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456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支撑圆筒(1)和前盘(3),所述前盘(3)固定设置于支撑圆筒(1)前侧,所述支撑圆筒(1)和前盘(3)之间形成环形条缝吸口(4)。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它可以对尘笼滤袋内表面纤尘一次性彻底清吸,对纤尘无碾压,对滤料无伤害,大大提高了吸尘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属于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吸口形式为马蹄形或条缝形,吸口与滤料均为径向局部接触,吸口在吸除尘笼内表面纤尘过程中均存在径向局部吸附造成滤袋抖动,使滤袋内表面截留的纤尘下落沉降在尘笼下部,尤其是比重较大的粉尘沉降更严重,滤袋变形,清吸效率低,造成滤料通风阻力大,长期会造成滤料板结失效,甚至产生损坏吸口或戳破滤袋的冋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它可以对尘笼滤袋内表面纤尘一次性彻底清吸,对纤尘无碾压,对滤料无伤害,大大提高了吸尘的效率和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它包括支撑圆筒和前盘,所述前盘固定设置于支撑圆筒前侧,所述支撑圆筒和前盘之间形成环形条缝吸口。 所述支撑圆筒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倾斜段形成一渐扩口。 所述前盘中心向内设置有一导流锥,所述导流锥的锥角为100~130°。 所述前盘通过多块沿周向均匀布置的隔距块固定设置于支撑圆筒前侧,所述隔距块固定设置于倾斜段前侧,所述前盘通过焊接或固定螺栓与隔距块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支撑圆筒与前盘之间形成环形吸缝,适应筒装尘笼滤尘袋内表面纤尘的一次性彻底清吸,吸尘效率高,对纤尘无碾压,对滤料无伤害;2、吸尘风机风量利用率高,吸尘彻底;3、前盘上设计有导流锥,吸嘴自身通风阻力小;4、吸口宽度可调,结构简单,更换方便,吸尘纤尘不易堵塞吸口;5、环形吸口适应短纤和粉尘的吸除,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支撑圆筒I 隔距块2 水平段1.1 倾斜段1.2 渐扩口 1.3 前盘3环形条缝吸口 4 导流锥5 尘笼滤袋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它包括支撑圆筒I和前盘3,所述前盘3通过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支撑圆筒I前侧,所述支撑圆筒I和前盘3之间形成环形条缝吸口 4。 所述支撑圆筒I包括水平段1.1和倾斜段1.2,所述倾斜段1.2形成一渐扩口 1.3。 所述前盘I中心向内设置有一导流锥5,通过导流锥5的作用可以减小吸嘴自身通风阻力,所述导流锥5的锥角为100~130°。 所述连接件为多块沿周向均匀布置的隔距块2,所述隔距块2固定设置于倾斜段1.2前侧,所述前盘3通过焊接或固定螺栓与隔距块2固定连接。 所述隔距块2断面成鱼脊形,能够避免刮绕纤维。 工作原理:环形吸嘴沿尘笼轴线往复进入尘笼内部,在抽吸风机作用下环形条缝吸口处形成很高的真空,尘笼滤料沿周向被均匀地吸弯贴覆在支撑圆筒外圆壁,吸附在滤料内表面的纤尘被彻底吸入环形条缝吸口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圆筒(1)和前盘(3),所述前盘(3)固定设置于支撑圆筒(1)前侧,所述支撑圆筒(1)和前盘(3)之间形成环形条缝吸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圆筒(1)和前盘(3),所述前盘(3)固定设置于支撑圆筒(1)前侧,所述支撑圆筒(1)和前盘(3)之间形成环形条缝吸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筒(1)包括水平段(1.1)和倾斜段(1.2),所述倾斜段(1.2)形成一渐扩口(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德杨志尚华张立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精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