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控制方法及隔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7989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空控制方法及隔空控制装置,其中隔空控制方法适用于一使用者与一电容感测面板之间,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于复数个时间点上产生不同距离的复数个感测范围并进行一判断程序,进而得到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一相对值;以及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根据所述相对值来感测所述使用者的一隔空控制动作而发出一控制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除了可达到让使用者可隔空控制电容感测面板外,更可增加使用者操作触控装置的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空控制方法及隔空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隔空控制方法及隔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触控技术的蓬勃发展,例如手机、笔记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等等的触控装置由于提供了直觉式的操作与输入接口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带来了庞大的商机。其中,触控装置可根据触控感测方式的不同而分为电容式触控及电阻式触控。 就电容式触控的感测原理而言,其主要是利用以手指或是导电物体来触碰触控面板,以在相应的电极上建立额外的电容,以使触控电极的等效电容改变。因此,后端的感测电路(sensor IC)可依据触控电极的等效电容改变进而判断出触控面板上的触碰位置。 就电阻式触控的感测原理而言,其主要是透过按压触控面板的方式来改变触控面板上的相应位置的电阻值。因此,感测电路可依据电阻值的改变而判断触碰位置。 随着人机使用者界面的快速演进以及大面积的触控面板已成主流,导致使用者与触控面板间的正常使用距离也越来越远。因此,若是要求使用者以手指或是导电物体触碰触控面板表面才能进行人机使用者界面控制的习用作法便显得没有意义。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隔空控制方法及装置,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隔空控制方法及隔空控制装置,以解决习知人机使用者界面需要使用者以手指或是导电物体触碰触控面板表面才能进行人机使用者界面控制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空控制方法,适用于一使用者与一电容感测面板之间,所述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于复数个时间点上产生不同距离的复数个感测范围并进行一判断程序,进而得到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一相对值;以及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根据所述相对值来感测所述使用者的一隔空控制动作而发出一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电容感测面板包含有复数个不相连的电极单元,而得到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所述相对值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所述复数个电极单元区分为复数个第一群组并驱动每一所述第一群组,用以判断出所述使用者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群组所对应的一第一感测范围内;将所述复数个电极单元区分为复数个第二群组并驱动每一所述第二群组,用以判断出所述使用者是否位于所述第二群组所对应的一第二感测范围内;当所述使用者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感测范围及所述第二感测范围内时,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所述相对值为所述第一感测范围及所述第二感测范围两者之中较小范围者。 其中,所述复数个第一群组所包含的所述电极单元数量相同,所述复数个第二群组所包含的所述电极单元数量相同,所述第二群组所包含的所述电极单元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群组所包含的所述电极单元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感测范围大于所述第一感测范围。 其中,当所述使用者位于所述第一感测范围内时,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所述相对值为所述第一感测范围。 其中,还包含下列步骤:因应所述使用者提供所述隔空控制动作,进而显示一操作选单画面并致能一位置指示光标。 其中,所述隔空控制动作为一水平移动手势,所述水平移动手势距离所述电容感测面板的表面的距离被记录为一门坎值。 其中,所述发出所述控制信号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当所述使用者控制所述位置指示光标移动至所述操作选单画面的一图像上,且所述使用者的一部份朝所述电容感测面板方向移动时,发出所述控制信号,用以控制所述图像产生形变,且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相对值或所述门坎值的一预设比例时,执行所述图像所对应的功能。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隔空控制装置,至少包含:一电容感测面板;以及一感测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于复数个时间点上产生不同距离的复数个感测范围并进行一判断程序,进而得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一相对值,并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根据所述相对值来感测所述使用者的一隔空控制动作而发出一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电容感测面板包含:复数个互不相连的电极单元;以及复数条连接线路,分别电性连接对应的所述电极单元。 其中,还包含有复数个碎形电极单元,所述碎形电极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极单元中至少一电极单元的边缘区域上。 其中,所述感测控制电路用于将所述复数个电极单元区分为复数个第一群组及复数个第二群组,并驱动每一所述第一群组及每一所述第二群组,以判断所述使用者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群组所对应的一第一感测范围内,以及判断所述使用者是否位于所述第二群组所对应的一第二感测范围内,当所述使用者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感测范围及所述第二感测范围内时,以所述第一感测范围及所述第二感测范围两者之中较小范围者为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所述相对值。 其中,所述感测控制电路因应所述使用者提供所述隔空控制动作,进而于一显示器上显示一操作选单画面并致能一位置指示光标。 其中,所述隔空控制动作为一水平移动手势,所述水平移动手势距离该电容感测面板的表面的距离被记录为一门坎值。 其中,所述发出所述控制信号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当所述使用者控制所述位置指示光标移动至所述操作选单画面的一图像上,且所述使用者的一部份朝所述电容感测面板方向移动时,发出所述控制信号,用以控制所述图像产生形变,且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相对值或所述门坎值的一预设比例时,执行所述图像所对应的功能。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隔空控制装置,至少包含:一电容感测面板;以及一感测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于复数个时间点上产生不同距离的复数个感测范围并进行一判断程序,进而得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一按键按压动作,进而发出一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发出所述控制信号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当所述使用者的一部份朝所述电容感测面板方向移动且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距离小于一相对值或一门坎值的一预设比例时,发出所述控制信号。 其中,还包含一弹性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的表面上方,未进行所述按键按压动作时,所述弹性单元的一接触表面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距离为所述门坎值。 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带来如下有益效果:藉由控制电容感测面板于复数个时间点上产生不同距离的复数个感测范围并进行一判断程序,以得到使用者与电容感测面板间的一相对值,并控制电容感测面板根据该相对值来感测该使用者的一隔空控制动作而发出一控制信号,以执行对应的功能,使用者与电容感测面板间的相对值会随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产生动态调整,除了可达到让使用者可隔空控制电容感测面板外,更可增加使用者操作隔空控制装置的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隔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2C是表示群组化驱动多个电极单元与对应可感测范围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隔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隔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A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空控制方法,适用于一使用者与一电容感测面板之间,所述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于复数个时间点上产生不同距离的复数个感测范围并进行一判断程序,进而得到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一相对值;以及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根据所述相对值来感测所述使用者的一隔空控制动作而发出一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23 US 61/8810491.一种隔空控制方法,适用于一使用者与一电容感测面板之间,所述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于复数个时间点上产生不同距离的复数个感测范围并进行一判断程序,进而得到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一相对值;以及 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根据所述相对值来感测所述使用者的一隔空控制动作而发出一控制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包含有复数个不相连的电极单元,而得到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所述相对值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将所述复数个电极单元区分为复数个第一群组并驱动每一所述第一群组,用以判断出所述使用者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群组所对应的一第一感测范围内; 将所述复数个电极单元区分为复数个第二群组并驱动每一所述第二群组,用以判断出所述使用者是否位于所述第二群组所对应的一第二感测范围内; 当所述使用者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感测范围及所述第二感测范围内时,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所述相对值为所述第一感测范围及所述第二感测范围两者之中较小范围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第一群组所包含的所述电极单元数量相同,所述复数个第二群组所包含的所述电极单元数量相同,所述第二群组所包含的所述电极单元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群组所包含的所述电极单元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感测范围大于所述第一感测范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使用者位于所述第一感测范围内时,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所述相对值为所述第一感测范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因应所述使用者提供所述隔空控制动作,进而显示一操作选单画面并致能一位置指示光标。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空控制动作为一水平移动手势,所述水平移动手势距离所述电容感测面板的表面的距离被记录为一门坎值。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所述控制信号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当所述使用者控制所述位置指示光标移动至所述操作选单画面的一图像上,且所述使用者的一部份朝所述电容感测面板方向移动时,发出所述控制信号,用以控制所述图像产生形变,且于所述使用者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相对值或所述门坎值的一预设比例时,执行所述图像所对应的功能。8.一种隔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电容感测面板;以及 一感测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容感测面板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容感测面板于复数个时间点上产生不同距离的复数个感测范围并进行一判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师贤
申请(专利权)人:新益先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