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火焰窑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4500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玄武岩火焰窑炉余热再利用装置。设置在窑炉换热仓上部,包括和换热仓正对的主通道,以及设置在主通道两侧的烘箱通道、调节通道;其中烘箱通道和连通到烘箱,调节通道调节余热流量;所述主通道、烘箱通道和调节通道上均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玄武岩火焰炉余热再利用装置的改进之处:在进行烘箱作业时,出口温度由350~400℃降低至80~150℃,大大提高了高温燃气的利用率,可节省烘箱电功率80%,电烘箱功率约80%用于加热,20%用于通风排湿,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玄武岩火焰窑炉余热再利用装置,涉及一种窑炉燃烧尾气再利用技术;具体涉及玄武岩火焰炉燃烧尾气二次利用的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通过火焰燃烧加热的方式热利用率是比较低的,通常火焰炉外均设有换热仓、蓄热室等,以充分利用火焰燃烧产生的热量,由于玄武岩火焰炉炉内温度较高,可达1500~1550℃,高温烟气通过换热仓后出口温度可降至350~400℃,随之通过烟囱排入室外。由于玄武岩火焰炉采用高温空气及天然气的混和气体进行燃烧加热,对高温空气的温度要求较高,不低于400℃,故而换热仓出口温度较高,从而也导致燃气余热利用率不高。为了充分利用燃气余热,节约成本,降低能源消耗,考虑到玄武岩原丝烘干作业温度为80~150摄氏度,普通烘箱多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而换热仓出口温度高达350~400℃,应可满足烘箱所需热量,基于此种情况,从而开发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玄武岩火焰炉余热再利用装置,解决了原玄武岩火焰炉余热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烟气出口温度,从原来的出口温度350~400℃降低到80~150℃,节省了烘箱的电能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设置在窑炉换热仓上部,包括和换热仓正对的主通道,以及设置在主通道两侧的烘箱通道、调节通道;其中烘箱通道和连通到烘箱,调节通道调节余热流量;所述主通道、烘箱通道和调节通道上均设有阀门。所述调节通道上下口分别和主通道的上下口连通,其和主通道共用一个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调节通道和主通道的上下口之间通过绝热板隔离。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玄武岩火焰炉余热再利用装置的改进之处:在进行烘箱作业时,出口温度由350~400℃降低至80~150℃,大大提高了高温燃气的利用率,可节省烘箱电功率80%,电烘箱功率约80%用于加热,20%用于通风排湿,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换热仓、2为主通道、3为烘箱通道、4为调节通道、5为烘箱、6为阀门、7为绝热板、8为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主通道2、烘箱通道3、调节通道4均为铁质圆管构造,在其路径上均设有阀门6;烘箱通道3一端同主通道2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烘箱5;调节通道4上下两端均与主通道2相连;位于主通道2上下口之间,阀门6与伺服电机8联动,烘箱5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PLC实现对阀门6的联动控制。当需要燃气余热对烘箱5加热时,PLC控制主通道2的阀门6关闭,烘箱通道3和调节通道4的阀门6开启,并通过调节烘箱通道3和调节通道4的阀门6的开关量大小进行对烘箱5的加热,以满足烘箱5不同情况的加热要求;当烘箱5加热结束后,关闭烘箱通道3和调节通道4的阀门6,打开主通道2的阀门6进行放热。本技术在调节通道4和主通道2的上下口之间通过绝热板7隔离,以隔绝调节通道4和主通道2之间的热交换。本技术主通道2和调节通道4共用一个上下口,以使结构变得更为紧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玄武岩火焰窑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窑炉换热仓上部,包括和换热仓正对的主通道,以及设置在主通道两侧的烘箱通道、调节通道;其中烘箱通道和连通到烘箱,调节通道调节余热流量;所述主通道、烘箱通道和调节通道上均设有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玄武岩火焰窑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窑炉换热仓上部,包括和换热仓正对的主通道,以及设置在主通道两侧的烘箱通道、调节通道;其中烘箱通道和连通到烘箱,调节通道调节余热流量;所述主通道、烘箱通道和调节通道上均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单桂军王力坤刘青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