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新型蓝光LED灯用漏极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0071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新型蓝光LED灯用漏极驱动系统,主要由分压开关电路,与分压开关电路相连接的控制开关电路,以及与开关控制电路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功率放大电路与控制开关电路之间串接有逻辑保护放大电路;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1,功率放大器P2,功率放大器P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与负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9和电容C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10和电容C3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其功耗较低,其启动时间仅为传统漏极驱动电路启动时间的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新型蓝光LED灯用漏极驱动系统,主要由分压开关电路,与分压开关电路相连接的控制开关电路,以及与开关控制电路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功率放大电路与控制开关电路之间串接有逻辑保护放大电路;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1,功率放大器P2,功率放大器P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与负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9和电容C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10和电容C3等组成。本专利技术不仅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其功耗较低,其启动时间仅为传统漏极驱动电路启动时间的1/5。【专利说明】—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新型蓝光LED灯用漏极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具体是指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新型蓝光LED灯用漏极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LED灯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以及安全环保等特点,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照明的主流产品之一。由于LED灯不同于传统的白炽灯,因此其需要由专用的驱动电路来进行驱动。然而,当前人们广泛使用的漏极驱动电路由于其设计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了目前漏极驱动电路存在能耗较高、电流噪音较大以及启动时间较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漏极驱动电路存在的能耗较高、电流噪音较大以及启动时间较长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降低能耗和电流噪音,明显缩短启动时间的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新型蓝光LED灯用漏极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新型蓝光LED灯用漏极驱动系统,主要由分压开关电路,与分压开关电路相连接的控制开关电路,以及与开关控制电路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同时,在功率放大电路与控制开关电路之间串接有逻辑保护放大电路;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l,功率放大器P2,功率放大器P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l的输出端与负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9和电容C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lO和电容C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3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14, —端与功率放大器Pl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2,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3,以及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组成;所述控制开关电路的一个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Pl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另一个输出端则与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l的负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4,功率放大器P5,与非门IC1,与非门IC2,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8后与与非门IC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端与与非门ICl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5,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4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6,—端与与非门ICl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5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7,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5的正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6,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稳压二极管Dl和电阻R19后与功率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7,P极与功率放大器P5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21和电阻R20后与稳压二极管Dl和电阻R1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N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D2和电阻R21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3组成;所述与非门ICl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5的输出端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正极输入端则与功率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5的正极与控制开关电路相连接,而电阻R21与电阻R20的连接点则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电路由三极管Q3,三极管Q4,串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容Cl,串接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8,以及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分压开关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7组成;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基极则与分压开关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l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而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则分别与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和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分压开关电路由三级管Q1,三极管Q2,串接在三极管Ql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2,串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4,串接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5,一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以及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l和电阻R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阻R6组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则与电阻R7相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后均与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l和电阻R3的连接点还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 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不仅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其功耗较低,其启动时间仅为传统漏极驱动电路启动时间的1/5。 ( 2 )本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避免外部电磁干扰,能显著的降低电流噪音。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有分压开关电路、控制开关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以及逻辑保护放大电路四部分。 其中,功率放大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l,功率放大器P2,功率放大器P3,电阻R9,电容C2,电阻R10,电容C3,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4,电阻R13及电容C4构成。连接时,电阻R9和电容C2均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l的输出端与负极输入端之间,电阻RlO和电容C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而电阻R14则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3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 电阻Rll的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l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同理,电阻R12的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另一端接地;而电容C4的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另一端接地。同时,功率放大器Pl的负极输入端还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电路则由三极管Q3,三极管Q4,串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容Cl,串接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8,以及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分压开关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7组成。 其中,该三极管Q3的发射极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基极则与分压开关电路相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的新型蓝光LED灯用漏极驱动系统,主要由分压开关电路,与分压开关电路相连接的控制开关电路,以及与开关控制电路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功率放大电路与控制开关电路之间串接有逻辑保护放大电路;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1,功率放大器P2,功率放大器P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与负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9和电容C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10和电容C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3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14,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2,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3,以及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组成;所述控制开关电路的一个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另一个输出端则与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逻辑保护放大电路由功率放大器P4,功率放大器P5,与非门IC1,与非门IC2,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8后与与非门IC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5,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4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6,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5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7,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5的正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6,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稳压二极管D1和电阻R19后与功率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7,P极与功率放大器P5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21和电阻R20后与稳压二极管D1和电阻R1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N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D2和电阻R21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3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5的输出端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正极输入端则与功率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5的正极与控制开关电路相连接,而电阻R21与电阻R20的连接点则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娅车容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措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