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膜脱硫喷淋塔及水膜脱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0675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膜脱硫喷淋塔及水膜脱硫的方法,包括喷淋塔本体,所述喷淋塔本体的上方顶端设有出气口,下方为沉淀池,沉淀池内部向外延伸出一段进气管,所述淋塔本体内部的出气口处还设有喷淋系统,所述喷淋塔本体外部的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喷淋系统和沉淀池,在所述喷淋系统和沉淀池之间设有水膜过滤系统,所述水膜过滤系统由若干水膜过滤层依次相连,并固定在喷淋塔本体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过将脱硫剂分布在水膜上,增加脱硫剂的表面积,和与废气的接触面积,使得废气与脱硫剂能够充分接触反应,多块水膜过滤层同时对废气进行过滤反应,相当于对一股废气进行多次重复脱硫反应,脱硫效率高,脱硫效果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淋塔,特别是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水膜脱硫喷淋塔及水膜脱硫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燃煤大国,一次能源组成中燃煤占75%,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自于煤的燃烧。如何实现能源有效利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我国要防治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火电厂、工业锅炉及炉窑等三大废气源的排放是关键,废气脱硫技术(FGD)是解决废气排放污染的主要途径。 众所周知,煤炭是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煤炭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目前在该领域中,采用的脱硫技术主要是湿法废气脱硫。由于喷淋塔具有内部构件较少、不容易结垢等优点,同时,喷淋塔可以使废气与洗涤浆液逆向接触,更有利于对硫化物的吸收。因此喷淋塔是湿法脱硫工艺的主流塔型。 喷淋塔在废气处理领域中应用较广,现有的喷淋塔由于构造的缺陷,喷淋不够彻底,脱硫效率低,对于成分较为复杂的废气,如脱硫过程,仅仅通过喷淋塔喷淋,其较难将废气过滤到国家对外排放的标准,所以对经过喷淋塔喷淋净化过的废气这一系统进行改造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如何使得喷淋塔的脱硫过程效率高,脱硫更加彻底有效,达到废气过滤到国家对外排放的标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于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膜脱硫喷淋塔及水膜脱硫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淋塔在废气处理领域中喷淋不够彻底,脱硫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膜脱硫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所述喷淋塔本体的上方顶端设有出气口,下方为沉淀池,沉淀池内部向外延伸出一段进气管,所述淋塔本体内部的出气口处还设有喷淋系统,所述喷淋塔本体外部的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 喷淋系统和沉淀池,在所述喷淋系统和沉淀池之间设有水膜过滤系统,所述水膜过滤系统由若干水膜过滤层依次相连,并固定在喷淋塔本体内部,所述水膜过滤层外部固定水膜固定框,水膜固定框外边沿倾斜固定在喷淋塔本体内。 通过将脱硫剂分布在水膜上,增加脱硫剂的表面积,和与废气的接触面积,使得废气与脱硫剂能够充分接触反应,多块水膜过滤层同时对废气进行过滤反应,相当于对一股废气进行多次重复脱硫反应,脱硫效率高,脱硫效果更加明显。 较佳地,所述喷淋系统由若干水管依次排列叠加而成,每个圆形水管上安装若干喷头。 沉淀池内的脱硫剂经过喷淋系统可被均匀的快速分散开来,与塔内的废气进行充分接触反应,脱硫效率高,脱硫效果更加明显。 较佳地,所述喷淋系统由3-5个水管为依次排列叠加而成,水管为圆形水管,各层水管由下至上直径一次减小,其最大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喷淋塔本体的内径,每个水管上安装有30-40个喷头。 较佳地,所述进气管两头分别为进气端和入水端,所述进气端的高度高于沉淀池内的液面,入水端上连接漏斗,漏斗的广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进气端的有效高度可防止沉淀池内的液体倒流;入水端上连接漏斗可有效的使废气分散到脱硫剂中,提高脱硫反应的速度;过滤网可防止废气中的大颗粒异物进入到沉淀池内,堵塞塔内的脱硫装置,影响塔内生化反应的有序进行。 较佳地,所述漏斗的广口直径大小等于或略小于喷淋塔本体的内径。 较佳地,所述过滤网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其上的目数为300-400。 较佳地,所述出气口和喷淋系统之间还设有除雾层,除雾层上设置有清洗管。 较佳地,所述水膜过滤层为无纺布或纱布;所述沉淀池内充满脱硫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膜脱硫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废气通入沉淀池内的脱硫剂,废气分散到沉淀池内的脱硫剂,并与脱硫剂进行化学反应,除去废气中的部分硫化物; 步骤二:喷淋系统向水膜过滤系统喷淋过程中,脱硫剂可在每层水膜过滤层上形成缓缓流动的水膜,经过沉淀池处理的废气继续上升与第一层水膜过滤层上的脱硫剂进行化学反应,废气继续上升再与第二层水膜过滤层上的脱硫剂进行化学反应,接着第三层、第四层或更多层,废气经多层处理后,净化成干净的空气释放到空气中; 步骤三、水膜过滤层上流动的脱硫剂将其与废气反应后残留的沉淀物冲刷落入沉淀 池中,并进行集中处理。 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过将脱硫剂分布在水膜上,增加脱硫剂的表面积,和与废气的接触面积,使得废气与脱硫剂能够充分接触反应,多块水膜过滤层同时对废气进行过滤反应,相当于对一股废气进行多次重复脱硫反应,脱硫效率高,脱硫效果更加明显。沉淀池内的脱硫剂经过喷淋系统可被均匀的快速分散开来,与塔内的废气进行充分接触反应,脱硫效率高,脱硫效果更加明显。进气端的有效高度可防止沉淀池内的液体倒流;入水端上连接漏斗可有效的使废气分散到脱硫剂中,提高脱硫反应的速度;过滤网可防止废气中的大颗粒异物进入到沉淀池内,堵塞塔内的脱硫装置,影响塔内生化反应的有序进行。 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水膜脱硫喷淋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水膜脱硫喷淋塔水膜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的水膜脱硫喷淋塔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本专利技术的水膜脱硫喷淋塔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参照图1至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水膜脱硫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1,喷淋塔本体1的上方顶端设有出气口2,下方为沉淀池3,沉淀池3内充满脱硫剂,沉淀池3内部向外延伸出一段进气管4,进气管4两头分别为进气端41和入水端42,进气端41的高度高于沉淀池3内的液面,入水端42上连接漏斗43,漏斗43的广口上设置有过滤网44,漏斗43的广口直径大小等于或略小于喷淋塔本体1的内径,过滤网44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其上的目数为300-400;淋塔本体1内部的出气口2处还设有喷淋系统5,喷淋系统5由3-5个水管51为依次排列叠加而成,水管51为圆形水管,各层水管51由下至上直径一次减小,其最大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喷淋塔本体1的内径,每个水管51上安装有30-40个喷头52;喷淋塔本体1外部的循环泵6通过管道连接喷淋系统5和沉淀池3,在喷淋系统5和沉淀池3之间设有水膜过滤系统7,水膜过滤系统7由若干水膜过滤层71依次相连,并固定在喷淋塔本体1内部,水膜过滤层71外部固定水膜固定框72,水 膜过滤层71为无纺布或纱布,水膜固定框72外边沿倾斜固定在喷淋塔本体1内;出气口2和喷淋系统5之间还设有除雾层8,除雾层8上设置有清洗管9。 本专利技术的水膜脱硫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废气通入沉淀池3内的脱硫剂,废气分散到沉淀池3内的脱硫剂,并与脱硫剂进行化学反应,除去废气中的部分硫化物; 步骤二:喷淋系统向水膜过滤系统喷淋过程中,脱硫剂可在每层水膜过滤层71上形成缓缓流动的水膜,经过沉淀池3处理的废气继续上升与第一层水膜过滤层71上的脱硫剂进行化学反应,废气继续上升再与第二层水膜过滤层71上的脱硫剂进行化学反应,接着第三层、第四层或更多层,废气经多层处理后,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膜脱硫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1),所述喷淋塔本体(1)的上方顶端设有出气口(2),下方为沉淀池(3),沉淀池(3)内部向外延伸出一段进气管(4),所述淋塔本体(1)内部的出气口(2)处还设有喷淋系统(5),所述喷淋塔本体(1)外部的循环泵(6)通过管道连接喷淋系统(5)和沉淀池(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淋系统(5)和沉淀池(3)之间设有水膜过滤系统(7),所述水膜过滤系统(7)由若干水膜过滤层(71)依次相连,并固定在喷淋塔本体(1)内部,所述水膜过滤层(71)外部固定水膜固定框(72),水膜固定框(72)外边沿倾斜固定在喷淋塔本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膜脱硫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1),所述喷淋塔本体(1)的上方顶端设
有出气口(2),下方为沉淀池(3),沉淀池(3)内部向外延伸出一段进气管(4),
所述淋塔本体(1)内部的出气口(2)处还设有喷淋系统(5),所述喷淋塔本体(1)
外部的循环泵(6)通过管道连接喷淋系统(5)和沉淀池(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喷淋系统(5)和沉淀池(3)之间设有水膜过滤系统(7),所述水膜过滤系统(7)由
若干水膜过滤层(71)依次相连,并固定在喷淋塔本体(1)内部,所述水膜过滤层(71)
外部固定水膜固定框(72),水膜固定框(72)外边沿倾斜固定在喷淋塔本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脱硫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系统(5)由若干水
管(51)依次排列叠加而成,每个圆形水管(51)上安装若干喷头(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膜脱硫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系统(5)由3-5个
水管(51)为依次排列叠加而成,水管(51)为圆形水管,各层水管(51)由下至上直
径一次减小,其最大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喷淋塔本体(1)的内径,每个水管(51)上安
装有30-40个喷头(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脱硫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两头分别为
进气端(41)和入水端(42),所述进气端(41)的高度高于沉淀池(3)内的液面,
入水端(42)上连接漏斗(43),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江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华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