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组件及设置有线对线连接器的电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663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允许电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外壳轴向贯穿所述外壳;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具有自一端起延伸贯穿至另一端的管腔;所述转接管上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设置在转接管上且突出于转接管;端子隔离套,所述端子隔离套具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转接管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法兰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法兰沿轴向抵靠在所述外壳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之外;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隔离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可以实现线对线的快速拆分连接,以方便地将两根或多根电缆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允许电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外壳轴向贯穿所述外壳;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具有自一端起延伸贯穿至另一端的管腔;所述转接管上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设置在转接管上且突出于转接管;端子隔离套,所述端子隔离套具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转接管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法兰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法兰沿轴向抵靠在所述外壳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之外;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隔离套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可以实现线对线的快速拆分连接,以方便地将两根或多根电缆连接在一起。【专利说明】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组件及设置有线对线连接器的电缆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组件及设置有线对线连接器的电缆组件。
技术介绍
高电压大电流通常使用电缆传输。电缆通常包括用于输电的内导体和用于屏蔽的外导体。外导体与内导体之间设置有绝缘体。在外导体之外还设置有绝缘外壳。现有技术中的用电设备中,由于电源距离用电设备较近,通常使用一根电缆即可。电缆端部设置有连接结构,以便于将电缆与用电设备连接。相应地,用电设备也会设置对配的结构与电缆的连接结构连接。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研发、发展,电动汽车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而且人们对电动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用电设备与电源的距离需要增大,而且各种不同的汽车中,用电设备与电源的距离不相同。由于没有线对线的连接器,只能针对每种车型生产一种长度的电缆且设计连接结构,不仅使用时灵活性差,而且生产不方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线对线连接的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允许电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外壳轴向贯穿所述外壳; 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具有自一端起延伸贯穿至另一端的管腔;所述转接管上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设置在转接管上且突出于转接管; 端子隔离套,所述端子隔离套具有贯穿的第二通孔; 所述转接管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法兰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法兰沿轴向抵靠在所述外壳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之外;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隔离套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端子隔离套外壁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突出于所述端子隔离套的外壁,且突出于所述转接管的管腔;所述端子隔离套端部插接于或螺纹安装于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一台阶沿轴向抵靠在所述转接管端部。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突出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 优选地是,所述端子隔离套未与转接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数目为一个或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槽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而在所述端子隔离套端部形成多个第一弹片。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突出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片上。 优选地是,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至少一端安装于所述端子隔离套的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端子的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突出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所述第二台阶嵌入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端子为公端子;所述公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子隔离套以外,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端子为母端子,所述母端子设置有与公端子对配的容腔;所述母端子全部位于所述端子隔离套的第二通孔内;所述母端子外壁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有突出于第二通孔内壁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嵌入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是,所述端子隔离套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片上;所述第二台阶突出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并嵌入所述的卡槽内;所述第二弹片设置有第二台阶的一端可移动并可复位地设置;所述第二弹片设置第二台阶的一端移动后使所述第二台阶从所述卡槽内退出。 优选地是,所述转接管为金属件。 优选地是,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周。 优选地是,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之间。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线对线连接的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允许电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外壳轴向贯穿所述外壳;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有贯穿的第四通孔; 所述外壳与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 优选地是,还包括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具有自一端起延伸贯穿至另一端的管腔;所述转接管上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设置在所述转接管上且突出于所述转接管;所述转接管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法兰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法兰沿轴向抵靠在所述外壳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之外。 优选地是,还包括端子隔离套,所述端子隔离套具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隔离套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端子隔离套外壁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突出于所述端子隔离套外壁,且突出于所述转接管;所述端子隔离套端部插接于或螺纹安装于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一台阶沿轴向抵靠在所述转接管端部。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突出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 优选地是,所述端子隔离套未与所述转接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数目为一个或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槽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而在所述端子隔离套端部形成多个第一弹片。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突出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片上。 优选地是,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至少一端安装于所述端子隔离套的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电缆相连。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端子的外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突出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所述第二台阶嵌入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端子为公端子;所述公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子隔离套以外,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端子为母端子,所述母端子设置有与公端子对配的第一容腔;所述母端子全部位于所述端子隔离套的第二通孔内;所述母端子外壁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设置有突出于内壁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嵌入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是,所述端子隔离套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片上;所述第二台阶突出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并嵌入所述的卡槽内;所述第二弹片设置有第二台阶的一端可移动并可复位地设置;所述第二弹片设置第二台阶的一端移动后使所述第二台阶从所述卡槽内退出。 优选地是,所述转接管一端位于所述第四通孔内。 优选地是,所述外壳与所述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外壳设置有凸肩,所述凸肩上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第九通孔;所述连接管设置有与所述第九通孔位置相对的内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九通孔与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组件及设置有线对线连接器的电缆组件

【技术保护点】
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允许电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外壳轴向贯穿所述外壳;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具有自一端起延伸贯穿至另一端的管腔;所述转接管上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设置在转接管上且突出于转接管;端子隔离套,所述端子隔离套具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转接管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法兰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法兰沿轴向抵靠在所述外壳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之外;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隔离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啸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