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基板以及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0140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基板以及触控装置。所述触控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以及透明的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在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所述触控基板上还设有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异层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该触控感应电极覆盖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在一帧画面的显示时间内,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用于分时地传递公共电极信号和触控扫描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不存在正对面积,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触控电极节点电容,提高触控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基板以及触控装置。所述触控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以及透明的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在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所述触控基板上还设有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异层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该触控感应电极覆盖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在一帧画面的显示时间内,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用于分时地传递公共电极信号和触控扫描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不存在正对面积,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触控电极节点电容,提高触控灵敏度。【专利说明】触控基板以及触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基板以及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可实现宽视角的显示技术中主要包括IPS技术(In-Plane Switch,平面内转换技术)和ADSDS (ADvanced Super Dimens1n Switch,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简称ADS);其中ADS技术主要是通过同一平面内狭缝电极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狭缝电极层与板状电极层间产生的电场形成多维电场,使液晶盒内狭缝电极间、电极正上方所有取向液晶分子都能够产生旋转,从而提高了液晶工作效率并增大了透光效率。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可以提高TFT-LCD产品的画面品质,具有高分辨率、高透过率、低功耗、宽视角、高开口率、低色差、无挤压水波纹(push Mura)等优点。 目前,存在ADS技术与内嵌式触控(in cell touch)技术相结合的趋势,但在如何降低触控电极之间的节点耦合电容的问题上,目前的in cell touch触控屏尚未出现具体的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基板以及触控装置,以降低触控电极间的耦合电容,提供触控灵敏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以及透明的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在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 所述触控基板上还设有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异层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该触控感应电极覆盖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 在一帧画面的显不时间内,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用于分时地传递公共电极信号和触控扫描信号。 可选的,所述触控基板上形成有异层设置的栅线和数据线;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沿栅线方向延伸且相连接的多个菱形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包括多个位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菱形电极;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沿数据线方向延伸且相连接的多个菱形框状电极。 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的多个菱形电极通过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的公共电极线进行连接。 在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通过过孔与连接电极相连,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 在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的多个菱形框状电极除了覆盖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之外,还覆盖所述公共电极的部分区域。 可选地,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横纵交错且相互连接的金属网格线,横向延伸的所述金属网格线位于相邻的两行像素电极之间,纵向延伸的所述金属网格线位于相邻的两列像素电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公共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公共电极层为狭缝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为板状电极层。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前述的触控基板。 可选的,上述触控装置还包括对向基板,该对向基板上设有彩膜层和黑矩阵;所述触控基板上的触控感应电极在该对向基板上的投影位于黑矩阵区域内。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及触控装置,在ADS技术与in cell touch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的设置方式是可行性较高的in Cell touch方案。由于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不存在正对面积,降低了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的耦合,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触控电极节点电容,保证RC延迟满足IC设计要求。另外,由于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均设置在同一个触控基板上,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 IC匹配难度,有利于将显示装置的驱动IC和触控IC的整合,实现单片(One Chip)设置,以便适应显示装置的未来发展需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驱动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衬底基板;2、黑矩阵;3、OC ;4、触控感应电极;5、像素电极;6、触控驱动电极;7、公共电极线;8、第二衬底基板;9、数据线;10、栅线;11、间隙;12、过孔;13、液晶;14、彩膜;15、栅极;16、源极;17、漏极;18、公共电极;19、连接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以具备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基板及触控装置进行介绍。 结合图1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以及透明的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公共电极18和触控驱动电极6,在所述公共电极18和触控驱动电极6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 所述触控基板上还设有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6异层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4,该触控感应电极4覆盖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11 ; 在一帧画面的显不时间内,所述触控驱动电极6用于分时地传递公共电极信号和触控扫描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进行如图1所示的设置以形成液晶显示装置。图1中,第一衬底基板I上设置有彩膜(RGB) 14、黑矩阵2以及OC(Overcoating)层3等结构以形成彩膜基板,第二衬底基板8上除了由栅极15、源极16、漏极17构成的薄膜晶体管以外,还设置有与栅极15相连的栅线10、与源极16相连的数据线9、触控驱动电极6、与漏极17相连的像素电极5、以及触控感应电极4等结构以形成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对盒后形成液晶盒。具体而言,在所述液晶盒中,对盒的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13。 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是以基于ADS型阵列基板为例的;其中,公共电极层、像素电极层和触控感应电极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其中公共电极层更靠近衬底基板;进一步地,公共电极层为狭缝电极层,像素电极层为板状电极层。 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中,具有触控驱动电极6和触控感应电极4的阵列基板即为触控基板。 可选的,在上述触控基板上形成有异层设置的栅线10和数据线9 ;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6包括沿栅线10方向延伸且相连接的多个菱形电极,所述公共电极18包括多个位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菱形电极;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4包括沿数据线方向延伸且相连接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触控基板以及触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以及透明的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在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所述触控基板上还设有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异层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该触控感应电极覆盖所述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间隙区域;在一帧画面的显示时间内,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用于分时地传递公共电极信号和触控扫描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盛际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