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8877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经由多个头使液体循环并从各头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使向各头施加的压力的均匀化。液体循环部具有液体从第一头及第二头流向储存部的回收路,回收路具有:从第一头流出的液体和从第二头流出的液体汇合的第一汇合点;从第一头流出的液体流向第一汇合点的第一回收路部;和液体从第一汇合点流出的第二回收路部,与第二回收路部处的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第二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比与第一回收路部处的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第一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喷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多个喷射液体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特别涉及经由多个头使液体 循环的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液体喷射装置,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在该装置 中,从墨水盒供给的墨水由墨水供给歧管分配。更具体地,墨水经从墨水供给歧管延伸的第 一分流流路向各头模块分配供给。另一方面,从各头模块排出的墨水经第二分流流路回收 到墨水回收歧管,再从墨水回收歧管返回墨水盒。这样,构成了从墨水盒供给墨水并经由多 个头而再次将墨水回收到墨水盒的墨水循环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791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在墨水供给歧管及墨水回收歧管的任一个中, 都设有在墨水中的气体混入时为了气体和墨水上下分离而足够粗的内部流路,但是,其详 细构成没有记载。此处,如果使内部流路的截面面积为恒定,则在每次通过分流流路时压力 损失变动。特别地,在回收侧(也称为返路侧)压力变动所产生的影响大,这导致液体的喷 射性能的下降。即、在墨水回收歧管的内部流路的截面面积为恒定的情况下,在内部流路的 任一个中流路阻力皆为恒定。因此,在每次通过第二分流流路时内部流路内的流量增加,压 力损失增大。其结果,在各头的喷嘴的弯液面(^ >力 > )作用的压力大幅变动,液体的 喷射在每个头都不同。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经由多个头使液体循环并从各头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 置中使向各头施加的压力均匀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储存部,其储存液体;第一头及 第二头,其喷射液体;和液体循环部,其使液体从储存部经由第一头流向储存部并且经由第 二头流向储存部,液体循环部具有液体从第一头及第二头流向储存部的回收路,回收路具 有:从第一头流出的液体和从第二头流出的液体汇合的第一汇合点;从第一头流出的液体 流向第一汇合点的第一回收路部;和液体从第一汇合点流出的第二回收路部,与第二回收 路部处的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第二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比与第一回收路部处的液体的 流动方向正交的第一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大。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专利技术中,相对于通过第一回收路部流向第一汇合点的液体, 从第二头回收的液体在第一汇合点汇合后,与从第一头回收的液体一同通过第二回收路部 流向储存部。因此,在第二回收路部流动的液体的流量比在第一回收路部流动的液体的流 量多。此处,在第一回收路部及第二回收路部为相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与第二回收路部连 通的第二头处的压力变动增大。于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第二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比第一 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大,而使第二回收路部的流路阻力下降以抑制上述压力变动。其结果, 能使向第一头及第二头施加的压力均匀化。 此处,具备第三头,其喷射液体,从第三头回收的液体与通过第二回收路部的流来 的液体(从第一头及第二头回收的液体)在第二汇合点汇合后,通过第三回收路部流向储 存部的情况下,优选与上述同样地构成。即、与第三回收路部处的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第 三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比与第二回收路部处的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第二回收路部的截 面面积大。这样,虽然在第三回收路部流动的液体的流量增多,但是,第三回收路部的流路 阻力下降,因此能抑制与第三回收路部连通的第三头处的压力变动。其结果,与第一头及第 二头无关地,向第三头施加的压力也能均匀化。 此外,作为调整截面面积的具体方法,例如可使各回收路部处与液体的流动方向 正交的截面的宽度和深度中的至少一个在多个回收路部之间不同。但是,在考虑液体循环 部、特别是回收路的成形容易性和/或成形精度的提高等时,优选使截面的宽度及深度中 的一个相等,使另一个互不相同。 此外,在上述专利技术中,虽然相对于汇合部使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回收路部的截面面 积互不相同,但是,对于各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是任意的。例如在各回收路部的液体的流动 方向上使该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为恒定的情况下,在汇合点形成高度差。因此,在台阶状的 汇合点处液体的流动较大地变化,在流动产生扰动。例如,在将含有沉降性高的物质的白色 墨水作为液体喷射的装置中,可得到任意通过上述扰动来使沉降回复这一作用效果。 另一方面,可构成为在各回收路部处的液体的流动方向上使该回收路部的截面面 积连续增大,在该情况下,能抑制上述扰动的发生。 再有,在液体循环部具有从储存部向第一头及第二头供给液体的供给路的装置 中,使该供给路的构成包括:从自储存部供给的液体分流向第一头供给的液体的第一分流 点;使液体流向第一分流点的第一供给路部;和使没有在第一分流点被分流的液体从第一 分流点流出的第二供给路部。在该情况下,在通过第一分流点的前后能看到液体的流量变 化。即、在第二供给路部流动的液体的流量在第一分流点被分流而减少向第一头供给的量。 此处,在第一供给路部及第二供给路部为相同截面面积的情况下,发生与第二供给路部连 接的第二头处的压力变动。于是,通过使第二供给路部的截面面积比第一供给路部的截面 面积小,而使第二回收路部的流路阻力增大以抑制上述压力变动。这样,能使向第一头及第 二头施加的压力更好地均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能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机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控制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电学构成的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向头供给墨水的供给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4是表示歧管的构成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歧管的动作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机(液体喷射装置)6、6a?6k头62盒(储存部)63供给流路65回收 流路66循环路径100歧管107、108供给流路114回收路径(回收路)1141?1145回 收路部BP1分流点JP1?JP4汇合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地表示能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机的构成的主视图。再有,在图1和以下 的附图中,根据需要,为了明确打印机1的各部分的配置关系,而采用了与打印机1的左右 方向X、前后方向Y及铅垂方向Z对应的三维坐标系。 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1中,在左右方向上排列有放出部2、处理部3及卷取部4。 放出部2及卷取部4分别具有放出轴20及卷取轴40。而且,在放出部2及卷取部4将片 材S(介质)的两端卷绕成辊状,并在两者间架设。沿如上述那样架设的输送路径Pc将片 材S从放出轴20输送到处理部3以接受印刷单元6U所进行的图像记录处理,然后,向卷取 轴40输送。该片材S的种类大体分为纸系和薄膜系。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片材S的 两面中的、记录图像的面称为表面,另一方面,将其相反侧的面称为背面。 放出部2具有:卷绕片材S的端的放出轴20 ;和绕挂从放出轴20拉出的片材S的 从动辊21。通过放出轴20旋转而使在放出轴20卷绕的片材S经由从动辊21向处理部3 放出。 在处理部3,将从放出部2放出的片材S用平台30支撑并使用印刷单元6U来在 片材S记录图像。即、印刷单元6U具有沿平台30的表面排列的多个头6,头6向由平台30 的表面支撑的片材S喷射墨水,从而在片材S记录图像。在该处理部3,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储存部,其储存液体;第一头及第二头,其喷射所述液体;和液体循环部,其使液体从所述储存部经由所述第一头流向所述储存部并且经由所述第二头流向所述储存部,所述液体循环部具有所述液体从所述第一头及所述第二头流向所述储存部的回收路,所述回收路具有:从所述第一头流出的所述液体和从所述第二头流出的所述液体汇合的第一汇合点;从所述第一头流出的所述液体流向所述第一汇合点的第一回收路部;和所述液体从所述第一汇合点流出的第二回收路部,与所述第二回收路部处的所述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所述第二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比与所述第一回收路部处的所述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所述第一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大。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20 JP 2013-1947401.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储存部,其储存液体; 第一头及第二头,其喷射所述液体;和 液体循环部,其使液体从所述储存部经由所述第一头流向所述储存部并且经由所述第 -头流向所述储存部, 所述液体循环部具有所述液体从所述第一头及所述第二头流向所述储存部的回收路, 所述回收路具有:从所述第一头流出的所述液体和从所述第二头流出的所述液体汇合 的第一汇合点;从所述第一头流出的所述液体流向所述第一汇合点的第一回收路部;和所 述液体从所述第一汇合点流出的第二回收路部, 与所述第二回收路部处的所述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所述第二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 比与所述第一回收路部处的所述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所述第一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大。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三头,其喷射所述液体, 所述液体循环部使所述液体经由所述第三头而通过所述回收路流向所述储存部, 所述回收路具有:从所述第一头及所述第二头流出的所述液体和从所述第三头流出的 所述液体汇合的第二汇合点;和所述液体从所述第二汇合点流出的第三回收路部, 与所述第三回收路部处的所述液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所述第三回收路部的截面面积 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将明小池薰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