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3613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装置。其中,风道结构包括:电机容纳室;内罩体,内罩体设置在电机容纳室内且设有内罩体进风部和内罩体出风部,其中容纳室进风部和内罩体进风部通过进风风道相连通;电机,其中电机容纳室内设置有分隔件,分隔件设置在内罩体和容纳室出风部之间以将电机容纳室分隔成第一风道腔和第二风道腔,内罩体容纳在第一风道腔内,第一风道腔与第二风道腔在进风风道的外壁处彼此相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风道结构,利用分隔件将电机容纳室分隔成第一风道腔和第二风道腔,由此延长了气流在风道结构内的流动路径,降低了气流流动速度,进而降低了风道结构的出风噪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吸尘器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吸尘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大吸力,低噪音,同时还要小巧轻便。特别是卧式尘杯机类,为使噪音更低,降噪结构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导致整机尺寸也越来越大,进而影响了吸尘器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噪音低的优点。本技术的还需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风道结构的表面清洁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风道结构,包括:电机容纳室,所述电机容纳室分别设有容纳室进风部和容纳室出风部;内罩体,所述内罩体设置在所述电机容纳室内且设有内罩体进风部和内罩体出风部,其中所述容纳室进风部和所述内罩体进风部通过进风风道相连通;电机,所述电机容纳在所述内罩体内,其中所述电机容纳室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在所述内罩体和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容纳室,所述电机容纳室分别设有容纳室进风部和容纳室出风部;内罩体,所述内罩体设置在所述电机容纳室内且设有内罩体进风部和内罩体出风部,其中所述容纳室进风部和所述内罩体进风部通过进风风道相连通;电机,所述电机容纳在所述内罩体内,其中所述电机容纳室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在所述内罩体和容纳室出风部之间以将所述电机容纳室分隔成第一风道腔和第二风道腔,所述内罩体容纳在所述第一风道腔内,所述第一风道腔与所述第二风道腔在所述进风风道的外壁处彼此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容纳室,所述电机容纳室分别设有容纳室进风部和容纳室出风部;
内罩体,所述内罩体设置在所述电机容纳室内且设有内罩体进风部和内罩体出风部,
其中所述容纳室进风部和所述内罩体进风部通过进风风道相连通;
电机,所述电机容纳在所述内罩体内,其中
所述电机容纳室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在所述内罩体和容纳室出风部之间
以将所述电机容纳室分隔成第一风道腔和第二风道腔,所述内罩体容纳在所述第一风道腔
内,所述第一风道腔与所述第二风道腔在所述进风风道的外壁处彼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体出风部由多个消音孔所
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体出风部形成在所述内罩
体的靠近所述容纳室出风部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分别连接至所述进风风
道的外侧壁和与所述容纳室出风部相邻的所述电机容纳室的内壁上,并将所述内罩体与所
述容纳室出风部分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风道腔内,所述内罩体
设置成使得所述内罩体的底面和与所述底面相对的所述第一风道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最
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内罩体的所述底面朝向所
述内罩体的与所述内罩体出风部相反的一侧的气体流动方向上,所述内罩体与所述第一风
道腔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