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型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0340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清热型凉茶,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份组成:板蓝根10%~40%、金银花10%~30%、夏枯草10%~30%、芦根5%~15%、桑叶10%~25%、薄荷5%~20%、甘草2%~10%、陈皮5%~15%,上述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制备方法为:向称取的原料中加水煎煮,对煎煮得到的滤液进行酶解后再灭酶,向灭酶后的滤汁中加水白砂糖煮沸后精滤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清热型凉茶,原料配制合理、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温凉互济,具有清热保健、平衡阴阳之功效,四季皆宜,适合所有人群,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饮品
,具体涉及一种清热型凉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凉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凉茶是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饮料。现有的清热型凉茶,有的过于注重功效,组方配伍欠妥,温凉调和欠佳,大多具有寒败性,对胃损伤较大;有的组方配伍尚可,但功效作用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热型凉茶,原料配制合理、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温凉互济,具有清热保健、平衡阴阳之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凉茶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热型凉茶,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份组成:板蓝根10%~40%、金银花10%~30%、夏枯草10%~30%、芦根5%~15%、桑叶10%~25%、薄荷5%~20%、甘草2%~10%、陈皮5%~15%,上述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上述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以下原料:板蓝根10%~40%、金银花10%~30%、夏枯草10%~30%、芦根5%~15%、桑叶10%~25%、薄荷5%~20%、甘草2%~10%、陈皮5%~15%,上述各组份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步骤2:向所述步骤1称取的原料中加入原料总质量9~10倍的水,煎煮2~3小时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原料总质量7~8倍的水,煎煮2~3小时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原料总质量5~6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合并三次煎煮得到的滤液;步骤3:向所述步骤2三次煎煮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酶先酶解然后再灭酶,待滤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澄清剂并搅拌均匀,静置后过滤除去沉淀,得到酶解后的滤汁;步骤4:向所述步骤3得到的酶解后的滤汁中加水,定容至所述步骤1称取的原料总质量40~60倍,再加入白砂糖,加热并搅拌,煮沸后精滤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步骤3中的酶为果胶酶,加入量为滤液总质量的0.01%~0.03%。步骤3中酶解时间为5~7h,热沸5~10min灭酶。步骤3中澄清剂为ZTC1+1天然澄清剂,加入量为滤液总质量的1%~2%。步骤3中静置时间为30~40min。步骤4中白砂糖加入量为原料总质量的3~5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清热型凉茶,选用板蓝根、金银花、芦根、桑叶、陈皮、夏枯草、薄荷、甘草八味药材合理配伍,原料配制合理、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温凉互济,具有清热保健、平衡阴阳之功效。无病时可防病,有病时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在降火的同时,还可驱除病毒、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降压、降血脂,四季皆宜,适合所有人群,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清热型凉茶,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份组成:板蓝根10%~40%、金银花10%~30%、夏枯草10%~30%、芦根5%~15%、桑叶10%~25%、薄荷5%~20%、甘草2%~10%、陈皮5%~15%,上述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上述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以下原料:板蓝根10%~40%、金银花10%~30%、夏枯草10%~30%、芦根5%~15%、桑叶10%~25%、薄荷5%~20%、甘草2%~10%、陈皮5%~15%,上述各组份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步骤2:向步骤1称取的原料中加入原料总质量9~10倍的水,煎煮2~3小时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原料总质量7~8倍的水,煎煮2~3小时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原料总质量5~6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合并三次煎煮得到的滤液;步骤3:向步骤2三次煎煮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滤液总质量0.01%~0.03%的液体果胶酶酶解5~7h,然后热沸5~10min灭酶,待滤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澄清剂并搅拌均匀,澄清剂为ZTC1+1天然澄清剂,其A组分、B组分加入量均为滤液总质量的1%~2%,静置30~40min后过滤除去沉淀,得到酶解后的滤汁;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酶解后的滤汁中加水,定容至步骤1称取的原料总质量40~60倍,再加入原料总质量3~5倍的白砂糖,加热并搅拌,煮沸后精滤即得。本专利技术中各组份的功能:板蓝根:性凉,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金银花: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的作用;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桑叶:性寒,味苦甘,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夏枯草:具有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薄荷:疏散风热、止痛、健胃、祛痰;陈皮:性温,味辛,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的作用;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方挑选板蓝根、金银花、芦根、桑叶、陈皮、夏枯草、薄荷、甘草八味中药为原料组合而成的清热型凉茶,组方合理,配伍精当,复合中医基础理论,每一种药物发挥其独特的效用,诸药合用,充分发挥其清热去湿、健脾去署、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的作用。“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既可降火,又可驱除病毒、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降压、降血脂,具有清热保健、平衡阴阳之功效。本方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温凉互济,平衡阴阳,四季皆宜,适合所有人群,无不良影响和副作用。实施例1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以下原料:板蓝根10g、金银花20g、夏枯草30g、芦根5g、桑叶10g、薄荷15g、甘草5g、陈皮5g;步骤2:向步骤1称取的原料中加入原料总质量10倍的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原料总质量8倍的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原料总质量6倍的水,煎煮1小时后过滤,合并三次煎煮得到的滤液;步骤3:向步骤2三次煎煮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滤液总质量0.03%的液体果胶酶酶解6h后热沸10min灭酶,待滤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澄清剂并搅拌均匀,澄清剂为ZTC1+1天然澄清剂,其A组分、B组分加入量均为滤液总质量的1.5%,静置40min后过滤除去沉淀,得到酶解后的滤汁;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酶解后的滤汁中加水,定容至步骤1称取的原料总质量50倍,再加入原料总质量4倍的白砂糖,加热并搅拌,煮沸后精滤即得。实施例2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以下原料:板蓝根40g、金银花10g、夏枯草10g、芦根10g、桑叶15g、薄荷5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热型凉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份组成:板蓝根10%~40%、金银花10%~30%、夏枯草10%~30%、芦根5%~15%、桑叶10%~25%、薄荷5%~20%、甘草2%~10%、陈皮5%~15%,上述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热型凉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份组成:板蓝
根10%~40%、金银花10%~30%、夏枯草10%~30%、芦根5%~15%、桑
叶10%~25%、薄荷5%~20%、甘草2%~10%、陈皮5%~15%,上述各组
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一种清热型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以下原料:板蓝根10%~40%、金银花
10%~30%、夏枯草10%~30%、芦根5%~15%、桑叶10%~25%、薄荷5%~
20%、甘草2%~10%、陈皮5%~15%,上述各组份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步骤2:向所述步骤1称取的原料中加入原料总质量9~10倍的水,煎
煮2~3小时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原料总质量7~8倍的水,煎煮2~3小
时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原料总质量5~6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后过滤,
合并三次煎煮得到的滤液;
步骤3:向所述步骤2三次煎煮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酶先酶解然后再灭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香兴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