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内圈擦伤的调心滚子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5655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内圈擦伤的调心滚子轴承。它包括外圈和内圈,外圈套于内圈外侧,且外圈和内圈之间有保持架,该保持架两侧均布有滚子兜孔,且滚子兜孔内均有呈腰鼓状的滚子。所述外圈的内表面、滚子兜孔的内侧面、滚子对应的内圈外表面均为内球面状,且内圈的两端外侧均有环形挡边,使得滚子可在滚子兜孔内沿外圈和内圈间的环形轨道上滚动。其特点是所述滚子兜孔外侧的两端点与该两端点连线中心对应的环形挡边内边沿上的一点在同一圆周上,且该圆周的直径与滚子外表面最大位置处的外径相等。该调心滚子轴承在安装过程中,其内圈不易产生擦伤,使用寿命较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心滚子轴承,具体说是在安装过程中可防止内圈擦伤的调心滚子轴承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轴承是机械设备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现有的轴承主要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滚子轴承中的调心滚子轴承使用较为广泛。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调心滚子轴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3’,外圈1套于内圈3’外侧,且外圈1和内圈3’之间有保持架2,该保持架2两侧均布有滚子兜孔,且滚子兜孔内均有呈腰鼓状的滚子4;所述外圈1的内表面、滚子兜孔的内侧面、滚子4对应的内圈3’外表面均为内球面状,且内圈3’的两端外侧均有环形挡边5,使得滚子4可在滚子兜孔内沿外圈1和内圈3’间的环形轨道上滚动;所述环形挡边5上均有一个圆弧形的缺口6,当滚子兜孔移动至该缺口6的对应位置时,滚子兜孔外侧的两端点与该缺口6的圆弧线在同一圆周上,且该圆周的直径与滚子4外表面最大位置处的外径相等。这种调心滚子轴承的安装顺序是,先将保持架套于内圈外侧,再将保持架上的每个滚子兜孔依次移动至环形挡边的缺口处一一装入滚子,并剩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内圈擦伤的调心滚子轴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内圈擦伤的调心滚子轴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3),外圈(1)套于内圈(3)外侧,且外圈(1)和内圈(3)之间有保持架(2),该保持架(2)两侧均布有滚子兜孔,且滚子兜孔内均有呈腰鼓状的滚子(4);所述外圈(1)的内表面、滚子兜孔的内侧面、滚子(4)对应的内圈(3)外表面均为内球面状,且内圈(3)的两端外侧均有环形挡边(5),使得滚子(4)可在滚子兜孔内沿外圈(1)和内圈(3)间的环形轨道上滚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兜孔外侧的两端点(8)与该两端点(8)连线中心对应的环形挡边(5)内边沿上的一点(9)在同一圆周上,且该圆周的直径与滚子(4)外表面最大位置处的外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内圈擦伤的调心滚子轴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3),外圈(1)套于内圈(3)外侧,且外圈(1)和内圈(3)之间有保持架(2),该保持架(2)两侧均布有滚子兜孔,且滚子兜孔内均有呈腰鼓状的滚子(4);所述外圈(1)的内表面、滚子兜孔的内侧面、滚子(4)对应的内圈(3)外表面均为内球面状,且内圈(3)的两端外侧均有环形挡边(5),使得滚子(4)可在滚子兜孔内沿外圈(1)和内圈(3)间的环形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佳宏孔维涛韩俊锡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滚动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