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辉专利>正文

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339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包括上壳体、上轴承、上磁铁固定件、上磁铁、PCB板、下磁铁、下磁铁固定件、下轴承、下壳体和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直流电机,以所述上磁铁靠近所述下磁铁的磁极为N极,所述下磁铁靠近所述上磁铁的磁极为S极为例,其磁路为从下磁铁的N级出发,通过下磁铁固定件、转轴、上磁铁固定件、上磁铁的S极、上磁铁的N极回到下磁铁的S极,完成磁路循环;当对所述PCB板上的铜线通电后,所述铜线产生磁场,所述磁场与所述上磁铁和下磁铁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所述上磁铁固定件和下磁铁固定件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直流电机转动,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中,并不包括绕组,避免了磁损耗和热损耗,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直流电机一般分为有刷直流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两种,有刷直流电机,如中国授权专利CN101651396B所公开的那样,其包括定子、转子和碳刷等部件,所述碳刷可以改变电机的转子内的励磁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从而使得所述转子转动;而无刷直流电机,如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102684441A所记载的,其包括控制电路和多个电绕组,所述控制电路可以控制所述多个电绕组产生旋转磁场,所述旋转磁场与定子的永磁磁场或者励磁磁场相作用,使得定子转动;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直流电机一般均包括绕组,然而绕组中的铁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涡流,从而导致磁损耗和热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其并不包括绕组,不会产生上述的磁损耗和热损耗。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电机,包括上壳体、上轴承、上磁铁固定件、上磁铁、PCB板、下磁铁、下磁铁固定件、下轴承、下壳体和转轴;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上轴承、上磁铁固定件、上磁铁、PCB板、下磁铁、下磁铁固定件、下轴承、下壳体和转轴;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第四沉孔;且固定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上磁铁固定于所述上磁铁固定件上,所述下磁铁固定于所述下磁铁固定件上;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所述转轴依次穿过所述上轴承、上磁铁固定件、上磁铁、PCB板、下磁铁、下磁铁固定件和下轴承,且其上端穿过所述上壳体的第一通孔,并通过上轴承支撑于所述上壳体上,且所述上轴承位于所述第二沉孔内;其下端通过下轴承支撑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下轴承位于所述第四沉孔内;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上轴承、上磁铁固定件、上
磁铁、PCB板、下磁铁、下磁铁固定件、下轴承、下壳体和转轴;
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第四沉孔;且固定于所述上壳体;
所述上磁铁固定于所述上磁铁固定件上,所述下磁铁固定于所述下磁铁固
定件上;
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
所述转轴依次穿过所述上轴承、上磁铁固定件、上磁铁、PCB板、下磁铁、
下磁铁固定件和下轴承,且其上端穿过所述上壳体的第一通孔,并通过上轴承
支撑于所述上壳体上,且所述上轴承位于所述第二沉孔内;其下端通过下轴承
支撑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下轴承位于所述第四沉孔内;
所述上磁铁固定件和下磁铁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上磁铁和下磁铁的磁极为轴向磁极,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周劲松黄克光王跃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