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148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包括机体和螺杆,其中,还设有锥套、螺母和压紧圆环,所述螺母两端的外表面带锥度,所述螺母设于机体内,所述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机体一端设有配合支承螺母的斜面,所述锥套位于机体另一端,且锥套与螺母斜面配合,所述压紧圆环设有外螺纹,机体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锥套通过压紧圆环压紧。本申请的螺杆跳动消除结构能消除螺杆反向跳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保护螺杆的螺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包括机体和螺杆,其中,还设有锥套、螺母和压紧圆环,所述螺母两端的外表面带锥度,所述螺母设于机体内,所述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机体一端设有配合支承螺母的斜面,所述锥套位于机体另一端,且锥套与螺母斜面配合,所述压紧圆环设有外螺纹,机体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锥套通过压紧圆环压紧。本申请的螺杆跳动消除结构能消除螺杆反向跳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保护螺杆的螺纹。【专利说明】螺杆跳动消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齿隙的特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螺杆跳动消除结构。
技术介绍
螺杆是外表面切有螺旋槽的圆柱或者切有锥面螺旋槽的圆锥,螺杆广泛应用于加工中心、CNC机器、数控车床、注塑机、线切割、磨床、铣床、PCB钻孔机、精雕机、雕铣机、火花放电机、咬齿机、刨床等。 螺杆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是与机体螺纹连接,正因为螺纹连接,螺杆的外螺纹与机体的内螺纹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在使用过程中,螺杆会出现反向跳动的现象,不仅影响产品加工的质量,而且螺杆反向跳动时毁损伤螺杆和机体的螺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螺杆反向跳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保护螺杆的螺纹的螺杆跳动消除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包括机体和螺杆,其中,还设有锥套、螺母和压紧圆环,所述螺母两端的外表面带锥度,所述螺母设于机体内,所述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机体一端设有配合支承螺母的斜面,所述锥套位于机体另一端,且锥套与螺母斜面配合,所述压紧圆环设有外螺纹,机体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锥套通过压紧圆环压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螺母设于机体内,机体一端设有配合支承螺母的斜面,螺母另一端通过锥套顶住,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原机体上不需要设螺纹,每次调节完螺杆的后,拧动压紧圆环,因为压紧圆环与机体螺纹连接,而且锥套通过压紧圆环压紧,而锥套同样在螺母上施加朝向另一侧的力,这样就能将螺杆与螺母之间的微小间隙消除,螺杆反向跳动的主要原因是螺杆与机体的螺纹之间存在微小间隙,一旦消除了微小间隙,便能消除螺杆反向跳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保护螺杆和机体的螺纹。本专利技术增设螺母、锥套和压紧圆环,能够消除螺杆与螺母之间的间隙,消除螺杆反向跳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保护螺杆和螺母上的螺纹。 进一步,所述螺母与机体键连接,并能沿螺母轴向滑动。螺杆转动要求螺母不能转动,由于锥套不能完全限制螺母旋转,而螺母与机体键连接则能完全限制螺母的旋转。 进一步,所述锥套与压紧圆环之间设有相配合的球面垫圈和锥面垫圈所述球面垫圈一端与锥套外端相抵,球面垫圈一端与压紧圆环相抵。这样能减小压紧圆环的磨损,而且,采用球面垫圈和锥面垫圈配合的方式,球面垫圈和锥面垫圈之间的接触面大,所以传递至锥套的力更均匀。 进一步,所述螺母两端的锥度为1:2.5?4。螺母两端设成上述锥度,能使提高锥套施加在螺母上的增力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体1、螺杆2、螺母3、锥套4、压紧圆环5。 如图1所示,一种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包括机体I和螺杆2,其中,还设有锥套4、螺母3和压紧圆环5,螺母3两端的外表面带锥度,螺母3设于机体I内,螺杆2与螺母3螺纹连接,机体I 一端设有配合支承螺母3的斜面,锥套4位于机体I另一端,且锥套4与螺母3斜面配合,压紧圆环5设有外螺纹,机体I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锥套4通过压紧圆环5压紧。 本实施例中,螺母3与机体I键连接,并能沿螺母3轴向滑动。螺杆2转动要求螺母3不能转动,由于锥套4不能完全限制螺母3旋转,而螺母3与机体I键连接则能完全限制螺母3的旋转。 锥套4与压紧圆环5之间设有相配合的球面垫圈和锥面垫圈球面垫圈一端与锥套4外端相抵,球面垫圈一端与压紧圆环5相抵。这样能减小压紧圆环5的磨损,而且,采用球面垫圈和锥面垫圈配合的方式,球面垫圈和锥面垫圈之间的接触面大,所以传递至锥套4的力更均匀。 螺母3两端的锥度为1:3。螺母3两端设成上述锥度,能使提高锥套4施加在螺母3上的增力效果。 具体工作原理:螺母3设于机体I内,机体I 一端设有配合支承螺母3的斜面,螺母3另一端通过锥套4顶住,螺杆2与螺母3螺纹连接,原机体I上不需要设螺纹,每次调节完螺杆2的后,拧动压紧圆环5,因为压紧圆环5与机体I螺纹连接,而且锥套4通过压紧圆环5压紧,而锥套4同样在螺母3上施加朝向另一侧的力,这样就能将螺杆2与螺母3之间的微小间隙消除,螺杆2反向跳动的主要原因是螺杆2与机体I的螺纹之间存在微小间隙,一旦消除了微小间隙,便能消除螺杆2反向跳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保护螺杆2和螺母3的螺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权利要求】1.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包括机体和螺杆,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锥套、螺母和压紧圆环,所述螺母两端的外表面带锥度,所述螺母设于机体内,所述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机体一端设有配合支承螺母的斜面,所述锥套位于机体另一端,且锥套与螺母斜面配合,所述压紧圆环设有外螺纹,机体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锥套通过压紧圆环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机体键连接,并能沿螺母轴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与压紧圆环之间设有相配合的球面垫圈和锥面垫圈所述球面垫圈一端与锥套外端相抵,球面垫圈一端与压紧圆环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两端的锥度为1:2.5 ?4。【文档编号】F16B41/00GK104454920SQ201410765634【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5日 【专利技术者】王复芬 申请人:重庆煌钰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螺杆跳动消除结构,包括机体和螺杆,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锥套、螺母和压紧圆环,所述螺母两端的外表面带锥度,所述螺母设于机体内,所述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机体一端设有配合支承螺母的斜面,所述锥套位于机体另一端,且锥套与螺母斜面配合,所述压紧圆环设有外螺纹,机体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锥套通过压紧圆环压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复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煌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