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通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018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通讯系统,包括辅助仪表、雨量传感器、防盗喇叭、左前玻璃升降模块、后车身控制器、右前玻璃升降模块、转向系统、胎压系统、制动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仪表、安全气囊、变速箱、空调、转向角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模块分别通过CAN总线、LIN总线相互连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连接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了CAN和LIN这两种目前最完善的网络总线系统,更有效和充分的利用资源,节省了成本;2.采用了三条网络通道,针对各个不同的通讯系统特点,合理的分配了网络通道,把网络的负载率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增强了网络通讯的实时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通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在汽车上使用大量的电子控制设备, 极大的带动了汽车电子产业尤其是汽车车载网络通讯的发展,汽车总线的发展种类也日趋多样和完善。CANBUS作为电子网络系统集成性的关键性技术,在我 国的汽车总线技术应用上起步比较晚,目前也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广泛的应 用,当前国内自主开发网络总线还处在摸索阶段,尤其是与具体车型相结合的 技术开发以及多种网络相互通讯实现信息共享的研究等都比较欠缺。在传统的车载网络中,通讯方式比较单一,实现信息共享的网络通道也有 限,而在整车中各个系统对信息通讯的速率要求是不一样的,动力底盘系统的 速率要求比较高,而舒适和车身控制方面的速率要求比较低,传统的单一速率 的网络拓扑结构浪费了通信资源,且拓展起来较为复杂,网络负载率增大造成 网络不稳定而导致事故发生,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已不能满足车辆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通讯系统,以达到传输 线束的简化,优化通讯资源,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通讯系统,包 括辅助仪表、雨量传感器、防盗喇叭、左前玻璃升降模块、后车身控制器、右 前玻璃升降模块、转向系统、胎压系统、制动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仪表、 安全气囊、变速箱、空调、转向角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模块分别通过CAN总线C-CAN、 LIN总线LINK LIN总线LIN2相互连接,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单网络 和单通道网络的可共享的信息量少,可扩展性低的缺点。一种车用通讯系统,所述的CAN总线C-CAN、 LIN总线LIN1、 KIN总线LIN2 的网关集成在前车身控制器,从而实现CAN总线与LIN总线的数据交换。一种车用通讯系统,其特点在于由2条LIN总线LINK LIN2与1条CAN总 线C-CAN连接各模块。一种车用通讯系统,所述的LIN总线LIN1连接辅助仪表、雨量传感器、防 盗喇叭并接入前车身控制器;LIN总线LIN2连接左前玻璃升降模块、后车身控 制器、右前玻璃升降模块并接入前车身控制器,由于舒适和车身控制方面速率 要求比较低,避免浪费通讯资源。一种车用通讯系统,所述的CAN总线C-CAN连接转向系统、胎压系统、制 动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仪表、安全气囊、变速箱、空调、转向角模块并接 入前车身控制器,满足动力底盘系统速率高的要求。一种车用通讯系统,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釆用了 CAN和LIN这两种目前最完善的网络总线系统,更有效和充分的利用资源,节省 了成本;2、采用了三条网络通道,针对各个不同的通讯系统特点,合理的分配 了网络通道,把网络的负载率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增强了网络通讯的实时 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通讯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在图l中,1、辅助仪表;2、雨量传感器;3防盗喇叭;4、左前玻璃升降 模块;5、后车身控制器;6、右前玻璃升降模块;7、转向系统;8、胎压系统;9、前车身控制器;10、制动系统;11、发动机控制系统;12、仪表;13、安全 气囊;14、变速箱;15、空调;16、转向角模块;17、网关;18、 LIN1; 19、L頂2; 20、 C-CAN。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车用通讯系统,本技术结构中共有17个模块与总线 通讯,其中高速CAN网络有9个节点,2个LIN网络有6个节点,还有1个连 接C認总线和LIN总线的网关17集成在前车身控制器9上,具体描述如下三条网络通道分别是高速CAN网络通道:速率为500kbit/s,主要由转向 系统7、胎压系统8、制动系统10、发动机控制系统ll、仪表12、安全气囊13、 变速箱14、空调15、转向角模块16组成;两条LIN网络通道速率为9. 6kbit/s, 主要辅助仪表l、雨量传感器2、防盗喇叭3、左前玻璃升降模块4、后车身控 制器5、右前玻璃升降模块6构成。CAN总线与LIN总线的网关17集成在前车 身控制器9之中。各网络通道正是通过网关17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数据交换.网关17是CAN网络和LIN网络的信号转换的接口,集成在前身控制器9中, 把C認、LIN需要互相通讯的信息交换出来,信息交换分为两方面(1)从CAN到LIN的信号转换列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2)从LIN到CAN的信号转换列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在LIN网络系统中,两条LIN网络共用一个网关17,前车身控制器9连接 雨量传感器2、辅助仪表1和防盗喇叭3作为一条网络,连接左前门玻璃升降模 块4、右前玻璃升降模块6和后车身控制器5构成另一条网络,分开两条网络有 助于通讯的实时性以及降低网络的冲突。本方案通过两种总线CAN和LIN的结合,使得两种总线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引入网关17把网络分成了三条相对独立控制的网络,增强了各个系统间通 讯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同时节省了资源和成本,也给整车功能的扩展和变更都 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 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 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通讯系统,包括辅助仪表(1)、雨量传感器(2)、防盗喇叭(3)、左前玻璃升降模块(4)、后车身控制器(5)、右前玻璃升降模块(6)、转向系统(7)、胎压系统(8)、制动系统(10)、发动机控制系统(11)、仪表(12)、安全气囊(13)、变速箱(14)、空调(15)、转向角模块(16),其特征在于各模块分别通过CAN总线C-CAN(20)、LIN总线LIN1(18)、LIN总线LIN2(19)相互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N总 线C-CAN (20)、 LIN总线LIN1 (18)、 LIN总线LIN2 (19)的网关(17)集成在 前车身控制器(9)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个系统由2 条LIN总线LIN1 (18)、 LIN2 (19)与1条CAN总线C-CAN (20)连接各模块。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IN总 线LINl (18)连接辅助仪表(1)、雨量传感器(2)、防盗喇叭(3)并接入前车 身控制器(9); LIN总线LIN2 (19)连接左前玻璃升降模块(4)、后车身控制 器(5)、右前玻璃升降模块(6)并接入前车身控制器(9)。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N总 线C-CAN (20)连接转向系统(7)、胎压系统(8)、制动系统(10)、发动机控 制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通讯系统,包括辅助仪表(1)、雨量传感器(2)、防盗喇叭(3)、左前玻璃升降模块(4)、后车身控制器(5)、右前玻璃升降模块(6)、转向系统(7)、胎压系统(8)、制动系统(10)、发动机控制系统(11)、仪表(12)、安全气囊(13)、变速箱(14)、空调(15)、转向角模块(16),其特征在于:各模块分别通过CAN总线C-CAN(20)、LIN总线LIN1(18)、LIN总线LIN2(19)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军朱恩利王飞李武斌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