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电机定子及电动泵泵体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900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04:28
一种改进型电机定子及电动泵泵体总成,所述电机定子外部包塑于包塑层内,电机定子上的三相线束外露部分从包塑层上的至少一个锥台内穿出,包塑层的外表面上设有便于二次注塑的定位凸台;所述泵体总成为泵壳体与包塑后的电机定子一体注塑成型,电机定子整体包塑于泵壳体内,锥台及其内的三相线束外露于泵壳体外,泵壳体的中心孔为电机转子旋转工作的圆柱形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泵壳体和电机定子一体注塑成型,避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次成型不再加工,工序简单、装配时间短,实现轻量化,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等各类机电及电器中有循环需求的电动泵,尤其是一种改进型电机定子及电动泵泵体总成
技术介绍
零部件产品实现电动化和塑料化,是轻量化、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的一种途径,是未来发动机等机电行业及家电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泵类作为发动机等机电产品及家电产品的一种关键部件,为上述产品的循环需求、冷却需求或润滑需求提供动力。泵类实现电动化,由电通过控制器驱动电动泵工作,使泵类产品摆脱机械泵对原动机的需求,使用和安装更加简单,实用性更广。泵类实现塑料化,重量会更轻,成本更低,也会间接节约能源。但,现阶段生产的电动泵泵体等部件过多,材料多为铝等金属,重量重,装配复杂,加工繁多,要求精度高等,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和推广。如,一般情况下,电动泵的泵体总成包含有电机定子和泵壳体等部件,泵体总成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接受与电机定子连接的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为泵壳体中心孔内的电子转子提供定位和磁场,进而驱动整个电动泵正常工作。通常,电机定子上的三相线束与控制器连接,线束位置在电动泵整体设计中被固定,因此电机定子在泵壳体中也必须固定,现有的方法为壳体与电机定子结合处(或者圆周方向)设置相互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同时还需要在电机定子和泵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充满密封胶,以最终固定,该方式工序繁杂、操作时间长、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本技术,即对上述电动泵中关键的部件泵体和电机定子组成的泵体总成进行的一种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电机定子及电动泵泵体总成,解决现有电动泵泵体总成存在的重量重、要求精度高、加工繁多、装配复杂及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电机定子,包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外部包塑于包塑层内,电机定子上的三相线束外露部分从包塑层上的至少一个锥台内穿出,包塑层的外表面上设有便于二次注塑的定位凸台。一种电动泵泵体总成,包括泵壳体、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外部包塑于包塑层内,电机定子上的三相线束外露部分从包塑层上的至少一个锥台内穿出,包塑层的外表面上设有便于二次注塑的定位凸台;所述泵体总成为泵壳体与包塑后的电机定子一体注塑成型,电机定子整体包塑于泵壳体内,锥台及其内的三相线束外露于泵壳体外,泵壳体的中心孔为电机转子旋转工作的圆柱形空间。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1.电机定子包塑在绝缘塑料层里,延长了使用寿命,稳定了工作性能;2.电机定子在与塑料泵壳体一体注塑成型前,电机定子先进行一次外部包塑处理,并在包塑层上增加定位凸台,这样能提高电机定子在泵体总成模具中的定位度,有利于满足泵体总成中心孔和电机定子中心孔的同轴度等,提升一体化注塑的成功率和降低电动泵内部摩擦副的故障率,也提升了注塑质量;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泵壳体和电机定子一体注塑成型,避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本技术一次成型不再加工,工序简单、装配时间短,实现轻量化,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改进型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图。图3是电子定子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种泵体总成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种泵体总成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改进型电机定子,包括电机定子1,电机定子1外部包塑于包塑层2内,即电机定子1的外表面上设有包塑层;电机定子1上的三相线束3外露部分从包塑层2上的至少一个锥台4内穿出,这样有利于电机定子1在泵体总成模具内定位,也便于电机定子1包塑后拔模,并避免塑料包塑需要露出的电机线束等;包塑层2的外表面上圆周均布有定位凸台5,包塑层2一端的端面上圆周布有定位凸台5,包塑层2另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的定位凸台5,定位凸台5有利于电机定子1在泵体总成模具内定位,也便于电机定子1包塑后拔模,并有利于满足泵壳体中心孔与电机定子中心孔的同轴度等。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电动泵泵体总成,包括泵壳体6、电机定子1,电机定子1的外部包塑于包塑层2内,电机定子1上的三相线束3外露部分从包塑层上的三个锥台4内穿出,包塑层2的外表面上设有便于二次注塑的定位凸台5;所述泵体总成为泵壳体6与包塑后的电机定子1在泵体总成模具内一体注塑成型,电机定子1整体包塑于泵壳体6内,锥台4及其内的三相线束3外露于泵壳体6外,泵壳体6的中心孔为电机转子旋转工作的圆柱形空间7;在泵体总成注塑过程中,包塑后的电机定子1作为一种内嵌件在模具中被注塑成的泵壳体包覆,完成电机定子1与泵壳体6一体注塑成型;其中包塑层上的三个锥台4与泵体总成模具内设置的内孔相适应,注塑后,包塑层上的三个锥台4外露于泵壳体6外,确保三相线束3外露部分不被注塑中的塑料包覆,以方便三相线束3外露部分与电动泵的控制器进行焊接等。本技术中所述包塑层2和泵壳体6均采用相同塑料制成。本技术中所述的三相线束3由U导线、V导线和W导线组成,是直列电机固有的三相线,用于接收控制器的信号等。其中泵壳体6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图4、图5所示的泵壳体6,泵壳体6上含有泵腔室部分8;第二种为图6、图7所示的泵壳体6,泵壳体6上不含泵腔室部分,其一端部为法兰面9,该种结构法兰面9上部可以增添泵盖等。本技术中的电机定子1先进行一次包塑,以便于与泵壳体6一体化注塑中的定位,但也不局限于电机定子可以直接与泵壳体进行注塑;本技术适合于发动机等各类机电及电器中有冷却需求或润滑需求等循环需求动力的电动泵。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有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电机定子,包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外部包塑于包塑层内,电机定子上的三相线束外露部分从包塑层上的至少一个锥台内穿出,包塑层的外表面上设有便于二次注塑的定位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电机定子,包括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外部包塑于包塑层内,电机定子上的三相线束外露部分从包塑层上的至少一个锥台内穿出,包塑层的外表面上设有便于二次注塑的定位凸台。
2.一种电动泵泵体总成,包括泵壳体、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外部包塑于包塑层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坡赵贵红蹇波许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