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600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该电梯不需要设置平衡重,能够在实现卷扬机的小型化的同时,节省升降通道的空间并降低电梯轿厢的振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是不具有平衡重的电梯,其具有:卷扬机(3a、3b);由卷扬机(3a)驱动的吊索(2a)和由卷扬机(3b)驱动的吊索(2b);以及通过吊索(2a、2b)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1),吊索(2a、2b)各自的绕绳比为2∶1或3∶1,卷扬机(3a、3b)相对于电梯轿厢(1)的重心(17)以点对称的方式设置,并且沿着相对于电梯轿厢(1)的电梯门(20)的开闭方向倾斜的方向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具有平衡重的电梯。
技术介绍
在电梯中,电梯轿厢由吊索悬吊,并且通过卷扬机对吊索进行曳引而使电梯轿厢沿上下方向移动。一般来说,使用重量约等于载客量的一半加上电梯轿厢的自重的平衡重,通过吊索将电梯轿厢和平衡重连结,由此来降低卷扬机的电动机容量(耗能量)。可是,由于需要在升降通道内确保平衡重的设置空间,所以会导致升降通道的面积相应变大。并且,电梯轿厢的尺寸越大,则其质量越大,平衡重所占用的空间变大,导致电梯在建筑物内的占用面积增大。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不需要使用这样的平衡重且能够缩小升降通道的面积的电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梯中,将电梯的绕绳比(roping)、也就是卷扬机绳轮上的吊索移动量相对于电梯轿厢的移动量的比例设定为4∶1、6∶1、9∶1等,并将薄型卷扬机设置在升降通道的墙壁与电梯轿厢的间隙空间内。在该电梯中,通过在升降通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滑轮,并且将吊索的两个端部固定在电梯轿厢上,由此通过吊索来形成环路,并通过卷扬机对该吊索进行牵引驱动。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梯中,为了缩小升降通道的顶部空间,将悬吊电梯轿厢的驱动用吊索的端部固定在从电梯轿厢突出的部分而构成1∶1的绕绳比。并且,在该电梯中,通过各个卷扬机分别对电梯轿厢的左右的驱动用吊索进行同步驱动,由此使电梯轿厢稳定地进行升降(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8)。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4/041700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6/043317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梯中,由于通过增加绕绳比的数值来降低电动机的转矩,所以会导致吊索长度和滑轮数量的增加。因此,会导致升降通道内的吊索和滑轮的设置空间增大,或者电梯轿厢的振动加剧。此外,若滑轮数量增多,则还有在吊索与滑轮之间产生的机械损失增加,使得电动机的容量增加等问题。如上所述,通过增加绕绳比来使卷扬机小型化与改进振动性能和各种设备的设置空间之间存在择一(trade-off)的关系。也就是说,虽然不需要确保设置平衡重所需的空间,但并不一定能够缩小升降通道空间,并且还会因为振动加剧而使得乘坐舒适性下降。此外,随着电梯轿厢的装载量增加,卷扬机容量、吊索数量以及滑轮数量也随之增加,由此会使得上述问题变得更为显著。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梯中,通过多台卷扬机来实现电梯轿厢的稳定升降,但随着电梯轿厢的装载量增加,结果会导致绕绳比的数值增加,与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梯产生同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该电梯不需要设置平衡重,能够在实现卷扬机的小型化的同时,节省升降通道的空间并降低电梯轿厢的振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梯是不具有平衡重的电梯,其具有: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由第一卷扬机驱动的第一吊索和由第二卷扬机驱动的第二吊索;以及通过第一吊索和第二吊索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在该电梯中,第一吊索和第二吊索各自的绕绳比为2∶1或3∶1,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相对于电梯轿厢的重心以点对称的方式设置,并且沿着相对于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闭方向倾斜的方向设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2∶1或3∶1的绕绳比来实现卷扬机的小型化,并且通过上述绕绳比的数值来抑制吊索长度和滑轮数量的增加,此外,通过将卷扬机相对于电梯轿厢的重心以点对称的方式设置且沿着相对于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闭方向倾斜的方向设置,由此能够在实现卷扬机的小型化的同时,节省升降通道的空间并降低电梯轿厢的振动。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加以阐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具有平衡重的无机械室电梯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侧面的示意图。图3是从升降通道上方观察到的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5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不具有平衡重的无机械室电梯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不具有平衡重的无机械室电梯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不具有平衡重的无机械室电梯的侧视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不具有平衡重的无机械室电梯的示意图。图11是从升降通道上方观察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无机械室电梯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电梯轿厢2a、2b…吊索3a、3b、3c、3d…卷扬机4a、4b、4c、4d…绳轮5a、5b、6a、6b、7a、7b、8a、8b、9a、9b…滑轮10a、10b、11a、11b…吊索端部12a、13a…带构件14a…驱动带15a、15b…导轨16a、16b…引导靴17…重心18a、19a…滑轮20…电梯门21a、21b…电动机驱动电路22…加速度传感器23…控制器31…后侧板32…前侧板50…升降通道墙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具有平衡重的无机械室电梯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梯轿厢1的上方设置有薄型的卷扬机3a、3b,利用卷扬机3a、3b的绳轮4a、4b对吊索2a、2b进行驱动。吊索2a、2b各自的一方的吊索端部10a、10b经由弹簧23a、23b与电梯轿厢1的上侧结合,各自的另一方的吊索端部11a、11b经由弹簧24a、24b与电梯轿厢1的下侧结合。由此,吊索2a、2b形成一起循环的环路。吊索2a依序卷绕在设于升降通道上部的滑轮5a、设于电梯轿厢1上部的滑轮6a、绳轮4a、设于升降通道下部的滑轮8a、设于电梯轿厢1下部的滑轮7a和设于升降通道下部的滑轮9a上。同样,吊索2b依序卷绕在设于升降通道上部的滑轮5b、设于电梯轿厢1上部的滑轮6b、绳轮4b、设于升降通道下部的滑轮8b、设于电梯轿厢1下部的滑轮7b和设于升降通道下部的滑轮9b上。由此,相对于电梯门20在左右方向上成对的吊索2a、2b分别由不同的卷扬机3a、3b驱动,形成所谓的独立双驱动的状态。在电梯轿厢1的上部,吊索2a的一端与电梯轿厢1结合且该吊索2a卷绕在作为动滑轮的一个滑轮6a上。因此,卷扬机3a的绳轮4a上的吊索的移动量是电梯轿厢1的移动量的3倍。也就是说,吊索2a的绕绳方式具有3∶1的绕绳比。并且,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吊索2a形成环路来构成不具备平衡重的结构,因此还将吊索端部固定在电梯轿厢的下部,并将吊索2a卷绕在作为动滑轮的一个滑轮7a上,吊索2a的绕绳方式与在电梯轿厢1的上部同样具有3∶1的绕绳比。并且,吊索2b的绕绳方式也同样具有3∶1的绕绳比。如上所述,通过使吊索2a、2b的绕绳方式具有3∶1的绕绳比,由此能够抑制因采用不具备平衡重的结构而使得卷扬机3a、3b需要具有的转矩增大。此外,通过采用n∶1的绕绳比(n≥4),可以进一步降低卷扬机的转矩,但同时会导致吊索长度和滑轮数量的增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成3∶1的绕绳比,由此能够在抑制卷扬机的转矩的增大的同时抑制吊索长度和滑轮数量的增加。并且,通过抑制卷扬机的转矩的增大,由此能够抑制卷扬机的体积的增大,并且能够抑制吊索长度和滑轮数量的增加,所以如后所述,不需要扩大升降通道的面积,就能够将卷扬机3a、3b以及各滑轮与电梯轿厢1用的导轨一起设置在电梯轿厢1与升降通道墙壁之间的狭小的间隙空间内(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其是不具有平衡重的电梯,具有: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由所述第一卷扬机驱动的第一吊索和由所述第二卷扬机驱动的第二吊索;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吊索和所述第二吊索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索和所述第二吊索各自的绕绳比为2∶1或3∶1,所述第一卷扬机和所述第二卷扬机相对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重心以点对称的方式设置,并且沿着相对于所述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闭方向倾斜的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11 JP 2013-1879531.一种电梯,其是不具有平衡重的电梯,具有: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由所述第一卷扬机驱动的第一吊索和由所述第二卷扬机驱动的第二吊索;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吊索和所述第二吊索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索和所述第二吊索各自的绕绳比为2∶1或3∶1,所述第一卷扬机和所述第二卷扬机相对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重心以点对称的方式设置,并且沿着相对于所述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闭方向倾斜的方向设置,所述电梯具有所述电梯轿厢用的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导轨沿着相对于所述电梯门开闭方向倾斜的方向设置,所述一对导轨相对于所述电梯轿厢的所述重心以点对称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卷扬机和所述第二卷扬机相对于所述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闭方向倾斜的方向与所述一对导轨相对于所述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闭方向倾斜的方向交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扬机、所述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一吊索、所述第二吊索以及所述电梯轿厢设置在升降通道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直昭安部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