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30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后视镜,包含有一个壳体及一个安装在该壳体中的镜体,其中:该壳体,具有一个框部,及位于该框部中的一个第一安装部与一个第二安装部;该镜体,是成型呈沿一个长方向弯折延伸的三个曲面型态,并具有一个第一曲面部及分别位于该第一曲面部两侧的一个第二曲面部与一个第三曲面部,该第二曲面部及第三曲面部分别的贴设在该第一、第二安装部上,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是大于第二曲面部的曲率半径及第三曲面部的曲率半径,且第一曲面部对应于第二曲面部及第三曲面部的曲率半径比值不高于1.6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由第二、第三曲面部可以提升广视角作用,且能够维持较佳的行车安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视镜,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多数个连续成型弧 面的曲率半径变化,可使整体观视面能平滑完整,且能增加广视角作用且 辅助行车安全的后视镜。
技术介绍
后视镜主要是让驾驶者随时能掌握车辆后方至周边的情况,因此设计 得当的后视镜是要能让驾驶人取得最大的可视范围,同时还需要方便、清 楚、正确的判断是否有状况,因此后视镜在开发设计上有两个特点,其一是 能避免后方及侧方死角,其二是避免驾驶者在产生视觉误差下产生误判的 情况。针对上述后视镜降低后方及侧方死角的方式,势必又要考虑到广视角范围、扭曲变形量等等。如图1、图2所示,都是为了解决后视镜上因为广 角度不佳,而在变换车道或转弯瞬间产生增加后视效果的辅助镜配置。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的一种具有辅助增加可视角范围的后视镜立 体示意图。如图1的后视镜镜片的安装方式,是在一个主镜片l上配置一个 面积较小的凸透镜2,并希望利用该凸透镜2能辅助达到上述车辆变换车道 及转弯时的后视效果,但是仔细研究该凸透镜2是外加于主镜片l上,使得 主镜片1的可视角范围被该凸透镜2所挡阻,驾驶者很难将该主镜片1上 的画面与该凸透镜2上的画面相结合,反而产生严重的位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视镜,包含有一个壳体及一个安装在该壳体中的镜体,其特征在于: 该壳体,具有一个框部,及位于该框部中的一个第一安装部与一个第二安装部; 该镜体,是成型呈沿一个长方向弯折延伸的三个曲面型态,并具有一个第一曲面部及分别位于该第一曲面部两侧的一个第二曲面部与一个第三曲面部,该第二曲面部及第三曲面部分别的贴设在该第一、第二安装部上,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是大于第二曲面部的曲率半径及第三曲面部的曲率半径,且第一曲面部对应于第二曲面部及第三曲面部的曲率半径比值不高于1.6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包含有一个壳体及一个安装在该壳体中的镜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个框部,及位于该框部中的一个第一安装部与一个第二安装部;该镜体,是成型呈沿一个长方向弯折延伸的三个曲面型态,并具有一个第一曲面部及分别位于该第一曲面部两侧的一个第二曲面部与一个第三曲面部,该第二曲面部及第三曲面部分别的贴设在该第一、第二安装部上,第一曲面部的曲率半径是大于第二曲面部的曲率半径及第三曲面部的曲率半径,且第一曲面部对应于第二曲面部及第三曲面部的曲率半径比值不高于1.6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镜体的第二曲 面部的曲率相同于第三曲面部的曲率。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健生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