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器排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119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除尘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除尘设备的除尘器排灰装置;包括有连接在除尘器下方的集灰斗,集灰斗成锥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斗出口竖直向下设置,其下方设置有一个排灰斗,所述排灰斗为U形管,排灰斗的进口与集灰斗出口相抵接,排灰斗的出口低于其进口,排灰斗进口远离排灰斗出口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一杠杆,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配重,配重产生的力矩大于排灰斗及其内部灰尘所产生力矩;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除尘器排灰装置,构造简单,自动排灰且密封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除尘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除尘设备的除尘器排灰装置
技术介绍
除尘设备是锅炉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排灰装置用于除尘设备的灰斗之下,根据设定要求定期或定时排除灰斗内的积灰,以保证除尘设备的正常运行。排灰装置通常要求运行应灵活且气密性好,为保证气密性,排灰时灰斗口上方需保持一定高度的灰以形成灰封。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盖板直接封堵排灰口的方式,比如一种双重力自动启闭排灰阀,包括筒体、进风管和排风管,筒体的底端具有排灰口,排灰口处设有排灰装置,排灰装置包括上、下二个重力自动启闭排灰阀,每个重力自动启闭排灰阀分别具有进灰口和落灰口,位于上方的重力自动启闭排灰阀的进灰口与筒体底端的排灰口相连通,位于上方的重力自动启闭排灰阀的落灰口与位于下方的重力自动启闭排灰阀的进灰口相连通,每个重力自动启闭排灰阀分别包括一个灰斗,落灰口位于每个灰斗底端,每个灰斗顶端分别设有盖板,每个盖板的中部沿垂直方向分别固定有排灰筒,排灰筒为矩形管,进灰口位于每个排灰筒的顶端,此种形式的盖板只起到单纯的封堵作用,且一旦开始排灰,由于灰尘堵在盖板附近导致,封闭不够好,容易漏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自动排灰且密封效果好的排灰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器排灰装置,包括有连接在除尘器下方的集灰斗,集灰斗成锥形,所述集灰斗出口竖直向下设置,其下方设置有一个排灰斗,所述排灰斗为U形管,排灰斗的进口与集灰斗出口相抵接,排灰斗的出口低于其进口,排灰斗进口远离排灰斗出口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一杠杆,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配重,配重产生的力矩大于排灰斗及其内部灰尘所产生力矩。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是:由于采用了集灰斗和排灰斗相结合的方式,排灰斗类似于U形管连通器,集灰斗落入灰尘后为保持平衡,排灰斗就会排出等量的灰尘,自动排灰效果好,且期间始终处于被排灰斗灰尘密封的状态,结构相比于传统的盖板封堵集灰斗的方式也同样简单,更重要的是在排灰斗堵塞异常时,集灰斗内的灰尘积累会增大排灰斗一端的力矩,使得排灰斗向下运动,与集灰斗自动分离,实现类似于传统的盖板封堵的方式,同时加大排灰斗的倾斜度,排出其中的部分灰尘,解除堵塞,而集灰斗内的灰尘不足以使排灰斗一端的力矩大于配重端时,排灰斗与集灰斗重新结合。作为优选方案,为了让灰尘更方便的排灰斗排出,且当排灰斗倾斜时排灰斗也可以排灰,所述排灰斗的出口向排灰方向倾斜。作为优选方案,为了让排灰斗与集灰斗接触位置的密封效果更好,所述排灰斗进口出设置有一橡胶密封圈。作为优选方案,为了保证集灰斗内可以有足够的高度的灰形成密封层,且又能够及时排灰,优选所述配重产生的力矩为排灰斗及其内部灰尘所产生力矩的2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集灰斗与排灰斗结合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集灰斗与排灰斗分离状态示意图;其中,1-集灰斗,2-排灰斗,3-支点,4-配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器排灰装置,包括有连接在除尘器下方的集灰斗1,集灰斗成锥形,集灰斗1出口竖直向下设置,其下方设置有一个排灰斗2,排灰斗2为U形的金属管,其内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以减小摩擦力提高耐磨性,排灰斗2的进口与集灰斗1出口相抵接,为了让排灰斗2与集灰斗1接触位置的密封效果更好,排灰斗2进口出设置有一橡胶密封圈,排灰斗2的出口低于其进口,为了让灰尘更方便的排灰斗2排出,使得即使排灰斗2倾斜时其仍然也可以排灰,排灰斗2的出口向排灰方向倾斜,排灰斗2进口远离排灰斗2出口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一杠杆,杠杆的支点3靠近排灰斗2,杠杆远离支点3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配重4,配重4产生的力矩大于排灰斗及其内部灰尘所产生力矩,为了保证集灰斗1内可以有足够的高度的灰形成密封层,且又能够及时排灰,配重4产生的力矩为排灰斗2及其内部灰尘所产生力矩的2倍,配重4的位置和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工作原理如下:由于排灰斗2类似于U形管连通器,集灰斗1落入灰尘后会挤压排灰斗2中的灰尘,为保持平衡,排灰斗2通常会排出等量的灰尘;当排灰斗2出现堵塞时,集灰斗1内的灰尘积累会增大排灰斗2一端的力矩,使得排灰斗2向下运动与集灰斗1自动分离,此时灰尘从集灰斗1中直接排出,同时排灰斗2的出口更加倾斜,也会排出堵塞的灰尘当而集灰斗1内的灰尘不足以使排灰斗2一端的力矩大于配重4端时,排灰斗2与集灰斗1重新结合,恢复初始状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除尘器排灰装置,包括有连接在除尘器下方的集灰斗,集灰斗成锥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斗出口竖直向下设置,其下方设置有一个排灰斗,所述排灰斗为U形管,排灰斗的进口与集灰斗出口相抵接,排灰斗的出口低于其进口,排灰斗进口远离排灰斗出口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一杠杆,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配重,配重产生的力矩大于排灰斗及其内部灰尘所产生力矩。

【技术特征摘要】
1.除尘器排灰装置,包括有连接在除尘器下方的集灰斗,集灰斗成锥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斗出口竖直向下设置,其下方设置有一个排灰斗,所述排灰斗为U形管,排灰斗的进口与集灰斗出口相抵接,排灰斗的出口低于其进口,排灰斗进口远离排灰斗出口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一杠杆,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配重,配重产生的力矩大于排灰斗及其内部灰尘所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玮华朱彩飞陈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