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雄斌专利>正文

汽车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306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的防撞装置,它是由弹簧、连杆导柱、支承导筒、保险杠和受压钢板构成,支承导筒分别与汽车前后端的底梁紧固连接,连杆导柱穿过支承导筒且在另一端与保险杠紧固连接,使保险杠只能作前后方向的移动,弹簧连接在保险杠与受压钢板之间的间隙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1、结构简单、合理;2、装配、使用方便;3、效果显著;最大限度地被免因碰撞而造成的损毁汽车和危害人身安全的现象发生。(*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防撞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的防撞装置。目前,汽车通常在碰撞时一般只对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安全带、气囊等防撞措施。而对整车的防撞还未有一种合理、实用和有效的装置,包括超速报警限油、测距或ABS刹车系统等防撞措施,在发生碰撞时(由于现时的汽车保险杠与底梁是直接连接的,因而是硬碰硬)同样使汽车扭曲、变形,甚至严重损毁汽车,从而导致危害人身安全和财物的损失。本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装简便和效果良好的汽车防撞装置。本技术包括汽车底梁部分,它是由弹簧1、连杆导柱2、支承导筒3、保险杠4和受压钢板5构成,支承导筒3分别与汽车前后端的底梁6紧固连接,连杆导柱2穿过支承导筒3且在另一端与保险杠4紧固连接,有多个弹簧1连接在保险杠4与受压钢板5之间的间隙中。弹簧1可以由单个弹簧或由多个弹簧嵌套而成的复合弹簧构成。连杆导柱2的一端有一防脱凸块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弹簧示意图。参见图1~图3,本技术的保险杠4是通过连杆导柱2和弹簧1再与汽车底梁(6)连接。连杆导柱2的作用是使保险杠4只能沿支承导筒3的方向前后移动,而连杆导柱2的防脱凸块7-->是防止保险杠4脱离汽车底梁(6)。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保险杠4所承受的巨大冲击力将弹簧1往车内压缩,这时弹簧1就会承受了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并将冲击力减弱或卸去,因而,巨大冲击力就不会传到汽车的底梁和汽车本身,从而被免了因碰撞而导致的损毁、损坏汽车和危害人身安全的现象发生。汽车的防撞能力取决于弹簧1的回复力的大少和装配弹簧1数量的多少。本技术的特点是:1、结构简单、合理;2、装配、使用方便;3、效果显著;最大限度地被免因碰撞而造成的损毁汽车和危害人身安全的现象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它包括汽车底梁部分,其特征是由弹簧(1)、连杆导柱(2)、支承导筒(3)、保险杠(4)和受压钢板(5)构成,支承导筒(3)分别与汽车前后端的底梁(6)紧固连接,连杆导柱(2)穿过支承导筒(3)且在另一端与保险杠(4)紧固连接,有多个弹簧(1)连接在保险杠(4)与受压钢板(5)之间的间隙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它包括汽车底梁部分,其特征是由弹簧(1)、连杆导柱(2)、支承导筒(3)、保险杠(4)和受压钢板(5)构成,支承导筒(3)分别与汽车前后端的底梁(6)紧固连接,连杆导柱(2)穿过支承导筒(3)且在另一端与保险杠(4)紧固连接,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雄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