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多工位顶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016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多工位顶料模具,属于锻造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座和下模座,下模的型腔下部和下模座内设置顶料机构,顶料机构包括中顶杆、侧顶杆、中摆臂、侧摆臂、摆臂轴和设备顶杆,下模座的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摆臂腔,摆臂轴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下模座的摆臂腔的前后两端,每根摆臂轴上分别设置有中摆臂和侧摆臂,每个中摆臂上分别设置有中顶杆,每个侧摆臂上分别设置有侧顶杆,两根中摆臂的下部设置有设备顶杆;中顶杆和侧顶杆分别采用二级分段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既可满足中心部位顶料,也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多工位顶料,适合不同类型产品的工艺顶出要求,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多工位顶料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造模具,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摩擦压力机上的可多工位顶料模具。
技术介绍
摩擦压力机的顶料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中心位置,只有一个顶料工位,只能在中心部位顶料,因此,通常只能满足回转体或对称类产品的终锻顶料使用,但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产品种类繁多,工艺要求各不相同,往往会遇到需要预锻或者因为产品结构方面原因无法从芯部顶料的情况,因此摩擦压力机的这种顶料方式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一部分产品的工艺要求。 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多工位顶料模具,该可多工位顶料模具具有既可满足中心部位顶料,也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多工位顶料,适合不同类型产品的工艺顶出要求,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设置在上模座的下部,并与之相连,所述的下模设置在下模座的上部,并与之相连,所述的上模设置在下模的上部,下模的型腔下部和下模座内设置顶料机构,所述的顶料机构包括中顶杆、侧顶杆、中摆臂、侧摆臂、摆臂轴和设备顶杆,所述的下模座的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摆臂腔,所述的摆臂轴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下模座的摆臂腔的前后两端,所述的每根摆臂轴分别通过支承座设置在下模座内,所述的摆臂轴穿过支承座的孔内,所述的每根摆臂轴上分别设置有中摆臂和侧摆臂,两根摆臂轴上的中摆臂沿下模座中心对称设置,每个中摆臂上分别设置有中顶杆,每个侧摆臂上分别设置有侧顶杆,两根中摆臂的下部设置有设备顶杆;所述的中顶杆和侧顶杆分别采用二级分段结构,中顶杆包括中一级顶杆和中二级顶杆,侧顶杆包括侧一级顶杆和侧二级顶杆,所述的中一级顶杆和侧一级顶杆分别设置在下模座内,并可沿下模座上下移动,所述的中二级顶杆和侧二级顶杆分别设置在下模内,并可沿下模上下移动;所述的中二级顶杆和侧二级顶杆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中二级顶杆托板和侧二级顶杆托板,所述的中二级顶杆托板和侧二级顶杆托板与下模之间分别设置有使中二级顶杆复位的中二级顶杆复位弹簧和使侧二级顶杆复位的侧二级顶杆复位弹黃。 所述的每根摆臂轴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侧摆臂,两个侧摆臂分别设置在摆臂轴的两端。 所述的每根摆臂轴上的中二级顶杆分别包括两根,沿中二级顶杆托板纵向方向均匀设置。 所述的侧二级顶杆采用台阶型式,侧二级顶杆复位弹簧套于侧二级顶杆的下部;所述的中二级顶杆为光杆,中二级顶杆复位弹簧设置在与中二级顶杆托板相连的螺栓上,中二级顶杆托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栓,每个螺栓上分别套有中二级顶杆复位弹簧。 所述的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三个,分别设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前部左右两个角上和后部右角上,所述的每个导向机构分别包括导柱和导套,所述的导柱通过导柱压板设置在下模座内,导套通过导套压板设置在上模座内,所述的导柱与导套相配合。 所述的上模和下模分别通过定位压紧机构设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内,所述的定位压紧机构分别包括前定位板、左定位板、后压块和右压块,所述的前定位板分别设置在上模的前侧与上模座之间、下模的前侧与下模座之间,所述的左定位板分别设置在上模的左侧与上模座之间、下模的左侧与下模座之间,所述的后压块分别设置在上模的后侧与上模座之间、下模的后侧与下模座之间,所述的右压块分别设置在上模的右侧与上模座之间、下模的右侧与下模座之间;所述的后压块和右压块与上下模及上下模座接触面均有斜度,所述的左定位板与上下模接触面也有斜度。 所述的上模与上模座之间、下模与下模座之间的后压块分别为3个,且均匀设置;所述的上模与上模座之间、下模与下模座之间的后压块分别为4个,且均匀设置。 本专利技术的可多工位顶料模具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既可满足中心部位顶料,也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多工位顶料,适合不同类型产品的工艺顶出要求,适应范围广;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采用3个导向机构,导向精度高,抗偏载能力好,对适用于摩擦压力机设备适用性强;顶料机构采用分级顶料形式,顶料动作同步性好,顶杆顶出、复位动作可靠;顶料机构分级组装,安装、维修,更换方便;通过变换不同位置的摆臂,可实现不同位置的顶料需求,也可实现锻件本体部位直接顶料;上模和下模分别通过定位压紧机构设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内,上模、下模紧固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可多工位顶料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所示的A-A剖视图; 附图3是图1中所示的C-C剖视图; 附图4是图1中所示的D-D剖视图; 附图5是图2中所示的B向视图; 附图6是中摆臂放大主视图; 附图7是中摆臂放大俯视图; 附图8是侧摆臂放大俯视图; 附图9是中二级顶杆托板主视放大剖视图; 附图10是中二级顶杆托板放大俯视图; 附图11是侧二级顶杆托板主视放大剖视图; 附图12是侧二级顶杆托板放大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座,2、上模,3、前定位板,4、后压块,5、左定位板,6、右压块,7、下模座,8、下模,9、导套,10、导套压板,11、导柱,12、导柱压板,13、设备顶杆,14、中摆臂,15、侧摆臂,16、摆臂轴,17、定位键,18、中二级顶杆托板,19、中一级顶杆,20、侧二级顶杆托板,21、侧二级顶杆,22、侧一级顶杆,23、侧二级顶杆复位弹簧,24、支承座25、中二级顶杆,26、中二级顶杆复位弹簧,27、摆臂腔,2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12对本专利技术的可多工位顶料模具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可多工位顶料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2、下模8、上模座I和下模座7,所述的上模2设置在上模座I的下部,并与之相连,所述的下模2设置在下模座7的上部,并与之相连,所述的上模2设置在下模8的上部,下模8的型腔下部和下模座7内设置顶料机构,所述的顶料机构包括中顶杆、侧顶杆、中摆臂14、侧摆臂15、摆臂轴16和设备顶杆13,所述的下模座7的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摆臂腔27,所述的摆臂轴16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下模座7的摆臂腔的前后两端,所述的每根摆臂轴16分别通过支承座24设置在下模座7内,所述的摆臂轴16穿过支承座24的孔内,所述的每根摆臂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中摆臂14和侦W罢臂15,两根摆臂轴16上的中摆臂14沿下模座7中心对称设置,每个中摆臂14上分别设置有中顶杆,每个侧摆臂15上分别设置有侧顶杆,两根中摆臂14的下部设置有设备顶杆13 ;所述的中顶杆和侧顶杆分别采用二级分段结构,中顶杆包括中一级顶杆19和中二级顶杆25,侧顶杆包括侧一级顶杆22和侧二级顶杆21,所述的中一级顶杆19和侧一级顶杆22分别设置在下模座7内,并可沿下模座7上下移动,所述的中二级顶杆25和侧二级顶杆21分别设置在下模8内,并可沿下模8上下移动;所述的中二级顶杆25和侧二级顶杆21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中二级顶杆托板18和侧二级顶杆托板20,所述的中二级顶杆托板18和侧二级顶杆托板20与下模8之间分别设置有使中二级顶杆25复位的中二级顶杆复位弹簧26和使侧二级顶杆21复位的侧二级顶杆复位弹簧23。 所述的每根摆臂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侧摆臂15,两个侧摆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多工位顶料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设置在上模座的下部,并与之相连,所述的下模设置在下模座的上部,并与之相连,所述的上模设置在下模的上部,其特征是:下模的型腔下部和下模座内设置顶料机构,所述的顶料机构包括中顶杆、侧顶杆、中摆臂、侧摆臂、摆臂轴和设备顶杆,所述的下模座的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摆臂腔,所述的摆臂轴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下模座的摆臂腔的前后两端,所述的每根摆臂轴分别通过支承座设置在下模座内,所述的摆臂轴穿过支承座的孔内,所述的每根摆臂轴上分别设置有中摆臂和侧摆臂,两根摆臂轴上的中摆臂沿下模座中心对称设置,每个中摆臂上分别设置有中顶杆,每个侧摆臂上分别设置有侧顶杆,两根中摆臂的下部设置有设备顶杆;所述的中顶杆和侧顶杆分别采用二级分段结构,中顶杆包括中一级顶杆和中二级顶杆,侧顶杆包括侧一级顶杆和侧二级顶杆,所述的中一级顶杆和侧一级顶杆分别设置在下模座内,并可沿下模座上下移动,所述的中二级顶杆和侧二级顶杆分别设置在下模内,并可沿下模上下移动;所述的中二级顶杆和侧二级顶杆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中二级顶杆托板和侧二级顶杆托板,所述的中二级顶杆托板和侧二级顶杆托板与下模之间分别设置有使中二级顶杆复位的中二级顶杆复位弹簧和使侧二级顶杆复位的侧二级顶杆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多工位顶料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设置在上模座的下部,并与之相连,所述的下模设置在下模座的上部,并与之相连,所述的上模设置在下模的上部,其特征是:下模的型腔下部和下模座内设置顶料机构,所述的顶料机构包括中顶杆、侧顶杆、中摆臂、侧摆臂、摆臂轴和设备顶杆,所述的下模座的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摆臂腔,所述的摆臂轴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下模座的摆臂腔的前后两端,所述的每根摆臂轴分别通过支承座设置在下模座内,所述的摆臂轴穿过支承座的孔内,所述的每根摆臂轴上分别设置有中摆臂和侧摆臂,两根摆臂轴上的中摆臂沿下模座中心对称设置,每个中摆臂上分别设置有中顶杆,每个侧摆臂上分别设置有侧顶杆,两根中摆臂的下部设置有设备顶杆;所述的中顶杆和侧顶杆分别采用二级分段结构,中顶杆包括中一级顶杆和中二级顶杆,侧顶杆包括侧一级顶杆和侧二级顶杆,所述的中一级顶杆和侧一级顶杆分别设置在下模座内,并可沿下模座上下移动,所述的中二级顶杆和侧二级顶杆分别设置在下模内,并可沿下模上下移动;所述的中二级顶杆和侧二级顶杆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中二级顶杆托板和侧二级顶杆托板,所述的中二级顶杆托板和侧二级顶杆托板与下模之间分别设置有使中二级顶杆复位的中二级顶杆复位弹簧和使侧二级顶杆复位的侧二级顶杆复位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工位顶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每根摆臂轴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侧摆臂,两个侧摆臂分别设置在摆臂轴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工位顶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每根摆臂轴上的中二级顶杆分别包括两根,沿中二级顶杆托板纵向方向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华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矿机集团莱芜煤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