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设备进给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816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设备进给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缸体前端部内孔内连接有与活塞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套,缸体上设有油管组件,导向套与缸体内孔螺纹连接,缸体前端面螺纹连接有压紧在导向套外侧面上的压盖,油管组件一端与缸体固定,油管组件另一端悬空,活塞外周设有与缸体内壁滑动配合的组合式密封圈,贴合有杆腔一侧活塞侧面的活塞杆上套装有与缸体内壁间隙配合延长导向长度的中隔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导向套与压盖采用分体式结构,解决了以往整体式结构的导向套安装拆卸困难的问题,组合式密封圈配合孔用密封件更好地提高了油缸整体密封效果,从而有利于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提高油缸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设备进给油缸
技术介绍
矿用设备进给油缸,主要适用于矿山液压钻机等大型矿山设备。此类设备具有机动性好、操作简便、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已经成为众多矿山设备中的首选设备。进给油缸作为液压执行元件,主要作用是进给钻具,是矿山钻机等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因此进给油缸的设计结构及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矿山液压钻机等设备作业的稳定性、可靠性。现有进给油缸的主要结构采用:导向套为整体式与缸体螺纹联接,油缸密封件为常规油缸密封件,油管与缸体整体焊接等形式。在油缸的使用及维护过程中,其导向套与缸体组装拆卸较为困难,进给油缸自身过重,影响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同时矿山设备工作时的高频振动会严重影响油缸的工作,容易产生油缸油管焊缝震裂后液压油泄漏、影响进给油缸的密封、孔用密封件极易出现被挤出而破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的矿用设备进给油缸。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设备进给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缸体前端部内孔内连接有与活塞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套,缸体上设有分别向有杆腔和无杆腔进油或回油的油管组件,所述的导向套与缸体内孔螺纹连接,缸体前端面螺纹连接有压紧在导向套外侧面上的压盖,所述的油管组件一端与缸体固定,油管组件另一端悬空,活塞外周设有与缸体内壁滑动配合的组合式密封圈,贴合有杆腔一侧活塞侧面的活塞杆上套装有与缸体内壁间隙配合延长导向长度的中隔圈。为减轻油缸自重,满足设备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所述的活塞杆为中空结构。为防止组合式密封圈受载荷冲击,提高油缸密封性能,所述的活塞外周近组合式密封圈一侧设有孔用密封件。所述的缸体上固定有夹持在油管组件中间部位的管夹,以更好地稳固油管组件。为避免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产生干摩擦而拉伤活塞杆,所述的导向套上开设有与无有杆腔相通而润滑导向套的润滑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导向套与压盖采用分体式结构,解决了以往整体式结构的导向套安装拆卸困难的问题,组合式密封圈配合孔用密封件更好地提高了油缸整体密封效果,从而有利于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提高油缸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  1.缸体  2.活塞杆  3.活塞  4.导向套  5.油管组件  6.压盖7.组合式密封圈  8.中隔圈  9.孔用密封件  10.管夹  11.润滑油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矿用设备进给油缸,包括缸体1、活塞杆2和活塞3,所述的活塞杆2为中空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可大幅降低油缸的总重量,满足设备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在缸体1前端部内孔内连接有与活塞杆2滑动配合的导向套4,缸体1上设有分别向有杆腔和无杆腔进油或回油的油管组件5。所述的导向套4与缸体1内孔螺纹连接,缸体1前端面螺纹连接有压紧在导向套4外侧面上的压盖6,由于压盖6与导向套4采用了分体式结构,分别与缸体1采用螺纹连接,这样在组装和拆解油缸时,因为压盖6与导向套4分别与缸体1连接组装,不会产生咬死现象,而且导向套4与缸体1连接时也不会相对转动,静态密封件不会损坏,有利于提高油缸的整体密封效果。所述的油管组件5一端与缸体1焊接固定,油管组件5另一端悬空,所述的缸体1上固定有夹持在油管组件5中间部位的管夹10。此结构可以有效缓冲油缸震动对油管组件5造成的脉冲载荷,保证油管组件5与缸体1之间的焊缝不会因为震动开裂。位于活塞3外周设有与缸体1内壁滑动配合的组合式密封圈7,所述的活塞3外周近组合式密封圈7一侧还设有能防止组合式密封圈7受载荷冲击的孔用密封件9。组合式密封圈7的挤出间隙较大,可以保证活塞3不会与缸体1接触,避免活塞3移动而拉伤缸体1引起内泄漏,组合式密封圈7的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低,启动时无爬行,长行程时工作平稳;孔用密封件9是一种单作用密封件,其具有耐高压、低摩擦、无爬行、抗挤出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以有效保护组合式密封圈7不受冲击载荷影响,保证进给油缸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贴合有杆腔一侧活塞3侧面的活塞杆2上套装有与缸体1内壁间隙配合延长导向长度的中隔圈8,中隔圈8可以有效增加油缸的导向长度,保证油缸活塞杆2完全伸出时的导向长度。由于油缸导向所用的导向套4长度较长,因此所述的导向套4上开设有与无有杆腔相通而润滑导向套4的润滑油槽11,通过润滑油槽11作用,可以有效润滑安装在导向套4内孔壁上的导向环,避免导向环干摩擦而拉伤活塞杆2,引起油缸外泄漏。本技术中,导向套4与压盖6采用分体式结构,解决了以往整体式结构的导向套4安装拆卸困难的问题,组合式密封圈7配合孔用密封件9更好地提高了油缸整体密封效果,从而有利于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提高油缸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设备进给油缸,包括缸体(1)、活塞杆(2)和活塞(3),缸体(1)前端部内孔内连接有与活塞杆(2)滑动配合的导向套(4),缸体(1)上设有分别向有杆腔和无杆腔进油或回油的油管组件(5),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套(4)与缸体(1)内孔螺纹连接,缸体(1)前端面螺纹连接有压紧在导向套(4)外侧面上的压盖(6),所述的油管组件(5)一端与缸体(1)固定,油管组件(5)另一端悬空,活塞(3)外周设有与缸体(1)内壁滑动配合的组合式密封圈(7),贴合有杆腔一侧活塞(3)侧面的活塞杆(2)上套装有与缸体(1)内壁间隙配合延长导向长度的中隔圈(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设备进给油缸,包括缸体(1)、活塞杆(2)和活塞(3),缸体
(1)前端部内孔内连接有与活塞杆(2)滑动配合的导向套(4),缸体(1)上
设有分别向有杆腔和无杆腔进油或回油的油管组件(5),其特征是:所述的导
向套(4)与缸体(1)内孔螺纹连接,缸体(1)前端面螺纹连接有压紧在导向
套(4)外侧面上的压盖(6),所述的油管组件(5)一端与缸体(1)固定,油
管组件(5)另一端悬空,活塞(3)外周设有与缸体(1)内壁滑动配合的组合
式密封圈(7),贴合有杆腔一侧活塞(3)侧面的活塞杆(2)上套装有与缸体
(1)内壁间隙配合延长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平邱永宁韩月环田连发叶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