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偏载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8331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配件。电梯偏载调节系统,包括一电梯偏载检测单元,所述电梯偏载检测单元连接一逻辑控制板,所述逻辑控制板连接一悬臂平衡块装置;所述悬臂平衡块装置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转轴连接一悬挂臂,所述悬挂臂可绕所述转轴360度转动,所述悬挂臂上装有配重,所述配重可沿所述悬挂臂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悬臂平衡块装置还包括一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悬挂臂绕所述转轴转动的转轴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配重沿所述悬挂臂移动的配重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悬臂平衡块装置安装于电梯轿厢下方,逻辑控制板根据电梯偏载检测单元的反馈信号控制驱动系统调整配重、悬挂臂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电梯配件。
技术介绍
在人们使用电梯时,乘客经常习惯靠在电梯轿厢的轿壁上,或在几个人不均匀的站立在轿厢内,殊不知电梯轿厢是作用在井道中从上到下的导轨上的,轿厢通过导轨导向做上下运行,在没有乘客的空轿厢内,电梯轿厢处于平衡状态,理论上说轿厢导向装置和电梯导轨是有一定的间隙的,事实上每次有乘客进入电梯时都会使电梯轿厢产生偏载,电梯偏载后会致使轿厢上的导向装置与导轨被动紧密贴合产生摩擦,摩擦会产生阻力,这种阻力会导致电梯运行时电动机需要输出更大的功率,浪费更多的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偏载调节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电梯偏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检测电梯是否处于偏载状态的电梯偏载检测单元,所述电梯偏载检测单元连接一逻辑控制板,所述逻辑控制板连接一悬臂平衡块装置;所述悬臂平衡块装置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转轴连接一悬挂臂,所述悬挂臂可绕所述转轴360度转动,所述悬挂臂上装有配重,所述配重可沿所述悬挂臂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悬臂平衡块装置还包括一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悬挂臂绕所述转轴转动的转轴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配重沿所述悬挂臂移动的配重驱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悬臂平衡块装置安装于电梯轿厢下方,逻辑控制板根据电梯偏载检测单元的反馈信号控制驱动系统调整配重、悬挂臂的位置。从而调整整个轿箱的重心。进而实现电梯轿厢的自平衡,从而减少电梯运行阻力、降低电梯运行功耗。所述转轴驱动机构包括一转轴驱动电机,所述转轴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转轴驱动电机的转轴由所述底座伸出,所述悬挂臂固定在所述转轴上。转轴驱动机构以转轴作为传动机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所述配重驱动机构包括一位于所述悬挂臂上的滑轨、一安装在配重上的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轨配套;还包括一配重驱动电机,所述配重驱动电机位于所述配重内,所述配重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滑轮的转轴。所述配重优选至少有两个。以增加重心调整的精确度。各配重均呈长方体状。以方便安装。各配重的质量不小于3公斤,且所有配重的总重量不大于50公斤。以避免增加电梯的负荷。所述底座优选呈喇叭口状,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悬挂臂的端口的口径小于远离所述悬挂臂的端口的口径。喇叭口状的结构可以增加底座与轿底的接触面积,使固定牢稳。喇叭口的较大口径的一端的面积不小于0.5平方米。以保证悬臂平衡块装置在转动过程中平稳。所述转轴驱动电机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一端设有一转轴伸出口,所述转轴驱动电机的转轴由所述转轴伸出口伸出;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边缘处设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上开有螺栓孔;所述悬臂平衡块装置直接通过所述转轴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梯轿厢上,而不另设底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梯偏载检测单元包括至少四个称重装置,各称重装置均连接一逻辑控制板,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板。逻辑控制板可以根据称重装置获得的重量参数,获取偏执状况,调整驱动系统的状态。使用时,可以将至少四个称重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厢内,以实现对局部负荷情况的获取,进而允许根据局部负荷情况,自行调整驱动系统的状态,实现电梯轿厢平衡的自动调整。优选,所述称重装置有四个,四个称重装置分别位于电梯轿厢的四个角部。电梯轿厢内有乘客或货物时,因重心会发生变化,安装在轿底的4个称重装置能测量出四个支点的重量。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电梯偏载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压力传感器,所述至少三个压力传感器等间距排布在轿厢导向装置与电梯导轨之间。优选,各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呈弧状,所述至少三个压力传感器等间距的排布在一圆环的内侧。这样安装时,可直接将圆环固定在轿厢导向装置上,安装方便。逻辑控制板可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情况判断偏载情况。当各压力传感器受力相等时,逻辑控制板认为轿厢重心位于中心处,未发生偏载;当任意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受力不相等时,逻辑控制板认为轿厢重心偏移,发生偏载。所述电梯偏载检测单元还可以通过电梯运行控制用的控制主机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板。所述电梯偏载检测单元设有一检测用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板也设有一控制用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梯偏载检测单元通过检测用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控制主机,控制主机无线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板的控制用无线通信模块。接入控制主机,不仅可以实现第三方控制,还可以调取电梯偏载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用于电梯运行数据参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的使用参考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连接关系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2,电梯偏载调节系统,包括一用于检测电梯是否处于偏载状态的电梯偏载检测单元,电梯偏载检测单元连接一逻辑控制板6,逻辑控制板6连接一悬臂平衡块装置;悬臂平衡块装置包括一底座4,底座4通过转轴5连接一悬挂臂3,悬挂臂3可绕转轴360度转动,悬挂臂3上装有配重2,配重2可沿悬挂臂3的长度方向移动;悬臂平衡块装置还包括一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一用于驱动悬挂臂3绕转轴5转动的转轴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用于驱动配重2沿悬挂臂3移动的配重驱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悬臂平衡块装置安装于电梯轿厢下方,逻辑控制板6根据电梯偏载检测单元的反馈信号控制驱动系统调整配重2、悬挂臂3的位置。从而调整整个轿箱的重心。进而实现电梯轿厢的自平衡,从而减少电梯运行阻力、降低电梯运行功耗。转轴驱动机构包括一转轴驱动电机7,转轴驱动电机7位于底座4内,转轴驱动电机7的转轴由底座4伸出,悬挂臂3固定在转轴5上。转轴驱动机构以转轴5作为传动机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配重驱动机构包括一位于悬挂臂3上的滑轨、一安装在配重2上的滑轮,滑轮与滑轨配套;还包括一配重驱动电机8,配重驱动电机8位于配重2内,配重驱动电机8的转轴通过传送带连接滑轮的转轴。底座4优选呈喇叭口状,底座靠近悬挂臂3的端口的口径小于远离悬挂臂3的端口的口径。喇叭口状的结构可以增加底座与轿底的接触面积,使固定牢稳。喇叭口的较大口径的一端的面积不小于0.5平方米。以保证悬臂平衡块装置在转动过程中平稳。转轴驱动电机包括一外壳,外壳一端设有一转轴伸出口,转轴驱动电机的转轴由转轴伸出口伸出;外壳的另一端边缘处设有外翻边,外翻边上开有螺栓孔;悬臂平衡块装置直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梯偏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检测电梯是否处于偏载状态的电梯偏载检测单元,所述电梯偏载检测单元连接一逻辑控制板,所述逻辑控制板连接一悬臂平衡块装置;所述悬臂平衡块装置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转轴连接一悬挂臂,所述悬挂臂可绕所述转轴360度转动,所述悬挂臂上装有配重,所述配重可沿所述悬挂臂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悬臂平衡块装置还包括一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悬挂臂绕所述转轴转动的转轴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配重沿所述悬挂臂移动的配重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偏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检测电梯是否处于偏载
状态的电梯偏载检测单元,所述电梯偏载检测单元连接一逻辑控制板,所述
逻辑控制板连接一悬臂平衡块装置;
所述悬臂平衡块装置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转轴连接一悬挂臂,所
述悬挂臂可绕所述转轴360度转动,所述悬挂臂上装有配重,所述配重可沿
所述悬挂臂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悬臂平衡块装置还包括一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一用于驱动
所述悬挂臂绕所述转轴转动的转轴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配重沿
所述悬挂臂移动的配重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偏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悬臂平衡块
装置安装于电梯轿厢下方,逻辑控制板根据电梯偏载检测单元的反馈信号控
制驱动系统调整配重、悬挂臂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偏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驱
动机构包括一转轴驱动电机,所述转轴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转轴
驱动电机的转轴由所述底座伸出,所述悬挂臂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偏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驱
动机构包括一位于所述悬挂臂上的滑轨、一安装在配重上的滑轮,所述滑轮
与所述滑轨配套;
还包括一配重驱动电机,所述配重驱动电机位于所述配重内,所述配重
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滑轮的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梯偏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磊包利明李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