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889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03:43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使用线束卡具将线束固定于面板,线束卡具具有板部和设置在板部处以压嵌于面板的孔的卡止部。卡止部包括:支撑柱,其从板部延伸;和一对卡止件,其从支撑柱的端部朝着板部延伸,并且具有与孔的边缘接合的端部。面板和线束由自粘合片覆盖并且固定。在压嵌卡止部之前,自粘合片的面对面板的表面与卡止件的端部接触。当将卡止部压嵌并且卡止于孔时,板部与面板之间的粘合片被压缩并且与孔的外周牢固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束固定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用线束卡具将线束固定于面板的线束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图24A至24C图示出使用传统的线束卡具将线束固定于被固定部件的线束固定结构。 图24A至24C所示的线束固定结构布置成将线束202固定于诸如车辆的本体、各种装置和面板这样的被固定部件201,并且设置有:线束卡具203,该线束卡具203布置成卡止到被固定部件201的卡止孔201a ;和固定膜(film) 204,该固定膜204保持线束卡具203。 线束卡具203由合成树脂等制成,并且设置有:锚部203a,该锚部203a待卡止到被固定部件201的卡止孔201a ;和板部203b,该板部203b形成为矩形板状。 第一^^止件203c和第二卡止件203d设置在锚部203a的先端处。当将锚部203a插入到被固定部件201的卡止孔201a内时,第一卡止件203c和第二卡止件203d弹性变形并且被压缩,并且当锚部203a已经通过卡止孔201a时,第一卡止件203c和第二卡止件203d恢复,并且卡止到卡止孔201a。 固定膜204是由聚烯烃树脂或氯乙烯树脂等制成的热收缩膜,并且设置有通孔204a,锚部203a通过该通孔204a。 当使用上述线束卡具203和固定膜204将线束202固定到被固定部件201时,首先,如图24A所示,将线束卡具203的锚部203a插入到固定膜204的通孔204a内,使得在板部203b抵接在固定膜204上的情况下,线束卡具203保持在固定膜204上。 接着,如图24B所示,将线束202放在固定膜204的中间部上,并且向前折叠固定膜204以包裹线束202。然后,使固定膜204的重叠部结合、焊接或经受热压缩结合,接下来加热固定膜204并且使其收缩,从而将线束卡具203与线束202互相固定。 然后,如图24C所示,线束卡具203的锚部203a卡止到被固定部件201的卡止孔201a,从而将线束202固定到被固定部件201 (参见专利文献I)。 图25是示出另一个传统的线束卡具的透视图。图26是沿着图25中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图27是示出图25、26所示的、压嵌并且卡止到面板的孔的卡止部的截面图。 图25至27所示的线束卡具300布置成将通过捆束多个电线而形成的线束固定到面板3 (参见图27)。线束卡具300包括:卡具主体301,该卡具主体301由合成树脂制成;和密封件302,该密封件302装接于卡具主体301。 卡具主体301形成为细长板状,并且设置有:板部310,该板部310要沿着线束布置;卡止部311,该卡止部311要压嵌并且卡止到面板3的孔3a ;和叶片部315,密封件302装接于该叶片部315。 卡止部311包括:支撑柱312,该支撑柱312从板部310的中央部延伸;和一对卡止件313,该一对卡止件313从支撑柱312的末端朝着板部310延伸。阶梯状的卡止肩部314形成在各个卡止件313的末端处。卡止部311从支撑柱312的末端侧压嵌到面板3的孔3a,并且一对卡止件313的各个卡止肩部314与孔3a的边缘接合,通过上述接合使卡止部311卡止到孔3a。 叶片部315以盘状形状布置在支撑柱312的基端部周围,并且具有弹性。并且,如图26所示,叶片部315成形为随着其从中央部延伸到外缘部而朝着面板3延伸。 密封件302装接在叶片部315的面对面板3的表面上,并且设置有孔320,该孔320形成在中央部处,布置成使卡止部311从那里通过。当将卡止部311压嵌并且卡止到面板3的孔3a时,该密封件302与孔3a的外周部紧密接触,从而防止水或灰尘从孔3a进入到面板3的内侧(S卩,图27中的板部310侧)。 当使用上述线束卡具300将线束固定到面板3时,首先沿着线束放置板部310,并且然后利用带包绕并且固定板部310和线束。然后,将卡止部311压嵌并且卡止到面板3的孔3a内,从而将线束固定到面板3。 然而,使用上述线束卡具203的线束固定结构具有下面描述的问题。也就是,固定膜204,即,热收缩膜通常具有小的弹性,从而难以使固定膜204与卡止孔201a的外周部紧密接触。从而,当要求卡止孔201a的密封性能时,不能使用该线束固定结构。 此外,使用上述线束卡具300的线束固定结构具有下面描述的问题。也就是,在线束卡具300中,当将卡止部311压嵌并且卡止到面板3的孔3a时,与面板3紧密接触的密封件302的压缩量从叶片部315的外缘部朝着叶片部315的中央部减小。从而,密封件302的压缩量不均匀,可能使得水或灰尘从孔3a进入到面板3的内侧。而且,如果以使得密封件302的中心相对于卡止部311的中心移位的方式将密封件302装接于叶片部315,则与孔3a的外周部紧密接触的密封件302的表面积更小,可能使得水或灰尘从孔3a进入到面板3的内侧。 图28是使用传统的线束卡具的另一个线束固定结构的截面图。在图28中,参考标记W表示通过捆束多个电线而形成的线束,并且参考标记400表示线束卡具,并且参考标记406表示车体面板。 线束卡具400包括:第一盘状部401,该第一盘状部401形成为圆盘状;线束固定件402,该线束固定件402从第一盘状部401延伸,并且布置成沿着线束W放置;卡止部403,该卡止部403布置在第一盘状部401的背面的中央部处,并且布置成压嵌并且卡止到车辆面板406的孔407 ;和第二盘状部404,该第二盘状部404在第一盘状部401的背面处的卡止部403周围形成为圆盘状。第二盘状部404由比第一盘状部401软的树脂制成,并且与第一盘状部401、线束固定件402和卡止部403 —体地形成。 第一盘状部401的外周部是弯曲的,从而朝着背面倾斜地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一稳定器411。 第二盘状部404具有比第一盘状部401的尺寸小的尺寸,并且具有与第一盘状部401的底部一体地形成的底部。与第一盘状部401的外周部相似,第二盘状部404的外周部是弯曲的,从而朝着背面倾斜地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二稳定器441。第二稳定器441定位在第一稳定器411的内侧处。 卡止部403包括:支撑柱431,该支撑柱431从第一盘状部401的背面的中央部突出;和一对卡止件432,该一对卡止件432从支撑柱431的末端朝着第一盘状部401延伸。阶梯状的卡止肩部421形成在各个卡止件432的末端处。 接着,将说明使用上述线束卡具400将线束W固定到车体面板406的方法。首先,将线束固定件402沿着线束W放置,并且然后利用带等包绕并且固定线束固定件402和线束W。然后,将卡止部403压嵌到车体面板406的孔407,并且卡止肩部421与孔407的边缘接合。通过这样做,第一稳定器411和第二稳定器441与孔407的外周部牢固接触。结果,车辆面板406弹性地夹置在一对卡止件432与第一稳定器411之间,从而将线束卡具400装接于车体面板406并且将线束W固定到车体面板406。 另外,在使用上述线束卡具400的线束固定结构中,第二稳定器441与孔407的外周部紧密接触,从而保持对孔407的良好的密封性能(参见专利文献2)。 然而,上述线束卡具400具有下面描述的问题。S卩,在线束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该线束固定结构用于将线束固定于面板,该线束固定结构包括:线束卡具,该线束卡具用于将所述线束固定于所述面板;和粘合片,其中,所述线束卡具包括平板状的板部和设置在所述板部处的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布置成压嵌并且卡止到所述面板的孔,其中,所述板部和所述线束由所述粘合片覆盖并且固定,其中,所述粘合片具有弹性,使得当施加压力时,所述粘合片在所述粘合片的厚度方向上收缩,并且当移除压力时,所述粘合片的厚度恢复,其中,所述粘合片设置有通孔,所述卡止部穿过该通孔,并且当将所述卡止部压嵌并且卡止到所述面板的所述孔内时,所述板部与所述面板之间的所述粘合片被压缩,并且与所述孔的外周部牢固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5.08 JP 2012-106541;2012.05.08 JP 2012-106541.一种线束固定结构,该线束固定结构用于将线束固定于面板,该线束固定结构包括: 线束卡具,该线束卡具用于将所述线束固定于所述面板;和 粘合片, 其中,所述线束卡具包括平板状的板部和设置在所述板部处的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布置成压嵌并且卡止到所述面板的孔, 其中,所述板部和所述线束由所述粘合片覆盖并且固定, 其中,所述粘合片具有弹性,使得当施加压力时,所述粘合片在所述粘合片的厚度方向上收缩,并且当移除压力时,所述粘合片的厚度恢复, 其中,所述粘合片设置有通孔,所述卡止部穿过该通孔,并且 当将所述卡止部压嵌并且卡止到所述面板的所述孔内时,所述板部与所述面板之间的所述粘合片被压缩,并且与所述孔的外周部牢固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卡止部设置在所述板部的中央部, 其中,所述板部和所述线束的整个部分由所述粘合片覆盖并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堂下宪一角田充规新穗亘平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