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控制的单轴双陀螺稳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0169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控制的单轴双陀螺稳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稳定系统包括蓄电池、偏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决策器、单轴双陀螺器;其中单轴双陀螺器包括机座和两个转速相反、稳定轴平行的陀螺转子,其中单个陀螺器包括定子下部、定子上部、磁极、滚动球轴承、电枢绕组、定子励磁绕组、螺栓、转子、电枢铁芯、换向器、绝缘套筒、电刷、轴承端盖、推力球轴承。它是利用定子励磁绕组通电后产生磁场并作用于转子闭合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而使其转动,大质量的转子转动后产生转动力矩,根据陀螺的定轴性原理,可以增加与机座相固定平台的稳定性,该陀螺稳定系统采用两个陀螺器同步使用,采用相反的转动。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动力扰动能力强,适用于车辆、船舶、飞行器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控制的单轴双陀螺稳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控制的稳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针对带控制的单轴双陀螺稳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陀螺仪是一种机械装置,其主要部分是一个对旋转轴以极高角速度旋转的转子,在没有任何外力矩作用在陀螺仪上时,陀螺仪的自转轴在惯性空间中的指向保持稳定不变,即指向一个固定的方向,同时反抗任何改变转子轴向的力量,这就是陀螺仪的定轴性。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陀螺稳定平台。市场上主要用陀螺仪的特性制成感应器使用,直接式陀螺稳定平台较少,即使有应用,也是用电机带动转子作高速转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控制的单轴双陀螺稳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带控制的单轴双陀螺稳定系统,包括蓄电池、偏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决策器、单轴双陀螺器,其中单轴双陀螺器包括机座,在机座上设有两个转向相反的陀螺器,陀螺器包括定子下部、定子上部、磁极、定子端滚动球轴承、电枢绕组、定子励磁绕组、定位螺栓、转子、电枢铁芯、换向器、绝缘套筒、电刷器、转子上端滚动球轴承、轴承端盖、推力球轴承、旋进电机,其中电刷器包括电刷、弹簧片、电刷座、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控制的单轴双陀螺稳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控制的单轴双陀螺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蓄电池、偏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决策器、单轴双陀螺器,其中单轴双陀螺器包括机座(1),在机座上设有两个转向相反的陀螺器,陀螺器包括定子下部(2)、定子上部(3)、磁极(4)、定子端滚动球轴承(5)、电枢绕组(6.1)、定子励磁绕组(6.2)、定位螺栓(7)、转子(8)、电枢铁芯(9)、换向器(10)、绝缘套筒(11)、电刷器(12)、转子上端滚动球轴承(13)、轴承端盖(14)、推力球轴承(15)、旋进电机(16),其中电刷器(12)包括电刷(12.1)、弹簧片(12.2)、电刷座(12.3)、刷握(12.4),换向器(10)包括绝缘缝隙(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控制的单轴双陀螺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蓄电池、偏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决策器、单轴双陀螺器,其中单轴双陀螺器包括机座(1),在机座上设有两个转向相反的陀螺器,陀螺器包括定子下部(2)、定子上部(3)、磁极(4)、定子端滚动球轴承(5)、电枢绕组(6.1)、定子励磁绕组(6.2)、定位螺栓(7)、转子(8)、电枢铁芯(9)、换向器(10)、绝缘套筒(11)、电刷器(12)、转子上端滚动球轴承(13)、轴承端盖(14)、推力球轴承(15)、旋进电机(16),其中电刷器(12)包括电刷(12.1)、弹簧片(12.2)、电刷座(12.3)、刷握(12.4),换向器(10)包括绝缘缝隙(10.1)、换向片(10.2);两个定子端滚动球轴承(5)同心布置在机座(1)的轴承孔内,定子下部(2)的两个轴端与定子端滚动球轴承(5)过盈配合,定子上部(3)通过定位螺栓(7)与定子下部(2)连接,轴承端盖(14)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子上部(3)上,转子上端滚动球轴承(13)通过过盈连接固定在定子上部(3)上,换向器(10)与绝缘套筒(11)过盈连接,绝缘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维峰胡树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