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绍钦专利>正文

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86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尤指针对现有技术的制成固定尺寸的汽车杆座皮套结构,其无法适应各式车型的缺点,而进行改良的创新结构;是包含由一锥状皮套与一杆座组成,杆座由四个断面呈ㄇ状的弧型角边与四支断面ㄇ状的直型边套结衔接,而以螺丝锁结组合,其弧型角边与直型边的ㄇ状内底等距凸设具有数剖线的迫结套,锥状皮套其底边相对迫结套设有套孔并在中央裁设一缺口;以便杆座的直型边可依不同车型裁剪不同长度而与各弧型角边套结衔接,可将皮套底边套孔与杆座迫结套套组,以一锥状端子塞入迫张迫结套迫结固定,而平整铺设组成一可适用不同大小车型、不同形式排档杆使用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可适用不同大小车型、不同形式排档杆使用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是为一现有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其包含一四边形的汽车杆座10将一锥状皮套20底边外翻平铺粘结组合而成,锥状皮套20的各三角形皮面底边裁成一凹弧状的内弧边21。如图2所示为现有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的立体组合示意图,锥状皮套20各三角形皮面底边通过由一凹弧状的内弧边21,使该内弧边21外翻平铺在汽车杆座10四边内侧缘时,可平均铺设粘结组成一平整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然而如上所述组合而成的汽车杆座10组合锥状皮套20结构,其汽车杆座10是为一固定形状、大小的结构,故其组成结构只能适用于单一车型安装使用,故厂商面对各种不同车型都必须一一制造不同形状、大小的汽车杆座10,才能对应不同车型提供安装使用,将使其制造成本大为提高,为其最大缺点。所以如何针对以上现有固定形状与尺寸大小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无法适用于不同车型安装使用的缺点改良设计,是为本技术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可灵活组成不同尺寸大小组合皮套的排档杆座,以适应不同大小车型不同形式排档杆安装使用者。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其杆座的各边又可微幅弯曲以适应不同车型不同排档杆形式安装使用者。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是包含一个锥状皮套与一杆座组成,杆座由四个断面呈ㄇ状的弧型角边与四支断面ㄇ状的直型边套结衔接,而以螺丝锁结组合,其弧型角边与直型边的ㄇ状内底等距凸设具有数剖线的迫结套;锥状皮套是由皮面相对缝组成的锥状套体,其底边相对迫结套设有套孔并在中央裁设一缺口,其底边套孔与迫结套套组以一锥状端子塞入使迫结套孔组成;其锥状皮套底边裁设的缺口可缝结有一松紧带,另可在杆座各直形边在中段的上壁与两侧壁下缘均加工形成锯齿状,而微幅进行弯曲以适应不同车型的曲度;又该锥状皮套上端渐缩的开口可裁一缺口,并缝结松紧带组合成。以下,兹配合图式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的构造内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现有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杆座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主要包含一锥状皮套30与一个由四个弧型角边41与直型边42套接由螺丝43锁接的汽车杆座40,在四边底缘,以平铺结合组成,其中锥状皮套30,其在四个底边相对杆座40各迫结套设有套孔31,在各底边中央裁设有一缺口32,且该锥状皮套30上端渐缩的开口裁一束结缺口33。杆座40,如图4所示,是由四个断面呈ㄇ状的弧型角边41与四支可任意剪裁长度呈ㄇ状的直型边42套结衔接,而以螺丝43锁结组合,其弧型角边41与直型边42的ㄇ状内壁等距凸设具有数剖线的迫结套411、421,可配合一锥状端子44塞入迫张结合,各直型边42在中段的上壁与两侧壁下缘均加工形成锯齿状422。如上所述结构,可将锥状皮套30底边套孔31与组成杆座40的弧型角边41与直型边42各迫结套411、421套结,而将锥状端子44塞入各迫结套411、421迫结锥状皮套30底边套孔31,而通过其锥状皮套30各底边的缺口32可与杆座40不同长度直型边42平均铺设组成一平整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如图5所示,其通过由杆座40各直型边42在中段的上壁与两侧壁下缘加工形成的锯齿状422结构,使其可微幅进行弯曲以适应不同车型的曲度安装。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即其可在锥状皮套30各底边以剪裁较大型的缺口32’并缝结一松紧带34,以便其可形成更大幅度的伸缩弹性,以适应不同长度直型边42所组成不同大小的杆座40,而组成一平整结合的结构如图7所示。如图8所示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即其可在该锥状皮套30上端渐缩的开口的束结缺口33亦缝结一松紧带34组合而成。如图9所示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即本技术的锥状皮套30可在下段缝制成一绉折段35的结构。如上所述本技术「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通过由锥状皮套各底边所剪裁并缝结松紧带的伸缩结构,与可任意剪裁长度直型边衔接组成不同大小的杆座,均可平均铺设组成能适应不同大小车型的平整汽车排档杆座,使生产厂商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具进步及经济性效益。综上所述,当知本技术具有产业上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技术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是包含一汽车杆座底缘,与一个由皮面相对缝组成的锥状皮套底边平铺结合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杆座是由断面呈ㄇ状的弧型角边与断面ㄇ状的直型边套结衔接,而以螺丝锁结组合,其弧型角边与直型边的ㄇ状内底等距凸设具有数剖线的迫结套,而锥状皮套底边相对迫结套设套孔并在各底边裁设有一缺口,以便将皮套底边套孔与迫结套套组,以一锥状端子塞入迫结套迫结锥状皮套底边结合孔,而平均铺设组成一平整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皮套底边裁设的缺口缝结有一松紧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杆座各直型边在中段的上壁与两侧壁下缘均加工形成锯齿状,而使其可微幅进行弯曲以适应不同车型的曲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锥状皮套上端渐缩的开口可裁一缺口并缝结松紧带组合而成。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锥状皮套上端渐缩的开口可裁一缺口并缝结松紧带组合而成。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皮套可在下段缝制成一绉折段的结构。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皮套可在下段缝制成一绉折段的结构。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皮套可在下段缝制成一绉折段的结构。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皮套可在下段缝制成一绉折段的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尤指针对现有技术的制成固定尺寸的汽车杆座皮套结构,其无法适应各式车型的缺点,而进行改良的创新结构;是包含由一锥状皮套与一杆座组成,杆座由四个断面呈ㄇ状的弧型角边与四支断面ㄇ状的直型边套结衔接,而以螺丝锁结组合,其弧型角边与直型边的ㄇ状内底等距凸设具有数剖线的迫结套,锥状皮套其底边相对迫结套设有套孔并在中央裁设一缺口;以便杆座的直型边可依不同车型裁剪不同长度而与各弧型角边套结衔接,可将皮套底边套孔与杆座迫结套套组,以一锥状端子塞入迫张迫结套迫结固定,而平整铺设组成一可适用不同大小车型、不同形式排档杆使用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文档编号B60R13/06GK2797131SQ20052001635公开日2006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是包含一汽车杆座底缘,与一个由皮面相对缝组成的锥状皮套底边平铺结合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杆座是由断面呈ㄇ状的弧型角边与断面ㄇ状的直型边套结衔接,而以螺丝锁结组合,其弧型角边与直型边的ㄇ状内底等距凸设具有数剖线的迫结套,而锥状皮套底边相对迫结套设套孔并在各底边裁设有一缺口,以便将皮套底边套孔与迫结套套组,以一锥状端子塞入迫结套迫结锥状皮套底边结合孔,而平均铺设组成一平整的汽车杆座组合皮套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绍钦
申请(专利权)人:郑绍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