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炼焦配煤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基氏流动度曲线的流动区域的配煤炼焦方法。
技术介绍
基氏流动度指标是国际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测量炼焦煤胶质体流动性的检测方法,它能够较好的反映出不同种类炼焦煤在结焦过程中胶质体的热塑行为,为合理使用炼焦煤、优化配煤结构提供科学的依据。基氏流动度包括最大流动度、软化温度、固-软温度区间、最大流动度温度、流动区域等指标。基氏流动度测定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定量的待测煤样装入一个特制的容器中,在煤中插入一个带有4个桨翼的搅拌桨,搅拌桨上部与一个带有刻度盘(将360°平均等分为100份,每一份称为一个分度)的电机相连接(开工仪器后,电机会给出一个恒定力矩),然后将整个容器置于液态金属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会发生软化,从而导致搅拌桨旋转,搅拌桨旋转的速度就叫做流动度(单位:分度/分钟,ddpm),其最大值就是最大流动度。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固-软温度区间和最大流动度,其中固-软温度区间是表征炼焦煤胶质体量的指标,最大流动度是表征炼焦煤胶质体质的指标(付建华,张振国,薛立民;几种煤的基氏流动度浅析;燃料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基氏流动度曲线宽度和流动区域的配煤炼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炼焦煤进行基氏流动度测定,得到从炼焦煤软化到固化之间每个温度点对应的流动度;所述炼焦煤的最大流动度范围在30000ddpm以上;2)将流动度数值≥10000ddpm部分的曲线对时间进行积分,即得到该炼焦煤流动度≥10000ddpm部分的流动区域,设定该值为f1,单位为dd;3)按照f1的值所在区间进行如下配煤:当f1≤100000dd时,该煤种配比在15~20%;当f1>100000dd时,该煤种配比在1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基氏流动度曲线宽度和流动区域的配煤炼焦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炼焦煤进行基氏流动度测定,得到从炼焦煤软化到固化之间每个
温度点对应的流动度;所述炼焦煤的最大流动度范围在30000ddpm以上;
2)将流动度数值≥10000ddpm部分的曲线对时间进行积分,即得到该
炼焦煤流动度≥1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子逵,薛改凤,项茹,鲍俊芳,张雪红,任玉明,陈鹏,詹立志,陈细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