制造。 所述侧门22与所述侧壁21可旋转连接,例如,所述侧门22可以通过荷叶与所述侧壁21连接,这样,通过所述侧门22可以方便进行观察和取出非金属矿粉的操作。 所述顶盖23设置有吸尘口 231,通过所述吸尘口 231可以连接有一个负压装置,例如连接一个排风机,这样,当对所述烘干室2内的非金属矿粉进行搅拌、翻转等操作时,扬起的粉末可以通过所述吸尘口 231被排出,从而不会从所述侧门22散出,也就能够避免所述烘干室2外的工作环境遭受粉尘污染。 所述顶盖23设置有进料口 232,这样可以便于通过吊车等装置向所述烘干室2内投放需要烘干的采用湿法改性处理后的非金属矿粉。 所述导轨24固定在所述侧壁21上,所述托架25可以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可以沿着所述导轨24滑动,所述托架25顶部为齿条结构,这样便于所述驱动轮26带动所述托架25沿着所述导轨24做线性移动,例如,所述托架25顶部可以焊接链条形成齿条结构,在一个所述侧壁21外可设置电机(图中未示出)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26,所述驱动轮26在旋转时,咬合所述托架25顶部的齿条结构,从而带动所述托架25移动。 所述横杆27用于设置所述扰动板28,两个所述托架25之间可以设置多个所述横杆27,这样可增加对非金属矿粉的搅拌混合效率,同时可确保能够对整个所述烘干室2内的非金属矿粉都进行搅拌。 参见图2所示,所述扰动板28包括与所述横杆27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立杆281以及多个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立杆281之间的第一扰动叶片282、与所述横杆27可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二立杆283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杆283底部的第二扰动叶片284,在所述两个第二立杆283顶部设置有固定杆285,所述固定杆285与所述横杆27之间通过弹簧286连接。所述扰动叶片282可以是片状或板状等多种形状, 在将需要烘干的采用湿法改性处理后的非金属矿粉从所述进料口 232投入所述烘干室2之后,可以利用驱动轮26驱动所述托架25往复运动,从而可以将投入的非金属矿粉均匀的铺在所述烘干室2之内,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蛇形加热通道,所述炉体上方设置有用钢板铺设的炉顶,所述炉顶上方设置有烘干室,所述烘干室为矩形盒状结构,所述烘干室包括两个侧壁以及一个与所述侧壁可旋转连接的侧门,所述烘干室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设置有进料口和吸尘口,两个所述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可滑动连接的托架,所述托架顶部为齿条结构,所述侧壁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托架连接,两个所述托架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扰动板,所述扰动板包括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立杆以及多个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立杆之间的第一扰动叶片、与所述横杆可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二立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杆底部的第二扰动叶片,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杆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横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金属矿粉物料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蛇形加热通道,所述炉体上方设置有用钢板铺设的炉顶,所述炉顶上方设置有烘干室,所述烘干室为矩形盒状结构,所述烘干室包括两个侧壁以及一个与所述侧壁可旋转连接的侧门,所述烘干室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设置有进料口和吸尘口,两个所述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可滑动连接的托架,所述托架顶部为齿条结构,所述侧壁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科新应化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