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681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束固定结构,使得在拉动线束时,线束夹的板的中部的变形量能够最小化,以防止线束从板件中掉落。线束固定结构(1)构造成使用线束夹(7)将线束固定到板件(3)。线束夹(7)包括板(6),该板(6)由基部(60)以及一对延伸部(61)构成,该一对延伸部(61)在远离基部(6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方向上延伸。一对延伸部(61)形成为比基部(60)窄。板(6)和线束由自粘板(4)覆盖并且固定。锁在板件(3)的孔(3a)中的锁止部(5)使得在板(6)与板件(3)之间的自粘板被按压并且粘着于孔(3a)的外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固定结构,用于使用线束夹而将线束固定到板件。
技术介绍
图16A至16C是使用传统的线束夹将线束固定到固定部件的线束固定结构的说明性视图。图16A至16C中所示的线束固定结构是用于将线束202装接到诸如车辆的车身、各种装置或板件这样的固定部件201的这样的结构,并且设置有待锁在固定部件201的锁止孔201a中的线束夹203和用于保持线束夹203的固定膜204。上述线束夹203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设置有锁在固定部件201的锁止孔201a中的锚定部203a和形成为板状形状的板203b。上述锚定部203a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锁止片203c和第二锁止片203d。锚定部203a插入到固定部件201的锁止孔201a中,第一锁止片203c和第二锁止片203d从而弹性变形以收缩,并且第一锁止片和第二锁止片203d在穿过锁止孔201a之后恢复,并且锁在锁止孔201a中。固定膜204是由聚烯烃系树脂或氯乙系树脂形成的热收缩膜,其中形成了通孔204a,锚定部203a穿过该通孔204a。当使用上述线束夹203和固定膜204将线束202固定到固定部件201时,如图16A所示,线束夹203的锚定部203a首先插入到固定膜204的通孔204a中,并且随着板203b抵接到固定膜204,线束夹203固定到固定膜204。然后,如图16B所示,线束202布置在固定膜204的中部上,并且固定膜204以缠绕线束202的方式向前折回。然后,在固定膜204的堆叠部粘着、焊接或热压缩结合之后,固定膜204受热并且收缩以固定线束夹203和线束202。然后,如图16C所示,线束夹203的锚定部203a锁在固定部件201的锁止孔201a中,这使得线束202能够固定到固定部件201(见专利文献1)。图17是示出另一种传统线束夹的透视图。图18是示出图17所示的线束夹固定到线束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9是示出图17和18所示的线束夹的锁止部压嵌并且锁止到板件的孔中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7至19所示的线束夹300是将线束2(见图18)固定到板件3(见图19)的结构,该线束2形成为多个线束2a束缚在一起,该板件3设置有合成树脂形成的夹具主体301和安装在夹具主体301上的密封垫302。上述夹具主体301是细长的板状形状,设置有沿着线束2的板310、压嵌并且锁在板件3的孔3a中的锁止部311以及要装接到密封垫302的片部315。上述锁止部311设置有从板310的中部竖立的柱312,以及一对从柱312的顶部朝着板310延伸的锁止片313。每个锁止片313的末端都设置有阶梯状锁止肩314。锁止部311从柱312的末端压嵌到板件3的孔3a中,并且通过一对锁止片313的每个锁止肩314接合到孔3a的缘而锁在孔3a中。片部315形成为围绕柱312的基端的板状形状,其具有弹性。密封垫302装接到片部315的板件3侧的表面,在密封垫302的中部设置有锁止部311所穿过的孔320。该密封垫302利用被压嵌以锁到板件3的孔3a中的锁止部311而粘着到孔3a的外周,防止了水或灰尘从孔3a渗入板件3的内部(图19中的板310附近)。当使用上述线束夹300将线束2固定到板件3时,如图18所示,板310沿着线束2,带309围绕板310和线束2以固定,并且随后锁止部311压嵌在板件3的孔3a中,使得线束2能够固定到板件3。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259604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不利的是,使用上述夹具203或300的线束固定结构造成以下缺陷。即,在使用线束夹203的线束固定结构中,板203b形成为小于通孔204a或锁止孔201a,并且固定膜204,即热收缩膜通常缺乏弹性或强度,在线束202被施加大的力以至于在锚定部203a锁在锁止孔201a中的状态下被拉紧时造成缺陷,载荷在固定膜204中的板203b附近集中,引起固定膜204被撕破,以从板203b脱离,并且导致线束202可能掉落。此外,固定膜204,即热收缩膜通常缺乏弹性,使得难以没有间隙地紧密粘着到锁止孔201a,并且使得当要求密封时不能够采用该线束固定结构。此外,在使用线束夹300的线束固定结构中,线束2装接到锁止部311正下方,即线束2的布线路径在锁止部311正下方,要求当物体位于该路径的延长线上时,需要将线束2极大地转向以不与物体干涉,结果造成由线束2变长引起的成本增加的缺点。此外,因为要求板310足够长以获得缠绕带的良好的操作性,所以当物体位于板件3的孔3a附近时造成了类似的与物体干涉的缺点。此外,在使用线束夹300的线束固定结构中也造成了以下缺点,即,由于为了获得缠绕带的良好操作性而使板310具有一些硬度,所以当大的力施加在线束2以拉紧线束2时,该力可能传播到锁止部311,引起锁止部311的变形或损坏,使得线束2从板件3中掉出。此外,由于线束夹203形成为使得板310的宽度遍及其长度而一致地形成,所以当大的力施加于其上以拉紧线束2,并且从而板301的两端因此弹性变形时,弹性变形可能传到板310的中部,造成由于中间部的变形变大而使密封垫302到板件3的粘着性,即密封性变得减小。此外,由于线束夹203还形成为使得板203b的宽度遍及其长度而一致地形成,所以当大的力施加于其上以拉紧线束2,并且从而板203b的两端因此弹性变形时,如线束夹300的情况那样,造成板203b的中部变形变大的缺点。因此,鉴于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夹结构,使得当拉紧线束时,板中部的变形减小,并且防止线束从板件掉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现上述目的方面,提供一种线束固定结构,用于将线束固定到板件,包括:线束夹,该线束夹用于将所述线束固定到所述板件,所述线束夹包括板,该板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形成为比该板的中部窄,和锁止部,该锁止部安置在所述板的中部,被压嵌并且锁在安置在所述板件中的孔中;以及粘性板,该粘性板覆盖并且固定所述板和所述线束。优选地,所述板由以下组成:板状基部,该基部布置在所述板的中部处;以及一对延伸部,该一对延伸部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互相远离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一对延伸部形成为比所述基部窄。优选地,所述板形成为随着从所述板的中部向着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靠近而逐渐变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用于将线束固定到板件,包括:线束夹,该线束夹用于将所述线束固定到所述板件,包括板,该板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形成为比该板的中部窄,和锁止部,该锁止部安置在所述板的中部,被压嵌并且锁在安置在所述板件中的孔中;以及粘性板,该粘性板覆盖并且固定所述板和所述线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5.08 JP 2012-106542;2012.09.05 JP 2012-195111.一种线束固定结构,用于将线束固定到板件,包括:
线束夹,该线束夹用于将所述线束固定到所述板件,包括
板,该板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形成为比该板的中部窄,和
锁止部,该锁止部安置在所述板的中部,被压嵌并且锁在安置
在所述板件中的孔中;以及
粘性板,该粘性板覆盖并且固定所述板和所述线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其中
所述板包括:板状基部,该基部布置在所述板的中部处;以及一
对延伸部,该一对延伸部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互相远离的方向
上延伸,
其中,所述一对延伸部形成为比所述基部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其中
所述板随着从所述板的中部向着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靠近而形
成为逐渐变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堂下宪一角田充规新穗亘平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