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耳模打孔工具及使用该打孔工具的打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孔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耳背式助听器的耳塞已发展到根据个人耳道形状进行定制的阶段,因根据耳道形状定制的软耳模可以跟耳道侧壁紧密贴合,能更好的发挥助听器助听效果。在耳背式助听器配制过程中,软耳模需打通孔,且所形成的孔道具有一定的弧度,以连接声管。但是传统的加工工艺采用球形钻钻孔,球形钻在柔软的软耳模上并非切削材料而是高速旋转研磨材料,因此一方面研磨的高温容易导致钻头烧黑的情况,造成钻头往往使用几次就因退火而报废,以致成本提高;另一方面,打孔时,软耳模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不易定位,仅靠手指捏住,同时球形钻又不可避免的晃动和抖动,因此打孔不仅偏移较大、报废率较高,而且手部极易受伤,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这种钻孔工具不仅造成管孔的偏差较大,影响声管固定,还会造成孔壁的毛糙,使孔壁附着大量粉末状的细粒,这种情况类似在硬质表面撒了一层沙子,声管插入后极易打滑甚至滑出孔道脱落。鉴于以上原因,目前熟练的工人加工一个合格的软耳模孔道也要4-5分钟时间,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软耳模打孔工具,其特征是,包括纵长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耳模打孔工具,其特征是,包括纵长的切削部以及位于切削部一端的供抓握的柄部,所述切削部为刚性直管,管壁厚在0.5‑1mm,所述切削部一侧还开设有一退料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耳模打孔工具,其特征是,包括纵长的切削部以及位于切削部一端的供抓握的柄部,所述切削部为刚性直管,管壁厚在0.5-1mm,所述切削部一侧还开设有一退料孔;所述退料孔距离切削部远离柄部一端的距离为切削部轴向长度的0.34-0.46;所述退料孔沿切削部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切削部内径;所述退料孔沿切削部轴向方向的长度为切削部外径的1.76-1.80倍,所述退料孔宽度为切削部外径的0.65-0.85;所述退料孔的深度为切削部外径的8%-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彭炯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立人听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