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灰熔融设备,包括熔融装置、出料装置、换向阀和处理装置;熔融装置与出料装置连接;换向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与熔融装置连接,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与处理装置和助燃空气连接;熔融装置包括输料管;输料管一端位于燃烧室外部,另一端延伸至燃烧室内部;燃烧室与左蓄热体、右蓄热体分别连接。通过设置有燃烧室,将助燃空气与燃气混合喷入燃烧室内,以提升燃烧室内温度至飞灰的熔融温度。通过控制阀控制飞灰熔融生成的高温熔融烟在左蓄热体和右蓄热体之间轮流经过,利用左蓄热体和右蓄热体将该温度回收储存,并通过该温度对助燃空气预热,进一步提升燃烧室内的温度,且选用空气进行助燃能够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本的效果。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灰熔融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
,具体涉及一种飞灰熔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对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各种垃圾处理方法中,焚烧以其在减量化和无害化方面的彻底性占据了优势,但是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因其重金属浸出毒性高、含有二噁英等剧毒物质,而被列入危险废物名录。
[0003]目前通过熔融的方式处理飞灰,不仅能够焚毁二噁英,还能在晶格层面将重金属固化到玻璃体中,以实现飞灰的无害化处理。现有的飞灰熔融主要有电熔融和燃气熔融两种方式。其中,电熔融因能耗太高经济性较差,现阶段推广比较困难,而燃气熔融虽然成本相较于电熔融成本低,但是普通燃烧室难以达到飞灰熔融所需的高温(通常>1400℃),还需要持续利用高成本助燃剂,例如纯氧助燃以提升温度,同样面临成本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飞灰熔融设备,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飞灰熔融设备,包括熔融装置、出料装置、换向阀和处理装置;所述熔融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熔融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出料装置连接;所述换向阀设有四个接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选择性与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熔融装置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四接口与助燃空气连通;
[0007]所述熔融装置包括输料管、燃烧室、左蓄热体和右蓄热体;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设在所述燃烧室上,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料口并延伸至所述燃烧室的内部;所述左蓄热体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左侧,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另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燃烧室内部的喷嘴;所述右蓄热体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右侧,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另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燃烧室内部的喷嘴。
[0008]可选的,所述处理装置包括脱酸单元、除尘单元和脱硫单元;所述脱酸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连接,且所述脱酸单元的另一端、所述除尘单元和所述脱硫单元之间依次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位于所述脱酸单元和所述除尘单元之间,一端与所述脱酸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除尘单元连接,以吸附飞灰中的二噁英。
[0010]可选的,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干式反应器;所述干式反应器位于所述吸附单元和所述除尘单元之间,一端与所述吸附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除尘单元连接,以对脱酸单元
和吸附单元提供反应空间。
[0011]可选的,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脱硝单元;所述脱硝单元与所述脱硫单元连接,脱硫后的烟气经所述脱硝单元脱硝后排放至大气。
[0012]可选的,所述换向阀的阀芯采用导热材料。
[0013]可选的,所述燃烧室设有熔池区和输料区;所述输料区位于所述熔池区的上方,所述输料管位于所述输料区内,并位于所述熔池区的上表面位置处。
[0014]可选的,该飞灰熔融设备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熔融装置连接;
[0015]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给料器和料斗;所述给料器的进料口与所述料斗连接,所述给料器的出料口与所述输料管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料斗选用密闭料斗。
[0017]可选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管和水淬器;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燃烧室的出料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淬器连接。
[0018]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的一种飞灰熔融设备,通过设置有燃烧室、左蓄热体和右蓄热体,将助燃空气与燃气相混合喷入燃烧室内,以提升燃烧室内温度至飞灰熔融所需的温度,将飞灰熔融并生成高温熔融液和高温熔融烟。其中,高温熔融液通过出料装置快速降温形成玻璃体,从而提升高温熔融液的冷却速度。而控制阀控制高温熔融烟在左蓄热体和右蓄热体之间轮流经过,利用左蓄热体和右蓄热体将高温熔融烟的温度回收储存,并通过该温度对助燃空气进行预热。这样,不仅降低燃烧室内的热量损耗,而且预热后的助燃空气能够提升燃烧室的温度,且采用空气作为助燃气体,在提高燃烧室温度的同时,还能起到节约助燃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飞灰熔融设备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飞灰熔融设备,结合图1所示,包括熔融装置1、出料装置3、换向阀4和处理装置5。熔融装置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熔融装置1的出料口与出料装置3连接,熔融装置1上还设置有左侧通气口和右侧通气口。换向阀4设有四个接口,第一接口41和第二接口42选择性与第三接口43和第四接口分别形成连通,即第一接口41与第
三接口43连通时,第二接口42则与第四接口连通,同样的,当第一接口41切换至与第四接口连通时,第二接口42则切换与第三接口43连通。其中,第一接口41与左侧通气口连通,第二接口42与右侧通气口连通,第三接口43与处理装置5连通,第四接口与助燃空气连通。
[0025]结合图1所示,熔融装置1包括输料管11、燃烧室12、左蓄热体13和右蓄热体14。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在燃烧室12上作为燃烧室12的出料口和进料口,输料管11的一端位于燃烧室12的外部,另一端穿过熔融装置1的进料口并延伸至燃烧室12的内部。左蓄热体13位于燃烧室12的左侧,并且一端通过第一管路15与第一接口41连通,另一端设有朝向燃烧室12内部的喷嘴。右蓄热体14位于燃烧室12的右侧,并且一端通过第二管路16与第二接口42连通,另一端设有朝向燃烧室12内部的喷嘴。左侧通气口和右侧通气口分别设在左蓄热体13和右蓄热体14上,作为左蓄热体13的左侧通气口和右蓄热体14的右侧通气口,这样就可以使左蓄热体13与第一接口41之间形成连通,右蓄热体14与第二接口42之间形成连通。
[0026]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换向阀4选用四通换向阀,用于控制四个接口之间连接关系的切换。其中,当换向阀4控制第一接口41与第三接口43连通时,第二接口42与第四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灰熔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熔融装置、出料装置、换向阀和处理装置;所述熔融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熔融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出料装置连接;所述换向阀设有四个接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选择性与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熔融装置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四接口与助燃空气连通;所述熔融装置包括输料管、燃烧室、左蓄热体和右蓄热体;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设在所述燃烧室上,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料口并延伸至所述燃烧室的内部;所述左蓄热体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左侧,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另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燃烧室内部的喷嘴;所述右蓄热体位于所述燃烧室的右侧,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另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燃烧室内部的喷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熔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脱酸单元、除尘单元和脱硫单元;所述脱酸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连接,且所述脱酸单元的另一端、所述除尘单元和所述脱硫单元之间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灰熔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位于所述脱酸单元和所述除尘单元之间,一端与所述脱酸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除尘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强,于志军,任育杰,曹宇,郑庆庆,曹为华,鲍宇挺,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