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8978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具备:支承辊(4)的多个突起部(44A、44B);进行超声波振动的焊头(81);吸引孔(40),其为了搬运无纺布(1)且为了抑制粒状体(3)配置于所述突起部(44A、44B)上的无纺布(1),将粒状体(3)与无纺布(1)一并吸引;以及突条(6),所述突条(6)的突出高度比所述突起部(44A、44B)的突出高度低,并且所述突条(6)沿着吸引孔(40)的外周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吸收体液的多个粒状体(以下,仅称为“粒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在基材片上以规定的图案吸引并配置由超吸水性树脂构成的所述粒状体,在所述基材片与另一个基材片之间夹住所述粒状体,在不存在粒状体的部位对所述基材片彼此进行超声波接合(专利文献1)。通过利用超声波接合将所述基材片彼此接合,从而不需要使用粘合剂。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08-507384W但是,在超声波接合中,在进行接合时,若粒状体咬入到支承体的突起部与焊头之间,则会发生接合不良,无法获得所期望的接合状态、接合强度。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对焊头、支承体等的装配造成负面影响的顾虑。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抑制粒状体咬入到支承体的突起部与焊头之间,从而容易获得所期望的接合状态、接合强度。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在两张相互面对的透液性的无纺布之间具有吸收体液的多个粒状体,所述制造装置具备:支承辊,其在两张所述无纺布重叠的状态下搬运两张所述无纺布;多个突起部,其形成于所述支承辊,且朝向所述支承辊的径向的外侧突出;以及焊头,其进行超声波振动,从而在该焊头与所述多个突起部的各个突起部之间将两张所述无纺布接合,形成接合部,所述支承辊界定至少一个吸引孔与突条,为了搬运所述无纺布、并且抑制所述粒状体配置于所述突起部上的无纺布,所述至少一个吸引孔通过所述无纺布将第一空气与所述粒状体以及所述无纺布一并吸引,所述突条设置在所述多个突起部与所述吸引孔之间,朝向所述支承辊的径向外侧突出,且该突条的突出高度比所述突起部的突出高度低,并且该突条沿着所述吸引孔的外周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突条的突出高度设定为比所述突起部的突出高度低,因此,两张所述无纺布中的被吸附保持于所述支承辊而与该支承辊相接的无纺布从所述突起部朝向所述突条向斜下方倾斜。由此,在进行超声波敷时,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突条之间,形成被倾斜的所述无纺布与所述支承辊包围的空间。因此,在进行超声波熔敷时,即便在所述突起部的附近,所述粒状体残留在所述无纺布上,与所述支承辊相接的无纺布以及所述粒状体能够与所述无纺布一并朝向所述突起部与突条之间的空间退让,不存在所述粒状体咬入到所述支承辊的突起部与焊头之间的顾虑。在本专利技术中,吸收性物品在一次性尿布、短裤的半成品即吸收性主体、吸收性芯的部分之外,还包括女性用生理用品、吸收垫等。另外,无纺布具有透液性以及通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穿着物品的俯视图。图2是吸收性物品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该吸收性物品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B是其剖视图,图3C是两张无纺布在低强度接合部相互分离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支承辊的一例的局部剖视的纵剖视图。图6A是将该支承辊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展开为平面而示出的展开图,图6B是形成该支承辊的外周部的环的纵剖视图。图7A以及图7B是放大示出该支承辊的局部的展开图。图8是放大示出支承体的剖视图。图9A是进一步放大示出支承体的一个突起部的剖视图,图9B是示出突条的另一例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承辊在所述突条与所述多个突起部之间界定沿着所述突条延伸的槽。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超声波熔敷时,所述粒状体以及与所述支承辊相接的无纺布容易向所述槽退让。更优选的是,所述突条设置为环状,以便包围所述吸引孔的整周。在所述突条呈环状的情况下,利用被所述吸引孔吸引的空气的吸引力,使两张所述无纺布中的与所述支承辊相接的无纺布与所述突条容易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中,“环状”是指,不仅包括所述突条完全相连的情况、还包括所述突条断续地形成在所述吸引孔的周围的情况的概念。需要说明的是,与所述突条为断续的情况相比,在完全相连的情况下,空气的吸引力更难以作用于所述突起部与突条之间的所述空间。即,在所述突条断续地形成的情况下,空气的吸引力略微从所述突条彼此之间作用。更优选的是,将所述突条形成为,在从所述吸引孔吸引所述第一空气时,两张所述无纺布中的与所述支承辊相接的一方的无纺布与所述突起部以及所述突条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述空气的吸引力难以作用于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突条之间的、利用所述无纺布与所述支承辊形成的所述空间,因此,所述粒状体不易在所述突起部的周围被吸引到无纺布上。更优选的是,所述突条形成为所述突条的厚度随着靠近所述径向的外端(前端)而变小的锥状。若所述突条的厚度大,则所述粒状体容易残留于突条的部位自身,与此相对,若所述突条的外端形成为锥状而较薄,则所述粒状体难以残留在所述突条之上,万一残留,夹在所述突条与所述焊头之间的所述粒状体也容易粉碎。另外,由于突条呈锥状,因此能够增大所述突条与所述突起部之间的槽的截面积,所述粒状体可能容易向槽退让。更优选的是,为了抑制所述粒状体配置在无纺布的与多个所述突起部的各个突起部对应的部位,所述支承辊界定排出第二空气的排出孔,各个所述排出孔开设在所述突起部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第二空气的排出来抑制所述粒状体残留于所述接合部,在超声波熔敷中容易获得所期望的接合状态、接合强度。更优选的是,所述吸引孔在所述支承辊上设置有多个,并且以规定的图案配置,由此,所述多个吸引孔设置为界定用于划分并配置所述粒状体的集合的多个配置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以所述规定的图案配置的粒状体不易配置为从所述配置区域突出。因此,所述粒状体在所述配置区域之外被夹在两张所述无纺布之间的可能性更少。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参考附图进行的适当实施例的说明而清楚理解。然而,实施例以及附图仅用于图示以及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实施例1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图1~图9示出实施例1。穿着物品10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穿着物品100具备吸收性主体(吸收性物品的一例)200、前腰身部301以及后腰身部302。所述吸收性物品200具有覆盖穿着者的前身的前部201、覆盖穿着者的后身的后部202、以及覆盖所述前部201与后部202之间的胯裆的裆部203。所述裆部203与前部201以及后部202相连,且在与腰身方向X正交的纵向Y上延伸。前腰身部301与后腰身部302既可以在穿着时彼此接合,或者也可以在穿着前预先接合。也可以在吸收性物品200上设置立体折裥(未图示)。另外,也可以在吸收性物品200上形成沿着穿着者的腿部扎紧的腿周部。此外,也可以在吸收性物品200的成为腿周的部分等设置有用于使穿着物品100贴合穿着者的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例如能够采用多个橡胶线或橡胶片、薄膜或者含有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等。另外,这些材料也可以用作使穿着物品100贴合穿着者的弹性构件而设置于前部201以及后部202。如图2所示,所述吸收性物品200具备与穿着者的肌肤面接触的顶层片材21、不与所述肌肤面接触的覆盖片材22以及吸收性的芯23。图3B(熔敷部)的顶层片材21与覆盖片材22如图3A那样沿着纵横延伸的例如格子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在两张相互面对的透液性的无纺布之间具有吸收体液的多个粒状体,其中,所述制造装置具备:支承辊,其在两张所述无纺布重叠的状态下搬运两张所述无纺布;多个突起部,其形成于所述支承辊,且朝向所述支承辊的径向的外侧突出;以及焊头,其进行超声波振动,从而在该焊头与所述多个突起部的各个突起部之间将两张所述无纺布接合,形成接合部,所述支承辊具备至少一个吸引孔与突条,为了搬运所述无纺布、并且抑制所述粒状体配置于所述突起部上的无纺布,所述至少一个吸引孔透过所述无纺布将第一空气与所述粒状体以及所述无纺布一并吸引,所述突条设置在所述多个突起部与所述吸引孔之间,朝向所述支承辊的径向的外侧突出,且该突条的突出高度比所述突起部的突出高度低,并且该突条沿着所述吸引孔的外周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13 JP 2012-157093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在两张相互面对的透液性的无纺布之间具有吸收体液的多个粒状体,其中,所述制造装置具备:支承辊,其在两张所述无纺布重叠的状态下搬运两张所述无纺布;多个突起部,其形成于所述支承辊,且朝向所述支承辊的径向的外侧突出;以及焊头,其进行超声波振动,从而在该焊头与所述多个突起部的各个突起部之间将两张所述无纺布接合,形成接合部,所述支承辊具备突条与至少一个吸引孔,为了搬运所述无纺布、并且抑制所述粒状体配置于所述突起部上的无纺布,所述至少一个吸引孔透过所述无纺布将第一空气与所述粒状体以及所述无纺布一并吸引,所述突条设置在所述多个突起部与所述吸引孔之间,朝向所述支承辊的径向的外侧突出,且该突条的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门正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瑞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